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鑒賞古代詩歌的形象(下)(1 / 2)

鑒賞古代詩歌的形象(下)

考點全攻略

作者:陶興國

【解題技巧】

一、考點梳理

鑒賞詩歌中的景物(事物)形象,要分清兩個概念,一個是意象,一個是意境。

“一切景語皆情語”,古代抒情詩往往是借助客觀事物形象(景物、山川草木等)表現人的主觀情感。客觀事物形象,不僅是現實生活中的事物,更是含有“意”(情感)的形象,即“意象”。意象是詩人在詩歌中描寫的融注了自己思想情感的景和物。意象是具體的。

“意境”中“意”指作者的主觀感情,“境”指作者創設的生活圖景,主要是由景物構成。“意境”就是將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圖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尋味的藝術境界。意境是空靈的。

捕捉意象、揣摩意象是分析意境的基礎。

在意境的創設上,畫麵或雄渾壯麗,如“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或幽清明淨,如“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或和諧靜謐,如“渡頭餘落日,墟裏上孤煙”;或開闊蒼涼,如“千嶂裏,長煙落日孤城閉”;或高遠遼闊,如“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或沉鬱孤愁,如“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等。

二、答題方法

1.此類題目常見的提問方式有:這首詩營造了一種怎樣的意境?這首詩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麵?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是一種最常見的題型。所謂意境,是指寄托詩人情感的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境、情三個方麵。答題時三方麵缺一不可。

2.分析意境型答題步驟:(1)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麵。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麵。描述時一是要忠實於原詩,二是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象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優美。(2)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淒涼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具體化。比如隻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為什麼而“感傷”。如:

絕句二首(其一)

□杜 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注]此詩寫於詩人經過“一歲四行役”的奔波流離之後,暫時定居成都草堂時。

此詩描繪了怎樣的景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

參考答案為:此詩描繪了一派美麗的初春景象:春天陽光普照,四野青綠,江水映日,春風送來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濕,燕子正繁忙地銜泥築巢,日麗沙暖,鴛鴦在沙洲上靜睡不動(步驟一)。這是一幅明淨絢麗的春景圖(步驟二)。表現了詩人結束奔波流離生活後,愉悅閑適的心境(步驟三)。

三、常見意象

月——思鄉之情。菊——隱逸的風度、堅強的品格、清高的氣質。梅——高潔的品格。蓮——超凡脫俗。蘭——高潔的情操,隱士的象征。鬆——傲霜鬥雪,堅貞不屈。梧桐——淒涼悲傷。杜鵑——淒涼、哀傷的象征,也以此表達幽深的鄉思。鷓鴣——象征著旅途的艱險和離愁別緒。寒蟬——悲涼的象征,既引發思鄉之情,又觸動離愁別緒。鴻雁——遊子的思鄉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柳——送別,思念。燕——表現春光之美;愛情的象征以及對情人的思念;表現世道滄桑,抒發昔盛今衰、國破家亡的感慨和悲憤;以燕傳書,相訴離情;寄托著漂泊流浪、羈旅情愁。孤燈——羈旅淒涼,思鄉懷人。船——漂泊。夕陽——蒼茫,衰暮,對時光流逝、世事滄桑的悲歎。猿——孤寂、愁苦的象征。闌(欄)幹——思念、寂寞、離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