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作者:李幸
“春晚”這個目前仍是中國電視收視率最高的節目,能夠清醒地意識到應該把這三個節目編排在一起,並且擱最佳時段裏播出,就是“春晚”有政治頭腦的體現。
多年沒寫“春晚”了,盡管以前所寫的都是批評(狹義的)。
記得去年初,央視辦的《電視研究》約稿,讓我寫寫“春晚”在中國南北的收視情況對比與分析。
我理解(或是我單方麵),意在研究一下“春晚”為什麼在廣東收視不行。
不過後來,編輯來電話,說不想對本台節目做評價了,害我讓研究生寫了初稿沒用。
其實對“春晚”,盡管我早在10年前就大加撻伐,甚至請初中三年級的學生設計他們想看的“春晚”節目單在《南方周末》上發表,但自從網絡發達罵聲一片後,就收了鞭笞之心,從此閉嘴,甚而為它說起好話來。比如去年“春晚”後,《南方日報》要我發表意見,我說,罵“春晚”,是因為不了解它的內部情況,“春晚”要從政治角度看。
今年“春晚”,我大概跟廣東的觀眾一樣,不是很忠誠地看著,按說不該發表意見,隻是在中間,22點左右,我想應該是收視最高那會兒吧,連著看了“西單女孩”、“旭日陽剛”以及深圳農民工跳的街舞,有所觸動。
這連著播出的三個節目,於我而言,主要是欣賞其編排。試想,如果把他們切割開,分別擱在那些個大腕明星以及眾多相聲、歌舞、雜技、魔術等表演裏,或者放在零點以後,播了也等於沒播吧?
“西單女孩”和“旭日陽剛”以及深圳農民工街舞,實際上代表著現代中國最重要的兩個階層:前者是自由職業者,後者為工人。
今天,在城市工作的人,除了政府公務員和部分國有事業單位人員,誰不是自由職業者?而所謂“農民工”,不就是新中國以前的城市工人?
這就說到政治上了。最早做中國社會各階級分析的毛澤東,嚴格說來,也是位資深自由職業者。劉少奇、周恩來——中共很多領導人是做工人運動出身的。
過去常常說某人或某階層是“中國的脊梁”,現在這讚詞,不是正該落在自由職業者和工人這兩個階層上嗎?
盡管這三個節目的演員,不是央視首先發掘的,但“春晚”這個目前仍是中國電視收視率最高的節目,能夠清醒地意識到應該把這三個節目編排在一起,並且擱最佳時段裏播出,就是“春晚”有政治頭腦的體現。
這三個節目也“給力”:“西單女孩”和“旭日陽剛”都用相當冷靜的表演感動了我們,深圳農民工們跳得雖然規矩了些,但其力度猶存。
順便說一句,如此編排,“春晚”主持人以及其他一些節目“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亦一目了然。
於是就等報紙采訪我,但今年沒等著。隻是因為時不時想著連著播出的這三個節目,就自己寫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