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探究農村學生良好語文學習習慣的培養(2 / 2)

三、學生良好的寫作習慣

1.書寫認真

學生書寫必須工整,卷麵整潔,不寫錯別字。考試書寫不合格的要酌情減分。

2.行款格式正確

文章正副標題的位置關係、標點符號的書寫規格、應用文的格式等,都是教師指導的重點。

3.認真修改

學生作文應采用麵批麵評、分類推進的方法。“教師動口,學生動手”,往來反複,直到雙方均感到滿意為止。教師的評點,應著眼於以下三個方麵:

(1)評思想。作文評改,首先要評思想,即評文章的立意觀點是否健康,是否扣題,是否不落俗套。

(2)評態度。即評學生的作文書寫,修改的恒心、毅力。

(3)評技巧。這是評改作文的“重頭戲”。學生作文水平不一,教師應因材施教、分類推進。

教師應堅持作文麵批麵評法,教會學生如何修改文章,督促他們養成修改作文的好習慣。但是,麵批作文又是一項長期、細致的工作,要靠師生雙方充分利用零散時間來進行,因此,學生如果沒有強烈的責任心,沒有極大的學習熱情,沒有恒心是根本辦不到的。

4.培養課外練筆的習慣

要求學生堅持寫日記,記隨筆,教師定時檢查督促。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聽說習慣

聽說習慣的培養也是新課標的要求。學生隻有會讀、會寫、會聽、會講,才能適應社會的發展。因此,教師要加強“聽、說”方麵的訓練。

1.在“聽”方麵

(1)在教學中教師要加強聽話訓練,如進行聽答(聽一段材料後回答問題)、聽述(聽一段材料後複述內容)、聽寫等訓練。

(2)由於學生課外時間有限,教師可要求他們堅持收聽新聞,並記錄要點。

2.在“說”方麵

(1)利用課前三分鍾進行說的訓練:評說熱點新聞,講述生活見聞、講故事、朗誦詩歌,說一個片段等,形式多樣,內容不拘。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學生說的興趣,訓練學生說話的條理性和生動性。

(2)提供一些有爭議性的材料,訓練學生的答辯能力。這學期,我配合綜合性活動中的聽說訓練,組織學生開展了辯論賽。由於所選話題既貼近學生生活,又留有充裕的時間讓學生準備,辯論賽時,學生旁征博引,唇槍舌劍,氣氛非常熱烈。由此可見,隻要教師多創造機會,讓學生有東西說,有環境說,有機會說,他們是可以說得好的,“金口難開”的現象也定會得到改善。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葉聖陶先生曾經指出,“所謂能力不是一會兒就能夠從無到有的。”因此,要想提高寫作能力,學生首先要掌握聽說讀寫的正確方法,其次要經常曆練,隻有“曆練到成了習慣”,才能化“被動”為“主動”,語文學習才能學得紮實,學得有趣味。

【作者單位:福建省莆田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