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烏古部人是絕對不會輕易放棄這個可以戰勝或者打敗契丹人的機會的,他們在時刻關注著契丹人的一舉一動……
當他們從探子那裏得知,耶律阿保機派了人回上京搬救兵、增運糧草的時候,他們知道,耶律阿保機並沒有輕易撤退的意思,而是下定了決心要拿下他們烏古部。這一下子,實胡敬有些慌了神了,如果耶律阿保機給他來一個誓死相逼,他可怎麼辦啊!要知道,如果真刀真槍地打起來,他可完全不是耶律阿保機的對手啊。唯一的辦法,也是目前烏古部唯一的勝算,那就是讓契丹人的援軍和糧草無法到達邊境,無法給耶律阿保機以支持。
於是,耶律楚雄這一路的危險是可想而知的,雖然到目前為止他還沒有遇到任何異樣的情況,可是,危機時刻存在在他的身邊。對於他可能會遇到的險境他是早就預料到了的,他回有危險,可是不能讓新增加的兵勇和糧草跟他一起去冒險。因此,耶律楚雄早早做了安排,讓韓震庭帶著糧草另行上路。
終於,耶律楚雄和韓震庭同時來到了契丹邊境上最靠近烏古部山區的一個小鎮外。隻不過,一個距離小鎮二十公裏,而另一個,距離小鎮五十公裏。兩個人在不同的道上,因此,烏古部的奸細們隻是注意到了故意走得大模大樣、吸引他們注意力的耶律楚雄,而萬萬沒有想到,在離耶律楚雄三十公裏遠的地方,才是真正的運糧部隊。當然,出現這樣的情況,既要歸功於耶律楚雄的吸引戰術打得成功,也要表揚一下韓震庭,這麼長時間、帶著這麼大的一支隊伍,不露聲色、不留痕跡的行軍,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這個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有一定的規律的,人們常說,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耶律楚雄知道,該來的遲早是要來的,因此他也不躲不避,就等著它來。如果危險真的降臨到了耶律楚雄的頭上,反而說明韓震庭安全了,這是好事啊!於是,這一天,耶律楚雄在帶領他的這支隊伍行進了一整天之後,在夜幕漸漸降臨的時候,他破天荒地下令,隊伍原地休整一夜,明日一早再出發。
其實,耶律楚雄是算好了時間的,今夜他們停止前進,而韓震庭繼續前進,過了今夜,他的隊伍和韓震庭的隊伍就會拉開至少六十公裏的距離,而且韓震庭就會更加接近那二十萬契丹大軍,就算敵方發現耶律楚雄是詐,轉向攻擊韓震庭,他也有足夠的時間去向大軍中的耶律阿保機報信,而耶律阿保機一定會派出隊伍去接應韓震庭,確保糧草不失。
耶律楚雄目前所在的位置其實原本不是契丹的地盤,而是在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機攻下黑車子室韋,收複的其中八個部落當中的一個。耶律楚雄麵前的這個小鎮叫做拉忽拉鎮,是過去的黑車子室韋、現在的契丹最靠近烏古部的屬地。過了這個小鎮,翻過小鎮外那座拉忽拉山,就是烏古部的地界了,對麵山前的那一片空地,就是耶律阿保機駐軍之地。耶律楚雄在和韓震庭的聯係中得知,韓震庭的隊伍預備在今夜翻越對麵的拉忽拉山,下了山,就可以和耶律阿保機彙合了。勝利的曙光就在眼前了。而這裏,拉忽拉鎮和拉忽拉山,都是耶律阿保機在過去十年的征戰中,首先降服的地域,他采取恩威並施的統治辦法,既收降了這一片土地,又讓這裏的臣民心服口服。過去,在黑車子室韋原來的部落族長的統治下,這裏一貧如洗,而自從耶律阿保機接管之後,他教會了這裏的人們遊獵、放牧、甚至利用這裏富裕的黑土地種植小麥和其他農作物,不出兩年時間,拉忽拉鎮的人們就過上了豐衣足食的生活。
因此,可以看出,耶律楚雄把駐紮的地點選在拉忽拉鎮,還有另外一層用力,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這裏的群眾基礎好,便於軍民同心展開作戰行動。
夜幕降臨之前,耶律楚雄已經把他的部隊停在了拉忽拉鎮外的一片空曠的草地上。早在幾個月前,鎮子中的村民們得知耶律阿保機又帶領部隊來到了離他們這裏不遠的地方,攻打烏古部,個個都歡欣鼓舞,他們派出部落中德高望重的長老,來到耶律阿保機帳前,給他們送水、送糧、送酒、送消息,一心想要幫助契丹軍隊打敗烏古部。這幾年來,烏古部日益強大,時不時會派出他們的騎兵來到拉忽拉鎮,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拉忽拉人民早已怨聲載道了,他們派人到上京城找耶律阿保機哭訴,說他們好不容易種了一年的莊稼、眼看就要收獲了,就被烏古部搶走了;說他們的牲畜,大片大片地被烏古部拉走。看著自己屬地的人們受到這樣的欺負,耶律阿保機更是堅定了要踏平烏古部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