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夢長安(十七)(2 / 3)

隻聽玄宗的鼓聲一響,玉環便玉足輕跳一飛上天,在空中盤旋迎轉隨而又徐徐落下,長裙飄逸,如仙似幻。

而頃刻之間,她又將披衣飛去,雙手展開,絞首昂視,浮淚於臉,蘭指一弄,輕口唱到:

“……

亭皋正望極,亂落江蓮歸未得,多病卻無氣力。

況紈扇漸疏,羅衣初索,流光過隙。歎杏梁、雙燕如客。

人何在,一簾淡月,仿佛照顏色。

幽寂,亂蛩吟壁。動庾信、清愁似織。

沈思年少浪。笛裏關山,柳下坊陌,墜紅無信息。

漫暗水,涓涓溜碧。漂零久,而今何意,醉臥酒壚側。

……”(《霓裳羽衣曲》)

字字攝心,催人淚滴。長袖如淩,如煙飄逸。

一曲落,帝心醉,不經淚濕了框,淒楚了容顏。

隻見玄宗慢慢的站起了身,抹著眼角的淚,一步一步的走到了玉環跟前,命了人取來了那支他親自為武惠打造的,卻還沒來得及送的金叉插在了玉環的鬢發之上。他用著手撫摸著玉環的俏容憐愛萬分的說道:“朕得楊貴妃,如得至寶也。”

玉環聽得玄宗如此言語,刹那之間那是感動異常,直接撲進了玄宗的懷裏。

然而,他們都忘記了,這裏不是隻有兩個人,而是三個。

在愛情的國度裏,是沒有三個人的世界的。你所得到的正也是別人所失去的。而梅妃清楚,這一刻,她,失去了。

雖然武惠也曾占據了陛下的心,寵了一世,但玄宗卻沒有像此刻般沉醉其中,甚至忘了她的存在。

淚在心底哭,梅花再落,驚鴻再舞,也不及霓裳一醉。

她,掉轉了走,離開了這片不屬於她的地方……

梅花落,楊花起。

梅園不知荔枝飛,獨等帝王歸……

二)

(點篇詩)

霓裳撩撥帝王心,三千寵愛一身集。

日日嫌得春宵短,帝王從此早朝棄。

(正文)

話說自從玄宗因那霓裳對玉環一醉傾心之後,那是日日夜夜難離玉環片刻,夜夜笙歌,春宵苦短,就連早朝也一推再退。

這轉瞬之間玄宗因妃而荒怠朝政的傳聞便在後宮之中飛速流傳開來,自然也傳到了梅妃的耳朵裏。

梅園冷情,恩寵漸薄。雖然前麵這片梅園已無人問津,漸做凋零。但一日夫妻,百日恩澤,況且陛下也不是這後宮任何一妃的陛下,而是天下,是百姓的。想到這裏,梅妃梳起了行頭,穿上了華服,化上了得體的妝容,帶上了侍女朝著太極宮的方向趕去。

太極宮

而在此時的太極宮中,玄宗與那貴妃玉環正在飲酒舞樂,擊鼓頌曲,一番歡悅之景。正在玄宗舉杯歡快之時,那高力士卻走了進來給玄宗作了個揖,望了一眼貴妃,臉上微露了一絲難色,隨後言道:“陛下,這梅妃求見。”

玄宗聽了高力士說到梅妃二字刹那之間他那歡愉之色便轉為了一絲哀愁。在玄宗心中梅妃是個氣節若梅,高雅恬靜,柔和善良的女子,且在這多年相伴之中,梅妃便如同玄宗的一把明尺,多次諫言他要以百姓為重,江山為重,故而此番開元盛世之景實則也少不了梅妃的勸諫。

然而玉環卻與梅妃不同,她並不了解梅妃與玄宗之間那互為敬重互相欣賞之情。在她的眼中江山與她無關,社稷也不是她所管,她要的她在意的無非便是一份恩寵不能旁落他處,因此在她聽到梅妃求見的時候,她的臉上馬上就露出了不悅之情,隨之又望見陛下那愁思的眼神她的內心是更為惱火,對著高力士沒好氣的說道:“這你沒見本宮正和陛下飲酒舞曲嗎?讓那梅妃跪安吧。”

“這……”高力士麵露難色的看了一眼玄宗,玄宗無奈的默許似的點了點頭。他見此情景便也隻好說道:“是,老奴這就去回了梅妃。”說罷他便掉轉了頭,走到了太極宮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