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學習中常見的六大錯誤
教學在線
作者:王輝鋒
一、“敬請期待”的使用錯誤
一場商業活動將要進行前,廣告語的最後四個字通常都是“敬請期待”。事實上,這一說法是錯誤的。因為“期待”隻能是主體的希望,而不能是主體(商家)請客體(顧客)“期待”。所以隻能是“敬請關注”。
二、量詞“位”的使用錯誤
在現代漢語中,“位”字做量詞用時,是含有敬意的。這樣,關於量詞“位”的用法就有了兩種常見的錯誤。第一種是意思重複:“尊敬的各位領導”。第二種是前後矛盾。我們經常可以在各級各類媒體上見到“這位落網貪官”“這位歹徒”此類的字眼。在本應該非常嚴謹的小學語文教材中,筆者還見過稱二戰時期的幾名德國法西斯軍官為“這幾位軍官”這些用法都是錯誤的。
三、介詞“當”的使用錯誤
這主要表現在“當”字做句首介詞時,常見的錯誤有兩種。第一種是主語缺失,如“當我們麵對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時,怎能不心潮澎湃”,其中的“我們”在介詞結構“當……時”中,已不能再做全句的主語,故造成了句子缺主語,應把“我們”從“當……時”中移到“怎能”前。第二種是搭配不當,如“當他生病後,身體消瘦了下來”中,其中介詞結構“當……後”中的“當”與“後”不能搭配。因為,在時態上,“當”表現在時,“後”表過去時,它們的搭配是矛盾的。此外,本句同樣有主語缺失的毛病,不再贅言。
四、習慣性用詞重複(或說意思重複)的錯誤
因為這種錯誤是習慣性的,大家便習以為常,很少有人意識到這是錯誤。這種錯誤在各種版本各個年級的語文教材中經常能見到,在莫言、鐵凝、曹文軒等作家的作品中更是常見,在各級各類媒體中也是常態。例如,“大約十八九個”“大約三十輛左右”“大約二十多歲”“約莫過了十來分鍾”和上文提到的“尊敬的各位領導”之類的。在現代漢語語法規範中,表示概數的數字之間是不加標點的,“十八九”表概數,前麵再加上“大約”,就是用詞重複。
五、助詞“的”“地”“得”的用法錯誤
在一般性的文章中,沒有比“的”“地”“得”這三個助詞用得更頻繁的詞了,這三個助詞的正確運用非常重要。從小學到高中語文教師寫的作文批語和文章中,從各級各類媒體中,這種錯誤都能見到。2013年11月30日的《中國青年報》第1版新聞《賈向東:“金牌焊工”愛崗成癡》中,也有“的”“地”“得”的誤用。“的”“地”“得”的用法應是:在詞組或句子中,“的”用在定語後,“地”用在狀語後,“得”用在補語前。
需要強調的是,因為規範的現代漢語語法體係是在建國後才形成的,所以,讀建國前的現代文學作品時,我們會發現大量的不合現代漢語語法規範的“的”“地”“得”的用法,比如魯迅的作品,又如毛主席為烈士劉胡蘭的題詞“生的偉大,死的光榮”中“的”的用法,用現代漢語語法規範來看,也是不對的。但這是曆史原因造成的現象,相當於古文典籍中的通假字和古今字,我們當然不能用今天的標準來衡量,認為這些是錯誤的。
六、用詞不規範的錯誤
這個問題在各級各類媒體中相當普遍。有“語林啄木鳥”之稱的《咬文嚼字》雜誌,2011年第6期封三最下麵圖片的說明文字“郝銘鑒會後與部分與會同仁合影”,其中的“同仁”就是用詞不規範。從2005年修訂的第5版始,在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現代漢語詞典》(以下簡稱“詞典”)中,“同人”才是規範的寫法。關於異形詞的規範使用問題,詞典“凡例”部分的第2項“字形和詞形”有非常明確的說明。再如“啦啦隊”的“啦”,在第5版詞典以前(含第5版),是沒有“口”字旁的,寫成“啦”就是錯誤的。但在2012年第6版的詞典中,“啦啦隊”的“啦”不帶“口”字旁反而是不規範的。“山清水秀”的“清”,在第5版詞典以前,帶三點水是錯誤的;但從在第5版詞典開始,不帶三點水反而是錯誤的。“同仁”的“仁”,在第5版詞典中,規範的寫法應是“人”;但到了第6版中,又回到了第5版以前的寫法,“仁”寫成“人”反而是不規範的。漢字處在不斷規範的動態中,所以以語言文字為工作媒介的人,必須與時俱進地備一本最新版的詞典。
【作者單位:河南省新安縣新城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