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建安風骨(3 / 3)

冰雪截肌膚,風飄無止期。

百裏不見人,草木誰當遲。

登城望亭燧,翩翩飛戍旗。

行者不顧反,出門與家辭。

子弟多俘虜,哭泣無已時。

天下盡樂土,何為久留茲。

蓼蟲不知辛,去來勿與諮。”

“好。”笑罵前倆贈詩的文士撫手沉思,斂容再道,

“朝雲不歸。夕結成陰。

離羣猶宿。永思長吟。

有鳥孤棲。哀鳴北林。

嗟我懷矣。感物傷心。”

“好!快都記下來!”曹操率先拍手,隨後一群文士一致稱讚,而負責記錄的文士則是飛快地把一張幹淨的布帛平放在草地上,蘸了幾許黑墨,迅速地把剛才四名文士的詩賦記錄了下來。

曹操看向遲遲還沒作詩的某位文士,打趣道:“昔日陳主薄作的好賦,曹某今日可否有幸再聽一回?”

那位文士拱手,思索了半晌,慢慢地作道: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宿昔夢見之。

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他鄉各異縣,展轉不相見。

枯桑知天風,海水知天寒。入門各自媚,誰肯相為言!

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長跪讀素書,書中竟何如?上言加餐食,下言長相憶。”

……華雲有些汗顏,她聽得雲裏霧裏,好在除了作詩品詩的文臣謀士,武將和士兵全都見怪不怪地無視。

眾多文士飽覽周邊的大好江山,紛紛地詩性大起,詩風別具一格,最終引得曹操撫須地大笑:“曹某也有興趣,亦來一首。”他不待眾人回應,沉吟片刻,吟道:

“周西伯昌,懷此聖德。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修奉貢獻,臣節不隆。崇侯讒之,是以拘係。

後見赦原,賜之斧鉞,得使征伐。為仲尼所稱,達及德行,

猶奉事殷,論敘其美。齊桓之功,為霸之首。

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一匡天下,不以兵車。正而不譎,其德傳稱。

孔子所歎,並稱夷吾,民受其恩。賜與廟胙,命無下拜。

小白不敢爾,天威在顏咫尺。晉文亦霸,躬奉天王。

受賜圭瓚,秬鬯彤弓,盧弓矢千,虎賁三百人。

威服諸侯,師之所尊。八方聞之,名亞齊桓。

河陽之會,詐稱周王,是其名紛葩。 ”

司馬懿撫掌,讚賞道:“曹公,仲達也獻一首。”說罷,他環顧四周,目光忽然撞上了華雲。華雲呆了呆,以為是她的錯覺,便見他遠遠地望著自已,壞笑道:

“此子有誌去隨軍,

針灸把脈樣樣行;

恨兮傷寒千百種,

假子一治樹醫名。”

“哈哈哈哈!”眾位文士一愣,竊笑不已。

華雲惱羞極了,一方麵固然是鼎鼎大名的司馬懿拿她作詩太過稀罕,另一方麵則是那詩簡直如同打油詩,竟是拿她取笑來的——甚麼“假子”?說她假小子麼?還“樹醫名”呢!樹什麼醫名?估計是臭名還差不多!

氣歸氣,她的心底仍舊細細地品味司馬懿的小詩,越品越覺得有趣:根本就是專門寫她似的,那詩作得大概……栩栩如生?

不管司馬懿的詩好不好,她被取笑了卻是真實。

她對司馬懿大膽地翻個白眼,轉身離開。生氣的同時,她的嘴角微微地勾起:曆史上說的“建安風骨”,她似乎領略到了呢!

司馬懿望著華雲離去的身影,向曹操玩世不恭地拱了拱手。

曹操忍笑,擺手道:“天色也晚了,都歇息罷!明早還要趕路呢!”眾位文士聽罷,相繼地點頭,各自地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