逗了小魏茹一番,龐癝便離開了襄陵君府邸,而後便在襄陵城內的客棧住下。
之後幾天,龐癝一直讓從國內各地奔波而來的醫者為魏郊治療。
直到半個月之後,魏郊的病情終於穩定了下來,龐癝方才離開襄陵回到大梁。
此時已經進入八月份,各地也已經進入秋收。
根據全國各郡縣傳送過來的情報來看,隻要不出現什麼意外,今年應該是一個豐收年。
這個意外指的是秋雨。
如果秋收時節一旦下上一場延綿不絕的秋水,那這場秋收無疑將會大打折扣。
其實不止是古代,即便到了後世的現代社會,農業也極受天氣的影響。一場大雨、一場暴風,一場突如其來的氣候變化,都會導致糧食減產。
這是人力所不能為的。
八月的中原大地上一片繁忙的景象,而遠在北方的大草原上,也是草黃馬疾,匈奴首領頭曼單於正在秣兵曆馬,大有一舉統一草原之勢。
頭曼單於出生於匈奴最大的部族攣鞮部落,在其繼承汗位之後,便一直不斷的對周邊的小部族動兵,直到現在,攣鞮部已經占據了大半個草原了。
自王賁鎮守雁門之後,一直在來往草原的商隊之中安插密探,自然收到了不少關於匈奴人的消息。
故而,王賁在分析了草原上的情況之後,察覺到匈奴一旦統一,那麼便會成為魏國最大的威脅。
不同於秦、楚等國。
無論是秦國還是出國,都是農耕文明,而匈奴確實遊牧民族。
遊牧民族的特征決定了他們居無定所,魏國如果派大軍北上征伐匈奴,勢必要比伐秦、伐楚要耗費上數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力量,甚至還不能收到什麼成效。
這也是為何兩千多年來,北方的遊牧民族始終是華夏王朝的天然大敵,且繳之不盡的原因所在。
就好比漢武帝幾次北征匈奴,雖然取得了一些效果。但總體來說,匈奴的隱患並未被消除,漢人來了,他們就向後遷徙數百裏甚至幾千裏,使得漢人根本就無法達到一舉全殲的功效。
龐癝在看過王賁傳來的消息之後,下令讓王賁一邊在雁門等邊地招收善於騎射的勇士,一邊又令其對匈奴各部族進行分化瓦解,輔弱削強,必要的時候對實力強橫的部族特別是攣鞮部進行物質封鎖。
眾所周知,遊牧民族一般來說,是不事生產的,他們所用的兵器、鹽巴甚至一些必要的生活器具,都是從來自中原的客商那裏購買的。
一旦封鎖物質,那麼對匈奴人的生活來說,簡直就是堪比天災。
但即便封鎖,也沒有封鎖的那麼嚴格,因為如今魏國還未做好對匈奴作戰的準備。
亦或者說,現在魏國的主要精力是如何剪滅秦、楚兩國,至於匈奴,隻能待魏國吞並天下之後,才能精力全心全意的去對付與他。
魏國現在對匈奴主要做的,一是安插密探收集情報,二便是分化瓦解各部族之間的關係,扶弱削強。
不提匈奴,話題回到大梁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