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鋼索與空中飛人

哲思如潮

作者:林清玄

看俄羅斯馬戲團,正在看空中飛人的時候,主持人突然宣布:

“主角為了答謝觀眾,將特別表演在空中三十公尺的淩空飛躍,這個動作太困難了,不一定會成功。”

滿場六千多名觀眾屏息以待,連原來喧騰的音樂也靜止了。

空中飛人淩空飛躍,突然一個閃失,從高空筆直地落了下來。

嘩……!

觀眾一起失聲歎息,正為自己沒有能夠欣賞到高難度的飛躍而議論紛紛。

“為了不辜負觀眾的期待,我們的主角願意再試一次。”主持人說。

觀眾意外驚喜,全拍紅手掌,再度屏息等待。

空中飛人淩空飛越,姿勢美如一隻巨鷹,精準地落在三十公尺外的秋千上。

全場響起如雷的掌聲,音樂配的是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英雄落在安全網上,翻了一圈,以最璀璨的微笑,迎接觀眾的掌聲。

後來聽在馬戲團臨時打工的學生說,那第一次試飛的失敗是刻意安排的,以便引發觀眾的情緒。我知道了並沒有受騙的感覺,反而覺得這失敗的安排是符合人性的,那第一次的失敗與第二次的成功,雖然隻是表演,卻是等值的。

失敗,使成功顯得更珍貴。

我們在實際的人生中亦然如此,許多屏息以待,隻等到了失敗,但有過失敗的成功更值得喝彩與掌聲。

在馬戲團裏走鋼索的人和空中飛人,在上台表演之前,必然都有許多的失敗,才會使他們設計出這樣的表演吧!

他們的成就正是建立在“危險”和“失敗”上,如果是在平地上表演就沒有人要看了。

生命也像是在走鋼索或淩空飛躍,在危險中鍛煉了勇氣,在失敗中確立了堅強。

(選自《林清玄散文集》,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