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血淚史:折騰了三年卻失敗了
警戒
作者:李秋風
李秋風,遊戲媒體U9網前總經理、風華遊戲創始人(社交遊戲研發)。在曆經三年社交遊戲創業之後,終究失敗收場。三年經曆鑄就了這篇血淚總結的失敗經驗,要成立一個公司從何入手?如何選擇合作夥伴?如何選擇執行者?李秋風都一一進行了解剖!如果你想要創業,這篇文章不可不讀!
從2009年至今,折騰了三年時間,最後我還是創業失敗了。創業確實幫我總結出了很多經驗,在一次創業之中,我認為最重要的幾個點和幾個步驟是:商業模式、合夥人、執行力以及資金。
創業的第一步:確定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是指:你準備做什麼項目創業,整個生意盤算下來總共有多少個重要環節,這些環節執行到位了以後能否實現盈利。很多人創業最大的問題就在於沒有把創業當做一樁生意來看待,比如我應該做哪些事情,這些事情各自的權重是多少。如果對商業模式的理解非常膚淺,那創業是一定會失敗的。
我認為一個初創團隊的領導者,應該把70%的時間花在內部事務上,把30%的時間花在外圍,比如同行走訪交換信息,平台關係公關,資本等。一開始我犯了一個錯誤:很長一段時間和同事們坐班到深夜,完全沒有為公司建立任何的平台關係,實際上我是能夠抽空走出去和同行交流的。後來才發現,如果和圈子脫離將會失去很多信息,這些信息可能能方便你做決策,甚至可能會幫助糾正你將會出現錯誤的方向。
創業的第二步:物色合適的合夥人
商業模式一旦確定下來,創始人就應該積極物色合適的合夥人。如果領導者什麼工作都親自包攬,就會累得像一條狗。所以創業需要拍檔,一個好的策劃或者製作人,可以節省很多產品方麵的力氣;一個外向好交際的人可能是一個商務高手;如果還有一個心細的,做做賬招招人管管資產那就更好了。
在這一塊兒我自己做得非常不好,創業三年都是我和妻子在死撐,結果就是做得很累,效果還很差。我看到有很多創業的弟兄,基本也是這樣的情況,我真心替他們感到憂慮。初創團隊裏如果沒有一批高度相似的夥伴組成核心層,是走不遠的。
關於執行力
再說說執行力,我對執行力的理解是執行力也可以認為是團隊,對於領導者來說就是你是否能讓你的團隊將你的商業模式很好的執行起來,讓理念轉化為實際。
我覺得在控製執行力的過程裏,創業者常容易把目標和心態搞混,比如說“我們先養活團隊”,這其實是一個心態,並不是目標。創業需要認真的去保障執行力,讓諸如產品上線,月盈利多少多少等真正目標逐一實現。如果CEO在團隊會議上提出,我們的目標就是,存活下來,這其實就是很空洞的一句話,給團隊帶來的是惶恐、鬆懈和迷惑。
我認識一個朋友,做一個棋牌的項目就花了1年多時間,我曾參加過他們的項目會議,談及一個很小的功能做了兩個禮拜並且還沒做完時,所有的主管都支支吾吾,說不出問題卡在什麼環節。結果我這個朋友不但沒有繼續追查下去,反而是把所有人都安慰了一番,事情就不了了之了。我覺得這樣不好,出問題的人不需要擔責任,而沒出問題的同事一定會覺得很委屈。這樣的執行力對創業來說是非常不利的。
關於資金
最後談談資金,錢不是萬能的,沒錢卻是萬萬不能。實際上資金唯一能起到的作用就是提高容錯率。錢的重要度隻能排在執行力和商業模式之後,除了在你一次創業失敗後,給你二次創業的機會,錢別無它用。從公司開張那一刻起,團隊就要開始倒計時,在賬戶裏的錢耗光之前必需讓公司具備營收的能力。
而想要說服投資人,嘴皮子和想法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信任基礎、商業模式和執行力。這幾點都搞定,也要耐心等待幾個月,因為沒有人會通過幾次見麵就草率做決定,但如果你自己已經開始動手,投資者的興趣就會大很多。
失敗外因:創業環境
說了這麼許多,基本都在談內因。下麵談談外因,就是創業環境。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返回家鄉或者到二線城市創業,這是一個錯誤。因為很多人這麼做的理由是,二線城市人員成本低。但在二線城市創業,環境跟不上大城市,人才也沒有深厚的行業經驗。我曾經招募過3000元月薪的後端程序員和AS3程序員,結果自然是得不償失,一是因為我錯誤的考慮了省錢的問題,二是因為確實招不到牛人,公司開張了一年多,團隊才算招募齊了合適的前後端人員,而如果在大城市這就不是問題。
這次創業的失敗,讓我前所未有的看清了很多事情,對待工作有了新的認識,我想我在迎接下一份工作時,一定不再感到迷惑,也會更加準確的處理多層麵的關係。最後,與諸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