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6章 突圍(1 / 2)

不過七月底,一場鋪天蓋地的大雪,讓炙熱的大地瞬間變得淩寒起來。

雪下了整整四天,營地中許多帳篷因著準備不足塌陷下去。蕭銘瑄忙了幾宿,好在他預計到天氣的惡劣,禦寒衣服準備充足,倒沒因此造成大規模傷亡。

雪後初晴,蕭銘瑄不敢耽擱,命人鏟雪,盡快清理出一條能跑馬的路來。如此良機,蕭銘瑄隻恐叢蒼會突圍。

幾番布置,蕭銘瑄總算舒口氣。這時候蕭雲一身皮裘匆匆過來,低聲道:“老爺,此時大雪,隻怕城內景況會好些。咱們是否另做打算?”

“會好些?”蕭銘瑄有些遲疑,他並不太懂這些,又見蕭雲默默點頭,忽而鬆了心神,“若是好些,倒不必太防備他們突圍。”

蕭銘瑄拍了拍身上的落雪,“讓釘子們密切留意城中動靜。還有,傳令下去,今日每人可領一角冷魂燒。告訴岑商,別吝嗇,酒資從我的俸祿裏扣!”

蕭雲也眉開眼笑起來,打了個揖笑道:“小的替大夥謝老爺!化雪之際能喝上兩口,便不是那般冷了。老爺,幹脆開些葷腥,讓大夥盡興!”

蕭銘瑄笑著點頭,“晚上吃肉!”

叢蒼果真沒有趁機突圍,而是收攏未染病的士兵,靜靜等待時機。城中幾乎沒幾日便會焚燒死屍,唐軍不主動攻城,叢蒼便隻派極少的士兵在城牆上放哨。

司墨已死,再無人敢拂叢蒼的逆鱗。花不喇倒是耿直,但被叢蒼罵了一頓後,也不敢再多置喙。

場麵上看,兩國對峙,卻無交火,徹底沉寂下來。

疏勒局麵傳回長安,舉朝沸騰。

此次連唐飛彥也不肯出言為蕭銘瑄辯駁,謝璧雖知蕭銘瑄苦衷,但他身為宰相,卻不得不領頭彈劾。

回到清暉閣,李懷顧不上帝王威儀,連著摔了三盞茶鬥。待抱琴匆匆回來,卻見他臉頰通紅,整個人氣憤異常。

前朝的事情她也聽說,一般時候,抱琴均不會多言什麼。但此次情勢嚴峻,她歎口氣,屏退眾人。

“陛下,國公為國之心,你我心知肚明。非但你我,丞相也定明白。”抱琴重烹新茶,語調舒緩輕柔,讓李懷焦躁的內心漸漸平定下來。

“那他為何領頭彈劾?若是一個疏勒打上七八年,大唐如何支撐得了局麵?”李懷猶是不忿,但到底定下神來,和抱琴麵對坐下,一股腦摘了帝冕。

“陛下隆恩在前,朝臣們自然不服。若此事陛下依舊回護,將來國公平定安西,陛下打算如何賞賜?國公如此權位,朝中無人能及,陛下要國公如何在朝中自處?隻怕這些事國公自己早就想得通透,他刻意自汙,未嚐不是為今後打算。”

水開了,抱琴沏茶斟茶,隔著矮幾遞給李懷。

她的字字珠璣,讓李懷豁然開朗。到底李懷不是當初的毛頭小子了,也有了些城府。他吹著熱氣嚐了嚐,若有所思道:“那我還得依著他們下詔書斥責阿銘?但若是開了頭,阿銘在安西不得束手束腳?”

抱琴搖搖頭,“國公哪裏會因此束手束腳?隻怕國公巴不得陛下如此,他好擺出個根本不在乎的態度來。”

這句話讓李懷頓時眉開眼笑,他心裏起了個主意,眼底一抹得意,“你說的對!算算時日,阿銘的信快到了。到時候便能知道這家夥到底打什麼主意。”

次日,李懷下詔斥責,言忠國公蕭銘瑄此舉不仁,有違天和,罰俸三年以為懲戒。今後平西一事,須克己奉公,但不得妄造殺孽。

諸多畏懼蕭銘瑄勢大難處的人頓鬆口氣。但不過三日後,李懷下旨欽天監禮部,擇日祭拜天壇,為平西一戰枉死的戰士們祈福。

當日祭天,李懷身著素衣,由紫宸殿出發,一路步行至天壇。

天子祭天,除相應禮官,任何人不得近前。李懷禱祝足足有小半時辰,神態極為嚴肅。隨行官員隻道是因蕭銘瑄疏勒城一事,帝王心生不滿,紛紛感歎陛下仁慈。

而後欽天監一位少監酒後無意泄露天機,當日李懷禱祝中最長一段,卻是這般。

“阿銘因大唐而造殺孽,又用此謀,是為不慈不仁。但阿銘赤心天日可表,乃為天下生靈。朕雖為天子,卻慚愧萬分。在此向上蒼表明朕心——阿銘既為大唐,如此罪孽,朕願一力承擔!”

“若有報應,朕甘之如飴!此祈誠心誠意,唯願成全!”

原來忽而祭天,是為此般。

冰雪消融,又酷熱了幾日,便徹底涼下來。

疫病來勢洶洶,隻有不到萬人未曾染病。叢蒼眼見唐軍有條不紊,本雄壯的心意,也愈發晦澀起來。眼見即將進入冬季,若再無作為,隻怕開春之後,更無機會。

“讚普,我不願回邏些!咱們突圍去碎葉,合兵再來!”麵對此等困局,花不喇自然憤憤不甘,不斷出聲咒罵唐軍膽小如鼠不肯麵對麵為戰。

這句話正中叢蒼下懷,他振作精神,和花不喇對著地圖幾經籌劃,終於決定,突圍逃出,奔赴碎葉,好再圖後計。

“讚普,若唐軍拚力追趕……”計議既定,花不喇見叢蒼根本不在意唐軍追擊,便開頭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