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等與之相比,真是慚愧至極啊!”
“誰不是,若要深究,可謂是人比人,氣煞我也。”旁邊的一名老者,回頭想了想,道。
“的確是哪,此子汝此年輕已有一番大業,然則,除卻呂氏之主,數後來之輩,恐再也無。”一名東夷之族長,望著寒浞道。
其餘風夷、淮夷等部落族長聞言,臉上不悅,粲然道:“不提也罷,不提也罷,何得多言。”
這話一出,他們周圍倒是安靜了不少。
其餘的諸侯、氏族之長,仍在商議著,是否跟隨寒浞一戰呂氏聯盟。
“諸位,可還繼續尾隨寒浞,西征之。”
“不與其之相共,戰之呂氏,恐寒浞不滿,倒戈伐汝吾之族也。屆時,族人損亡,家國覆滅,又有何善處。”東方邳國的國君邳侯,回應旁邊的東夷之一藍夷(衣服喜好藍的一個夷人部落)族長。
“嗯……”
東方薛國的國君,聞聲,思索了片刻,關於邳侯的話述,然後點零頭,算是讚同他的話。
另外一些諸侯、氏族之長,看到東夷諸長與薛、邳都覺得這個時候,不是反對寒浞的時候。
這個時候,反對寒浞,容易遭受寒浞麾下諸侯、氏族的討伐,輕者身死,重者喪屍亡國。
這樣一來,東方大多數諸侯、氏族,哪裏還敢搞動作。
紛紛納首,便拜道:“唯。”
簡單地回應了一聲,寒浞的喧囂之聲。
雖是一字,其中卻也有很多含義在其鄭
唯字中,藏著東方一千多諸侯、氏族的無奈,在這個亂世中,為了家國,忍辱負重的現實。
隱含有對寒浞霸權的不滿,但是他們隻能匍匐在其腳下,苟且偷安。
短短的一個字,卻可以道盡,寒浞夏後氏霸權聯盟下的下形勢。
雖寒浞欺壓甚重,總歸是比他們麵對暴虐的後羿之時,要好多了,少了很多五刑之外的惡政、暴刑,這也是他們能夠忍受寒浞的原因之一。
另外,就是想借寒浞之勢,不被其餘諸侯、氏族兼並亡國。
寒浞一方動員之後,率領四萬多,最後可一戰的己方士卒,想要找呂駱率領的呂氏聯盟報仇雪恥。
殊不知,呂駱率領本國主力,已經在返回呂國的路上了。
接下來,與其交戰的,是其弟率領的呂氏一旅,和聯盟諸侯、氏族的士卒,共數萬人,迎戰。
戰事初期,寒浞率領四萬人,在河水以東,大敗呂駱之弟的聯軍,殺死萬餘人。
但是,到了戰事中後期,已經熟識戰場之事的呂駱之弟,在僅剩下兩百多呂氏族饒情況下,與聯軍反攻寒浞一方,順利擊敗了寒浞的四萬多人,斬首一萬多人,俘虜兩萬精銳男女,放了一萬孤寡老人。
寒浞在遭受了大敗之後,率領麾下不足千人,趁亂逃走,意圖東山再起。
呂駱之弟並未追擊,讓他逃走。
其實,不是不想追,而是呂國現下人少,要是都折在這裏,他如何跟呂駱及呂國交代,為了一時之忍,交代好己方諸侯、氏族聯盟,一係列處置寒浞一方的事後,率領剩下大戰過後,活下來的一百多人,朝著呂國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