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財務管理內控效能研究
高校財務
作者:莫天奇
【摘要】《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要求高校提高教育質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高科學研究水平、增強服務能力和優化辦學結構。高校在實際發展過程中,由於種種原因出現內控管理效能低的現象,表現在高校財務內部控製運行管理上問題尤為突出,內控效能是高校利用內部管理體製與外部環境因素相結合,提高整體管理運行能力和所要達到的良好管理效果。文章從製約高校內控發展的內部人的因素和外部環境的因素分析,提出解決和提高財務內控管理效能的對策。
【關鍵詞】高校;財務管理;內控效能
一、引言
隨著國家財政對高校辦學經費加大投入,辦學規模進一步擴大,辦學自主權提升,很多高校都存在同時管理兩個及以上校區。學生的數量也迅速增加,學校辦學經費來源多元化,由財政撥款、學費收入、銀行貸款、社會引資和學校創收等多渠道籌集相結合。高校選擇資金的來源與資金投放有效性應是財務內控效能管理的重要內容。財務內控效能包括改善高校財務管理環境、轉變和提高財務管理觀念、建立和完善財務管理體製、健全高校內控管理製度、提高管理層人員和職工的素質、提高財務管理的技術和手段。
為維護高校資產的安全、完整,確保會計信息的合法性、真實性和完整性,為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和辦學效率,高校應當建立健全和完善內部控製管理製度。通過完善高校內部管控製度,有利於提高整個高校財務管理水平,促進高校財務管理與教學、科研等方麵協調共同發展。
二、高校財務管理的內部控製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一)內部控製管理環境欠佳,管理層對內控意識淡薄
在傳統的思維模式下,高校高層領導受傳統教育管理思想的影響,強調教學、科研的作用與地位,缺乏對財務內控管理,不重視高校財務內控製度建設。比如學校某些重大項目決策,本應通過學校管理層班子會議研討而沒有上會討論,就直接由“一把手”說了算。有時,學校中層領導乃至普通員工也認為高校財務內控管理,那是學校領導的事與己無關。甚至學校管理層內部搞不團結,拉幫結派,決策意見不統一。可見,高校財務內控管理在管理層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這是高校財務內控管理環境欠佳的直接因素,直接導致學校管理層決策效能水平降低和財務風險防範能力不強,導致學校製定的規劃戰略目標發生重大偏離。
(二)由於內控管理不完善引發風險
首先,學費等各項收入不確定達不到預期目標,當前區內外高校生源競爭加劇,新生開學報到率低,通常隻有80%左右,而80%的學生裏又有40%的學生拖欠學費(包括助學貸款學生),有時會高達50%的欠費率。由此推算,學費收入隻完成預算的40%左右。其次,學校經營性資產管理混亂,經營收入(如門麵租金收入、食堂承包收入、場地租金收入、學生熱水水電承包收入和外單位聯合經營分成款收入等)不入學校財務賬,或者賬外賬,私設“小金庫”,導致國有資產流失。最後,基本建設盲目擴張,學校力爭提高教學質量,調整專業設置的同時,大幅度增加學校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比如大規模建造學生公寓樓、教學樓和實驗樓,建造多種類專業實驗室、采購大量教學和實驗儀器設備所需要的“剛性”支出。嚴重導致“寅吃卯糧”,資金匱乏,不得不向銀行借款,還需要支付高額的資金使用成本。另外,就是向社會引資投資建設教學樓、學生公寓樓等項目,投資人要求高投資回報率、投資回收期長(30年左右)。可見,投資融資成本越高,財務風險也就越大。
(三)內部管理控製係統運行不力,流於形式
財務控製係統包括不相容職務分離控製、授權審批控製、會計係統控製、財產保護控製、預算控製、運營分析控製和績效考評控製。存在問題如下:
1.不相容職務分離控製不嚴或管理混亂
比如票據管理崗位也可以兼收費工作崗位,不設立交叉審核製度;會計兼出納工作;審批與經辦是同一人;財物保管與記賬是同一人等,最容易發生舞弊和貪汙行為。
2.授權審批製度不規範,越權審批嚴重,甚至偽造批文
如某些經濟合同(如大宗采購合同)在沒有取得法人授權或者委托代理權,某些部門負責人或經辦人擅自對外訂立合同;有些報賬人仿冒審批人簽字,財務報賬會計審核不嚴格認真,怕得罪人而睜隻眼閉隻眼就放行的也為數不少。
3.財產保護意識不強
財產管理部門對財物登記和保管不到位,發生丟失、個人占用和不及時收回財物的現象。甚至,未經學校和上級部門批準擅自處置學校財產,處置財產所得不上交學校財務而形成本部門“小金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