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陰晉城方向傳來喊殺聲,秦軍將領方才醒悟過來,這一切,都是魏軍的調虎離山之計。
可為時已晚,待秦軍將領率兵趕回陰晉城之時,魏軍前鋒早已經攻下城池,正在積極部署防禦。
“將軍,現在咱們該怎麼辦?”見臨晉城已經被魏軍攻克,部將問道。
秦軍將領還算有些腦子,當即便下令道:“城內的那些魏軍可能隻是魏軍前鋒,隻怕魏軍主力隨後就到,現在臨晉城已經丟失,想在短時間內奪回來,隻怕也沒有可能了。傳本將軍令,大軍繞過陰晉城,前往鄭縣駐守!”
“諾!”
鄭縣位於陰晉城西六十裏的地方,也是一座小城,不過因為鄭縣南為大山,北為渭水的緣故,隻要自己在那裏駐守十萬人馬,魏軍是無論如何也饒不過去的。
封陵渡口這邊,王賁見對岸的秦軍突然撤退,當即便猜測出是自己這邊的前鋒已經占領了對岸的陰晉城,故而,王賁當即便下令大軍全力渡河。
不到半個時辰的功夫,王賁麾下的十萬大軍便全部渡過的大河。
沒辦法,開戰前的這一個多月的時間裏,魏軍沒事就伐木造船,一個月下來,封陵方圓十裏內的樹木全都被砍光了。
一個時辰後,王賁率大軍到達陰晉城,並從守軍口中得知,這裏的秦軍早已向西撤退。
王賁並未下令大軍追擊,因為追也已經追不上了。
而李信這邊,此時李信已經率領二十萬秦軍徒步趕到了渭水旁的荊山,隻需再行軍不到二十裏,就能到達陰晉城。
可此時李信卻聽到消息,說陰晉城已經丟失,這使得李信氣憤不已。
陰晉的丟失,意味著東麵的函穀天險徹底成為了魏國的囊中之物。
而沒有函穀天下為屏障,魏國以後再想進攻秦國,就如同勢如破竹一般,秦國隻有挨打而沒有還手的份。
可壞消息不止這麼一個,李信的火還未熄下,後方便又傳來消息,說王翦利用秦軍主力南下支援陰晉的空隙,率兵渡過大河,攻下了臨晉關。
李信當場就懵逼了。
王翦的目標不是陰晉城嗎?
為何又突然掉頭進攻臨晉關去了?
難道,自始至終,這一切都是王翦的騙局不成?
可大軍出發前,李信明明看到蒲阪關下,魏軍已經有大半人馬登船順流而下了啊!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李信有些搞不明白!
其實,前去進攻陰晉城的魏軍,自始至終都沒有三十萬人馬。
當李信在臨晉關看到對岸蒲阪關那邊有大半人馬已經登船趕往陰晉之時,卻沒有發現關下還有十萬人馬連動都未動一下。
一切的一切,都是李信匆忙之下,下意識做出的判斷。
而當李信率秦軍主力前去救援陰晉城之際,王翦仍舊按兵不動,直待李信走了兩個時辰之後,王翦方才下令大軍渡河。
就這樣,王翦不費吹灰之力,就占領了臨晉關這個進攻河西的橋頭堡。
“王翦現在何處?”打開地圖,一邊細看,李信一邊向前來報信的人問道。
“啟稟將軍,屬下前來報信之時,王翦剛剛攻下臨晉關,至於現在在何處?屬下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