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夢長安(十七)(3 / 3)

太極宮外,梅妃矗立於凜風之中,見著高力士走過來的身影,她便急忙迎上前去,焦急問道:“高公公,陛下可願見我?”

被梅妃這麼一問,高力士隻是歎了一口氣,答道:“梅妃娘娘,您還是請回吧。陛下也並非不願待見娘娘,隻是那楊貴妃如今伴君在側,怕也是不方便見您的。”

梅妃何等明事之人?她當然深知高公公此番勸解的良苦,此時她萬萬不能看著這大唐盛世開元盛景之後便由著那楊氏一點一滴的衰敗下去。她若今日不冒死相諫,又怎麼對得起這千萬百姓與她那顆赤子之心。

想到這裏,梅妃便做出了讓那高公公也瞠目之事,她甩開了他的阻攔,硬是奔進了那太極宮內玄宗與那貴妃歡愉舞曲的地方。隻見她一把跪在玄宗麵前,給玄宗行了個大禮,隨後言辭切切的說道:“陛下,臣妾闖宮萬死不辭,然而陛下您乃一代明君,聖明之主,勵精圖治體恤百姓開創了大唐開元之治。如今雖然盛世猶存,百姓過的也算富足,但若像近日這般夜夜蕭歌,日日舞曲,怕是再好的基業也會衰敗的啊。”

梅妃一語直震玄宗心底,然而這字字句句卻又是直指貴妃不留情麵,即使玄宗想接納梅妃的諫言,竟也無法開口。

而此時玉環的臉色卻顯得尤為難看,隻見她臉部抽搐的回著梅妃道:“梅妃姐姐,你未免也太危言聳聽了吧?如今這大唐國強民富,外朝膜拜,普天之下皆以我國為首,多來交好。如此盛景全靠陛下早年勵精圖治所得,而如今陛下隻是稍作休息,你便一副他廢國棄民,我為妖妃的樣子。我就不明白了,究竟是這天真要塌了,還是你因我受了冷落心有憤恨?”

梅妃聽了貴妃此語不禁黯然淚下,心中淒楚,口中念道:

“撇卻巫山下楚雲,南宮一夜玉樓春。

冰肌月貌誰能似,錦繡江天半為君。”

梅妃此詩一出,玉環那是更為惱怒,這字字句句的意思皆是說她不顧人倫、拋棄夫君、攀附公公,雖如月般圓碩、卻自信迷誘皇帝不誤正業。

然而你梅妃有才以詩譏諷我楊玉環就不會了嗎?想到這裏玉環也對著梅妃回詩一首,念道:

“美豔何曾減卻春,梅花雪裏減清真。

總教借得春風草,不與凡花鬥色新。”

玉環這字字句句皆是明麵裏的指著梅妃雖然修條但卻已是舊人、我玉環雖肥碩但確是新人,你竟恃寵而驕、膽敢教訓皇帝的事。

她們這鬥詩相恨眼,二虎不相容的場景,是惹得在場的玄宗一時之間怒火直冒,拍桌言道:“二位愛妃鬧夠了沒!”

而玄宗這狠話一出,玉環則瞬間聲淚俱下,跪倒在側,抹著眼淚說道:“陛下,這梅妃姐姐先是硬闖宮殿,如今又如此羞辱玉環。您今日若不為玉環做主,玉環便哭死在這太極宮中!”

要知那玉環可是玄宗的心頭肉啊,莫要說哭死,就是她一滴淚水也值得玄宗為她赴湯蹈火,江山棄之。

隻見那玄宗心痛的趕快將玉環扶了起來,喚了一旁的小太監拿來了錦帕替她擦去眼角的淚水,隨後歎了一口氣,對著那梅妃說道:“梅妃啊,你今日卻也是過分了些。你就搬去那上陽宮好好反省一段時日吧。”

“上陽宮……”梅妃聽了此話,淚不禁意間流了滿麵。上陽宮是何等地方?說得好聽點是清閑之地,說得不好聽點便是冷宮了。

一個貴妃,一落淚便將那一品皇妃廢去了冷宮,這是何等讓人心寒之事?若是朝此下去,這大唐怕也是真的廢了……梅妃嘴唇顫抖著,由著太監站起了身子,冷漠的蔑視了玄宗一眼,朝著宮外走去……

而此時躺在玄宗懷中的玉環卻陰邪得意的笑了。隻是她笑得再得意卻也沒有發現玄宗眼神中的那份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