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寫作《記一個熟悉的人》時,不少學生通常會寫一個班上刻苦學習的同學,或是他敬愛的一位老師,或是關心他成長的父母等,這樣寫出來的作文內容千篇一律,毫無新意。誠然,這些立意均可寫,但卻缺乏創新。如果學生能換一個角度立意,寫生活中一個愛管“閑事”的老人,平時言語不多,不討人喜歡,但卻在關鍵時刻為了維護群眾的利益,敢於同壞人作鬥爭,這樣更能吸引人。又如,若是寫一個殘疾青年如何戰勝自卑,開店鋪,以誠信經營,贏得大家對他信任的事,也頗具創新性。這樣換個角度立意,作文不僅會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習作也富有時代氣息。
四、注意題材的拓展創新
1.作文內容要生活化
生活是創作之源,學生生活越豐富,作文內容就越充實。教師要將課堂向課外延伸,要重視開闊中學生的視野,培養他們勤於觀察、善於思考、麵向社會、接觸實際的良好意識和能力,力求做到寫作題材與學生生活合拍,從而使作文內容生活化。這樣,不僅解決了學生作文“無話可寫”的問題,而且有助於他們寫出內容充實、富有新意的好文章。
2.要引入科研文
如,在生物課上組織了“用顯微鏡觀察微生物”活動後,可以讓學生寫科研活動文。因為學生親身經曆了活動的全過程,用顯微鏡觀察到了肉眼看不到的新奇微生物並對此充滿興趣,感受很深。有個學生寫出了如下生動而具體的片段:“下課後,我端來從‘鴨子’塘裏弄來的水後,便用塑料管沾了水,滴在顯微鏡的載玻片上,然後通過鏡頭,仔細地觀察起來。”還寫道:“我一邊看,一邊旋轉著鏡頭。隻見一些如芝麻般大小的東西在裏麵‘跑來跑去’,真有意思。它們有的像草鞋底,周身長滿了細細的汗毛,有的像圓溜溜的西瓜,有的像把扇子,有的像朵喇叭花。”這樣的作文無疑是真實、生動、深受學生歡迎的。
五、注重布局的構思創新
“文似看山不喜平”,作文最忌平淡無奇。如寫某個人物時,可采用先貶低後讚揚的寫作手法,為揚而先抑,抑的目的在於揚,抑製是為了更高地揚起。有個學生寫了《媽媽不求“爺”了》一文,開始寫“媽媽”信神,磕頭禱告,求財神賜福,且還執意信“老天”。這是“抑”。然而,敬“財神爺”總不發財。後來,“媽媽”信了哥哥的話,不信神,去養雞,結果成了養雞專業戶,才終於明白:“想致富還得靠自己。”這是“揚”。
總之,培養創新意識是現代教育的核心內容,也是中學生應培養和具備的優良心理素質。隻有多角度、多形式地培養中學生的創新意識,才能不斷提高他們的作文素質。
【作者單位:山東省東營市鹽窩鎮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