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
在李信欲命大軍前去救援陰晉之時,蒲阪關下已經有一大半人馬登上了船隻,而大軍最前麵的船隻,此時已經順流行了十餘裏。
而封陵這邊,王賁按照王翦的指示,令大軍開始緩慢的登船,為的就是吸引大河對岸的秦軍,給王翦的大軍製造渡河的機會。
封陵雖然位於陰晉北麵,但卻要偏東二十餘裏,一旦陰晉城內的守軍全都被吸引到封陵對岸,那麼王翦的大軍便能從容的從陰晉西麵的合適地點登陸,從而造成秦軍腹背受敵,進而一舉拿下陰晉城。
陰晉城的守將,並未發現王賁的意圖,當得知王賁欲強行渡河之時,便親率十萬大軍趕往封陵渡口的對岸。
秦軍將領一看,對岸的魏軍果然有進兵的跡象,且已經有士卒開始登上船隻,登時便如臨大敵,下令大軍組成軍陣,嚴陣以待王賁的到來。
不是這個秦軍將領膽小,而是王翦父子的名聲實在是太大了。
不說王翦,單單說王賁這員年輕的小將,就不是他這個將領能夠阻攔得了的。
要知道,現在秦國軍方第一人李信算是很牛了吧,可李信卻也要低上王賁一頭。在王翦父子未離開秦國之時,王賁可是被當做王翦的接班人來培養的,即便忌憚王翦的秦王嬴政,對王賁也是十分的器重。
故而,麵對王賁,秦國將領自然是如臨大敵,進而嚴陣以待。
辰時三刻,魏軍前鋒已經到達陰晉城西不到十裏的位置。
而這裏,大河南岸的地勢雖然算不上平緩,且多為山地,但也不是十分的崎嶇。更關鍵的是,這裏並無秦軍駐守。如果從這裏再往東航行,說不得一不小心就被秦軍給發現了。
故而,魏軍前鋒便選擇在這裏登陸。
四周起起伏伏的丘陵,為魏軍前鋒提供了天然屏障。
借著這處天然屏障,一隊又一隊的魏軍將士在這裏上岸,不到一刻鍾的時間,這裏便已經集結了超過五千人的將士。
而後,魏軍先鋒在將領的命令下,沿著起伏的丘陵向東南方不到十裏處的陰晉城而去。
此時陰晉城的十萬大軍,全部都雲集在了封陵對岸,陰晉城內的守軍不足五百之數,而魏軍的前鋒,卻是城內守軍的十倍以上。
魏軍前鋒將領並未急於下令攻城。
為何?
沒有攻城器械!
陰晉城雖然是一座小城,但畢竟二百年前是一座軍事重鎮,又豈是單憑血肉之軀就能攻下的?
故而,魏軍前鋒將領到達臨晉城下之時,沒有猶豫就命麾下將士將陰晉城團團圍住,而後又令一部分人馬前去伐木,打造攻城器械。
而二十裏外封陵渡口對岸的十萬秦軍,對此卻毫不知情。
這邊的秦軍將領還在亦或,為何對岸的魏軍船隻航行的如此之慢?
大半個時辰過去了,對岸魏軍的前鋒還未到大河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