病因
洗衣粉的主要成分為表麵活性劑,再配入提高去汙能力、增加織物白度的助洗劑。日常供洗衣機用的普通型低泡洗衣粉和手工洗衣用的普通型高泡洗衣粉中,所含表麵活性劑種類略有不同,但去汙能力是相當的。表麵活性劑有脫脂作用,皮膚接觸洗衣粉即會出現脫脂症狀。在洗衣粉中加入生物催化劑即謂加酶型洗衣粉。國產的加酶型洗衣粉中加了堿性蛋白酶,它能加速蛋白分解,織物特別是內衣、襯褲上的汙垢,主要是蛋白質和脂肪,這樣的加酶洗衣粉能顯著提高去汙效果,對織物上的血漬、汁漬、尿漬、奶漬、汗漬等蛋白性汙垢,去汙效果更佳。但也正是如此功效,卻可以輕易破壞人體皮膚屏障功能,為有毒化學物質經過皮膚進人體內打開了方便之門。洗衣粉中另一主要成分即助洗劑中有三聚磷酸鈉和熒光增白劑,前者用於提高去汙能力,後者則令白色衣物增白、彩色衣物增豔。人的皮膚接觸這些物質,可發生過敏反應。
此外,如用洗衣粉洗滌餐具,雖經清水衝洗但很難將洗衣粉中的有毒物質衝洗幹淨。長期使用這些餐具,就會使殘留的化學成分隨食物進入人體產生毒害。如用洗衣粉洗直接入口的瓜果、蔬菜,其化學物質會隨著溶液滲入瓜果、蔬菜的內部,這些滲入到內部的有害物質是難以用水衝洗幹淨的,人吃後就會產生各種病變。
臨床表現
人體皮膚受到洗衣粉中表麵活性劑的脫脂侵襲,可呈現幹燥、皸裂,甚至脫皮。洗衣粉還可刺激皮膚,發生刺激性皮炎,出現皮膚發紅乃至丘疹、糜爛。
洗衣粉的最主要成分是烷基苯磺酸鈉,如果經過皮膚或口進入人體後,會使肝髒受到損害,患者表現為麵部出現“蝶狀肝斑”,還可引起腹瀉、乏力。洗衣粉中含有的上述化學成分進入體內達到一定濃度時,可使孕婦受精不久的卵細胞膜變性,進而導致受精卵細胞死亡。結果是:實際上能懷孕的婦女外觀上卻表現為“不孕症”。
較少的人接觸洗衣粉,特別是接觸加酶型洗衣粉,可發生過敏性反應,出現過敏性皮炎的表現,如丘疹、紅色風團、籌癢等,嚴重者可表現為哮喘。
防與治
(1)掌握洗衣粉使用濃度。一般認為日常洗衣中使用洗衣粉濃度在01%~03%,即在50千克水中加入50克至150克洗衣粉是安全的,不會造成皮膚的損傷。洗衣粉濃度低於05%,一般不會破壞皮膚屏障功能。在這樣的濃度下,洗衣粉去汙效果也較佳。
(2)不要吃洗衣粉。“不要吃洗衣粉”,這不是無稽之談,當人們用洗衣粉洗水果、蔬菜、餐具、奶瓶、茶杯、擦碗布的時候,都有可能不知不覺地“吃”進洗衣粉。故應提倡使用專用洗滌劑來洗上述東西,不要圖方便、圖價廉而損害了健康。
(3)避免皮膚較長時間接觸洗衣粉。勞動衛生學專家的實驗發現:皮膚接觸1%濃度洗衣粉4小時,皮膚屏障功能就降低,這時皮膚要避免接觸有害的化學物;防止有害化學物趁虛而入,危害人體健康。正常皮膚屏障功能遭到破壞或降低,幾小時後可自行恢複,勿須進行任何治療。
(4)洗衣粉過敏者禁止接觸洗衣粉。僅皮膚接觸過敏者,使用洗衣粉可帶防水手套。對於夫婦雙方都查不出相關疾病的不孕婦女,在月經周期的後半期,不要接觸洗衣粉。
8.美食綜合征的防治方法
飯桌上,吃什麼?怎樣吃?大有科學道理。大吃大喝、亂吃,不僅會引起消化不良、嘔吐與腹瀉,還能患上“富貴病”——美食綜合征。
病因
在雞鴨魚肉等鮮味食品中,含有大量豐富的穀氨酸鈉,即味精的主要成分,可以強烈地刺激人的味覺。當人體過量攝入穀氨酸鈉後,可在體內分解成穀氨酸和酪氨酸等,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會轉化為鱆胺等有害物質,隨血流到達腦部後,會幹擾大腦神經細胞的正常代謝,使生理功能產生紊亂。
臨床表現
在飯後半小時至1小時左右,突然出現頭暈腹脹,眼球突出,上肢麻木,下頜抖動,心動過速,呼吸急促,血壓升高,全身乏力。患者無飲食過量,也無進食不潔之物。
防與治
(1)預防本征的關鍵是對美味佳肴應以品嚐為主,一次不宜吃得過多、過飽,以免誘發本征。此外,在烹調菜肴時,不加或少加味精,以防穀氨酸鈉超量。要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以促進胃腸道的蠕動,加快有毒物質的排泄。
(2)一旦出現美食綜合征的症狀時,勿需驚慌失措,輕者休息片刻即可。症狀不能自行緩解者,可按壓患者手部第二掌骨側頭、頸、上肢、肺心穴。具體操作方法為:以拇指指腹按壓上述穴位,作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反複揉壓,每穴3~5分鍾。
(3)症狀重者則應及時就醫,以防不測。
9.怎樣防治甜食綜合征
糖是家庭必備食品,在糖的甜蜜之中隱藏著對人體健康的威脅。日常飲食中,偏愛甜食者,常常會因過量食糖而導致“甜食綜合征”。
病因
人體攝入糖後,在體內分解糖產生熱量同時,其所產生的代謝產物需要維生素B族參與解毒,最後排出體外。長期過量食糖,會使體內維生素B族團消耗過多而缺乏,以致廢物蓄積於人體;同時又使體內的熱能代謝,蛋白質、脂肪、碳水化物代謝以及腦與組織中能量轉化受到負麵影響。
攝入過多的糖,可刺激人體內胰島素水平升高,增加血中胰島素,使兒茶酚胺分泌,使交感神經活性增高,直接引起血管緊張度增加,這可能成為促成高糖引起高血壓的原因之一。另外,血中高胰島素水平也會增加腎小管重吸收鈉和水,引起水鈉滯留體內,使細胞外液和血容量增加而產生高血壓。
食糖過多,剩餘部分會轉化為脂肪貯藏起來,造成肥胖,而肥胖又是眾多疾病之源。
過食大量的糖或碳水化物,在人體內代謝過程中產生大量中間產物——丙酮酸、乳酸等,使肌體呈酸中毒狀態。為維持人體酸堿平衡,體內的堿性物質鈣、鎂、鈉就要參加中和作用。體內鈣的不足使肌肉硬化和張力減弱,血管平滑肌收縮,調節血壓的機製紊亂。大量鈣被中和,又能讓骨骼脫鈣而出現骨質疏鬆症。體內酸堿平衡失調,又使人體細胞老化加速,使人對外界的適應能力下降。
臨床表現
輕症者主要表現為情緒異常,例如出現無名煩惱、心境惡劣、任性、易衝動、易暴躁。還可表現為頭發變黃變白,全身骨骼酸痛,齲齒,兒童弱視、近視。重者可導致高血壓與肥胖症。而肥胖者又很容易患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乳房腫瘤等,一旦發病,又會有這些相關疾病的臨床表現。
防與治
(1)運動少、輕體力勞動者,每天的食糖量不要多於16克,重體力勞動者也不要超過30克;少吃巧克力;睡前不吃甜食。
(2)“限糖節食”是防治肥胖症、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冠心病及糖尿病的非藥物治療方法之一,以上諸病患者應控製糖和含糖食物的攝入量,以防止病情加重。
(3)紐特健康糖是一種新型高強度甜味劑,其甜度為普通蔗糖的8~10倍,熱量僅為同等甜度蔗糖的1/8~1/10,且口感好,溶解迅速。食用後可提供可口甜味,而不提供熱能,有助於控製體重,作為減肥綜合措施之一可取得較好的長期控製體重的效果。日常飲食中,用紐特健康糖適量取代傳統的蔗糖,對預防和控製肥胖病、糖尿病具有一定的作用。
10.蔬菜中毒症的防治措施
蔬菜營養好,健康不可少,若是不知情,中毒增煩惱。
病因
青色未熟的番茄、發了芽的馬鈴薯都含有較多的名叫龍葵堿的生物堿,是一種毒性物質,小劑量對黏膜有強烈的刺激作用,大劑量能麻痹人的中樞神經,使之中毒。
四季豆,又稱菜豆,蛋白質、脂肪、澱粉的含量高,維生素A、B、C和無機元素鈣、磷、鐵的含量也十分豐富。但同時又含有皂甙、亞硝酸鹽、胰蛋白酶抑製物等多種毒素,如果烹調方法不當,毒性未能被破壞,人吃後就可能發生中毒。
新鮮的黃花菜,又稱金針菜,內含秋水仙堿,此物質本無毒,但食後經胃腸道進入體內,則轉變成了有毒的氧化二秋水仙堿,使人中毒。
某些蔬菜,尤其是白菜、菠菜裏含有較多的硝酸鹽,在一定的條件下會轉變成亞硝酸鹽。如蔬菜燒熟後沒有當餐食完,隔夜存放,其中的硝酸鹽會被大腸杆菌、校形芽抱杆菌等細菌還原成有毒的亞硝酸鹽。醃製不透的酸菜,由於用鹽不足,細菌沒有完全被殺滅,仍然能把蔬菜中的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此種化學變化大約在醃製後一周左右達到最高峰,然後由於醋酸及乳酸的分解破壞而使亞硝酸鹽的含量逐步下降。亞硝酸鹽能使人體血液裏的紅細胞中血紅蛋白氧化為高鐵血紅蛋白,從而失去攜帶氧氣的能力。
我國境內有毒的野蘑菇大約有80餘種,一般形狀越特殊,色彩越鮮,毒性越大,如白帽蕈、飄蕈、馬鞍蕈、鬼筆蕈等均含有多種毒素,如貪圖“色、香、味、鮮”,亂采野蘑菇或在集市亂購野蘑菇,食用後即刻會出現中毒現象。
飲食者體內的紅細胞缺乏6-磷酸葡萄糖脫氫酶,一旦吃完蠶豆,就會發生溶血性黃疸,俗稱“蠶豆病”。
臨床表現
龍葵堿中毒一般在食後十幾分鍾或數小時內發病,輕者咽喉部疼痛、胸悶心悸、發熱、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重者呼吸困難、抽搐昏迷甚至心髒麻痹。
進食未炒熟煮透、外表尚呈青色的四季豆後1~4小時內,可出現頭暈、上腹部不適、惡心、嘔吐、腹脹、腹瀉,酷似急性胃腸炎,少數嘔吐劇烈者可出現吐血。大多數中毒者病情不重,隻要及時對症治療,很快會康複。
一次吃較多的新鮮黃花菜後出現中毒的表現為:咽幹、胸骨後燒灼感、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嚴重者可出現血便、血尿及尿閉等。
吃隔夜的蔬菜或醃不透的酸菜,一旦發生亞硝酸鹽中毒,表現為缺氧紫鉗,呼吸急促,頭痛心悸,口唇、肢端、指甲呈現青紫色,醫學上稱之為“腸源性青紺症”。
誤食有毒的野蘑菇後,出現流涎、多汗、瞳孔縮小、心跳緩慢、呼吸困難、嘔吐、腹瀉;還會發生精神錯亂,急性肝功能衰竭,急性溶血性貧血;嚴重者可繼發尿毒症而危及生命,死亡率高達90%。
“蠶豆病”表現為患者鞏膜、皮膚、黏膜等處黃染,可伴有貧血、脾腫大體征。
防與治
(1)燒熟煮透的青番茄,其龍葵堿會被破壞掉;青番茄放紅以後,也不含龍葵了。因此,預防要點是不要生吃青番茄。發了芽的馬鈴薯應該扔掉,不要食用;若發芽部分占整個馬鈴薯很小部分,可削去芽胚部分,再用冷水浸泡,烹調時加少量的醋,高溫煮透後可去掉其中的毒素。
(2)四季豆營養豐富、味道甜美,但一定要充分炒熟後食用,方能確保安全。新鮮黃花菜最好不吃;如一定要嚐鮮,可將其在沸水中燙一下,再用清水浸泡2小時,最後再炒食;幹黃花菜在加工過程中秋水仙堿已被破壞,可放心食用。
(3)食用蔬菜,宜當天烹製當天吃完,吃不完最好倒掉,以免“因小失大”。醃製酸菜,宜隔半個月以上的時間再開壇食用;即使愛吃,也宜少食。
(4)“蠶豆病”患者近半數在其家族中有相同的發病者,估計本人有遺傳可能的人,在食用蠶豆前,宜去醫院檢查自己有無相關酶的缺陷,以免“吃藥”。不要亂采、亂購野蘑菇食用,以確保人身安全。
(5)一旦發生蔬菜中毒症,不宜在家中自我治療,應及時去醫院明確診斷,有效解毒。
11.汽水綜合征的防治方法
碳酸飲料俗稱汽水,其主要特點是在飲料中充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汽水通常可分為果汁型汽水、果味型汽水、可樂型汽水、鹽汽水、充汽礦泉水等。汽水中的二氧化碳經口腔進入胃腸,由於胃腸不能吸收氣體,也容納不了那麼多氣體,因此又從口腔中排出體外。故飲用後常給人帶來一種開胸順氣的感覺。又因二氧化碳在進入人體到排出體外的過程中會帶走一部分熱量,故飲汽水又有清涼消暑的作用。然而,如果飲用不當或飲用過度也會給人體帶來種種不適,俗稱“汽水綜合征”。
病因
汽水飲用過多,衝淡胃液,降低胃的消化和殺菌能力;同時還刺激胃腸道黏膜,促使胃收縮,胃液分泌減少,造成消化功能減退或紊亂。出汗過多時,大量飲用冰鎮汽水,使擴張的汗毛孔驟然遇冷而迅速關閉,讓出汗立即終止,使得體溫散發遇到障礙。患有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病人飲用汽水後會因碳酸氫鈉與酸作用釋出二氧化碳而使胃腸的壓力增加,容易造成胃及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穿孔。
臨床表現
飲汽水導致人體消化功能減退或紊亂時,會出現消化不良、惡心、嘔吐、中上腹隱痛、腹脹、腹瀉等症狀,嚴重者可出現心悸、乏力、尿多,久之還可導致胃擴張、胃下垂。飲用汽水導致人體體溫散發障礙時,會出現發熱、頭痛等症狀。胃部疾病患者飲用汽水不當,會出現劇烈腹痛、嚴重嘔吐等症狀,甚至出現胃急性穿孔。
防與治
(1)飲用汽水注意適量、適度、適宜,這是防治汽水綜合征的要素。
(2)手部按摩:有消化不良、惡心、嘔吐、腹痛、腹脹、腹瀉者可按摩胰、胃、十二指腸、小腸、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嗝逆點及消化區反射區;有心悸、乏力、尿多者可按摩心、後縱隔、冠心區、胸部及腎穴反射區;有發熱、頭痛者可按摩腦、前頭區、頭頂區、偏頭區、後頭區、高熱點及血壓區反射區。
(3)磁吸針針灸:對人體消化功能減退或紊亂時出現的症狀,可針上脘、中脘、建裏、下脘、肝俞、脾俞、胃俞及足三裏穴位。有乏力、尿多症狀者可加針心俞、內關、腎俞穴位。有發熱、頭痛症狀者可加針印堂、太陽、合穀及湧泉穴位。
(4)咖啡因對孕婦有潛在性危害,它可通過胎盤到胎兒體內,可使胎兒發生缺陷,故孕婦不宜飲用可樂型汽水。汽水中含糖量較高,在腸中吸收很快,會促使血糖迅速上升,因此,糖尿病患者應禁飲。糖過剩後就會轉化為脂肪,故肥胖者要避免長期大量飲用。患有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酸過多的胃炎及腸功能紊亂者不宜飲用汽水。患有心髒疾患的人飲用汽水要適量,因二氧化碳氣體在胃腸道過多,膨脹後會對橫隔膜造成一定的壓力,增加心髒的負擔。體弱多病者的胃腸功能較弱,應該慎飲汽水。飲用汽水後出現劇烈腹痛,嚴重嘔吐,疑有胃穿孔出現時,應及時去醫院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