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藥方式要綜合考慮治療給藥和預防給藥。由於中藥的作用特點,對於某些中藥,藥效學試驗全部采用治療給藥存在困難,預防給藥試驗具有一定價值。但是,仍應考慮各方麵因素,盡可能采用治療給藥,以模擬臨床實際用藥情況;對於某些適應症,必須具有治療給藥的試驗。如降脂、降壓類藥物,應在模型成功後進行治療給藥作用的考察;對於腦缺血性中風急性期,也應有治療給藥的試驗。
4.3 給藥途徑 一般應采用臨床擬用途徑。如不采用擬臨床給藥途徑,應有充分的理由。
4.4 給藥劑量 應綜合考慮多方麵的因素,合理設計給藥劑量,如臨床人擬用劑量、預試驗結果、其他試驗信息等。一般情況下,應至少設計3個劑量。根據試驗目的可能還需設計更多不同的劑量組,如進行更為全麵的量效關係的探索。
4.5 陽性藥 應根據研究目的的需要選擇陽性藥。陽性藥的主要目的是為了驗證試驗係統的可靠性,因此根據不同的試驗可選擇不同的陽性藥。應選擇公認有效的已上市藥物,也可選擇化學藥。必要時還需設置同類藥物對照,如有效成分類新藥,若有由同類成份組成的有效部位製劑上市,則應與該有效部位進行藥效學及其他方麵的對比研究,以證明開發該有效成份的優勢和特點。
4.6 檢測時間 應根據相關信息或不同的試驗目的進行選擇合理的檢測時間,如模型形成時間、藥物的起效時間、探索時效關係的要求(必要時)等。如去勢形成骨質疏鬆模型至少需要3個月,肝纖維化模型形成也需較長時間等,藥物一般也需達到一定的療程後才能起效,此時檢測時間要根據模型形成和藥物起效時間等因素進行確定。此外,若需探索作用-時間關係,需要增加檢測時間點以探索藥物作用動態過程。
5 藥效學試驗設計的一些思考
5.1 有效性研究是藥物研發過程中的極其重要的一部分 藥物的三大屬性安全、有效、質量可控,其中,有效性是藥物成藥的基礎,是藥物能通過臨床試驗的保障,是上市後能具有市場生命力的基礎。因此,有效性研究是藥物研發過程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根據藥物研發經驗統計,有效性是臨床試驗階段失敗的最主要原因,因此作為新藥研發的主體,必須全麵謹慎考慮受試物可能的有效性。另一方麵,研究者必須保障受試者的權益。因為若是缺乏有效性潛力,輕易將受試物推進至臨床試驗,可能耽誤受試者本來可以獲得的治療,進而影響疾病進程,這也是不符合倫理的行為。因此,作為審評者,希望新藥研發者通過前期研究來初步探索有效性,來減少後期研發風險。
5.2 研究人員的知識結構及其專業性、熟練性 新藥藥效學評價涉及多學科,具有很強的專業性;且每個適應症領域的試驗甚至每個試驗均需要較長時間的經驗積累。而且,新藥評價與平常的學術研究不同,新藥的藥效學研究需要為一個新藥負責,影響廣泛。因此,作為新藥研究者,應充分重視責任的重大,需以嚴格、謹慎的要求來進行藥效學評價。作為研究負責人,需要對該專業或該領域有足夠的專業知識,並有相應的配套人員和配套設施,試驗人員應具有熟練的技術操作能力。應關注試驗的針對性,試驗的可重複性,準確、可靠、真實地反映藥效學作用,為後續臨床試驗提供參考。
5.3 注重體現中藥特色的藥效學研究 無論是藥品生產企業還是科研院所,希望在新藥評價的過程,能夠更多地思索,努力探索具有中藥特點的藥效學研究策略,以提高和推動中藥新藥研究的水平和進步。
[參考文獻]
[1] 黃芳華. 抗糖尿病中藥新藥臨床前有效性評價與思考[J].中國中藥雜誌,2008,33(1):95.
[2] 黃芳華,朱飛鵬. 抗腫瘤中藥藥效學研究與評價探討[J].中國藥學雜誌,2010,45(22):1773.
[3] 中華醫學會骨質疏鬆和骨礦鹽疾病疾病分會. 原發性骨質疏鬆症診療指南(2011)[J].中華骨質疏鬆和骨礦鹽疾病雜誌,2011,4(1):1.
[4] 中華中醫藥學會. 慢性胃炎診療指南[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1,9(10):123.
[5] 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 中國慢性胃炎共識意見[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07,12(1):55.
Concern points and considerations for pharmacodynamic study design of
new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HUANG Fang-hua
(Center for Drug Evaluation, Stat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038, China)
[Abstact] Pharmacodynamic(PD) studie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ew traditonal Chinese medicines(TCMs). Phamacologic and toxicologic studies that aim to research druggability can provide supporting data for the clinical trials and reduce the risk of clinical trials. In recent years, PD studies in TCMs are developing and progressing,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affecting the value of PD stud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CMs. The value of PD studies depends on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study design. This article summaries some defects in PD study design of new TCMs that are common in the application data, including defects in study type, testing targets, dosing, duration of administration, control group, testing time.This article also discusses some points of concern and specific requirements for PD study design of new TCMs.
[Key words] new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odynamic; study design
doi:10.4268/cjcmm20140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