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耶律阿保機呢,可以說,這一次,是自從他在公元907年出征黑車子室韋,降其八部之後,遇到的最大的挫折。麵對小小的烏古部,這樣的久攻不下是他之前沒有遇料到的。在他的作戰概念中,無功而返就是失敗,他必須要攻下烏古部,才有臉麵返回上京城。這麼多年來,耶律阿保機都是爭無不克、戰無不勝的,要他就這樣帶著隊伍回契丹,那是萬萬不可能的!
可是,契丹二十萬大軍的困境也是讓耶律阿保機一籌莫展。糧草眼看著就要吃光了,馬匹由於受不了這麼長時間在冰天雪地裏站立,有的生了病,有的甚至被凍死了。就連他惜如生命的、英勇無敵的契丹士兵們,也有的受不了了,病倒了,飽一頓餓一頓的,戰鬥力比起剛來的時候,減弱了不少。這樣的情況,顯然不利於戰爭的取勝。一旦烏古部人瞧準時機展開突然襲擊,弄不好,二十萬契丹大軍就將全軍覆沒。這是多麼可怕的一種假設的!
於是,耶律阿保機當機立斷,派出他聰明機智的小兒子耶律楚雄返回上京,調兵派糧。可以說,整個契丹大軍的安危,都係在耶律楚雄一個人的身上了。不過,耶律阿保機對這個小兒子還是相當信任的。在耶律阿保機看來,論能力,耶律楚雄和耶律德光不相上下,甚至要高於目前身居太子高位的耶律倍,當然,比起耶律李胡來,可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了;論膽識,耶律楚雄可謂深得他本人——耶律阿保機的真傳,敢打敢拚,有勇有謀;輪忠誠,自己的兒子,耶律阿保機不信他,還信誰呢?
就這樣,返回上京調兵派糧這個艱巨而光榮的任務就交到了耶律楚雄的身上。他本人也很想回上京去看看,看誰呢?當然是那個被他在烏拉爾大雪山腳下救起的舒心蕾了!看她醒了沒有,看她……總之,耶律楚雄是帶著雙重目的返回上京的,最初,他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而後來,他才知道,兩者對他來說,都是同等重要的。
而現在,他已經成功地“降服”了舒心蕾,帶著她走在通向前線的路上了,那麼他的另一項任務就成了他心頭唯一的重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