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淩的親軍侍衛中,知道正德身份的也寥寥無幾,眼見大人直勾勾地望著一位校,不禁十分詫異。
剛剛成為楊淩親軍侍衛的劉大棒槌看看那位年輕俊俏的校尉,又瞧瞧大人直勾勾的眼神,不禁恍然大悟。
明朝時男風甚盛,被認為是時尚風流,並無人排斥鄙視,帝王公卿、名士才子,在美女相伴的同時,大多擁有柔媚俊俏的男寵,平時充作書童,夜晚則是床上嬉伴。
當時,把同性間的性關係稱為“外交”,把男子與女子間的性行為稱為“內交”。不但為當時的道德、法律、風俗、習慣所認可,而且受寵的孌童還享有和妾侍一樣的權利,平時得到資財貼補,年歲稍長要離開娶妻時,主人還要贈送一筆金錢。
劉大棒槌對這種上層社會風俗早有耳聞,眼見楊大帥和這個大姑娘般細皮嫩肉的校尉神情曖昧,偏偏正德這時走路的姿勢又有些忸怩,他見了更是心中毛,看來這俊俏校必是大帥的男寵了。
手版~版~,盡在
劉大棒槌摸摸自己的絡腮胡子不禁暗暗慶幸,虧得老媽把自己生得姥姥不親、舅舅不愛,不然自己一個大男人若被大帥瞧上,那該多別扭?
楊淩可不知這位憨頭憨腦的下屬居然還有這等豐富的聯想力,他也顧不上不知內情的侍衛們想些什麼了。待正德走到身邊,他立即一把扯起他,拉進了城樓中,楊一清和張永對視一眼,急忙跟了進去。
角樓從外邊看簡單的很,裏邊也分為裏中外三間,外間是日常會客和指揮戰鬥的所在。中間較空曠,除了牆上一副巨大的地圖,中間一副大沙盤再無他物,是三軍總製楊一清與諸將議論軍務、製定戰策的所在,內間則是他的書房和臥室,楊淩拉著腳不沾地的正德皇帝直衝進內間,楊一清、張永也似火燒**一般跟了進去。
不提外邊眾將的驚訝,門裏邊楊一清急急趕到內間,向正德皇帝匆匆跪倒,壓低嗓門道:“臣楊一清叩見皇上。”
正德皇上看了楊淩一眼,見他拉長臉不作聲,不禁嘻嘻一笑。她雖率性,卻不是不知好賴的昏君,楊淩對他的關心和擔憂他自然是明白地。所以對他臉色絲毫不以為意。
他在楊一清慣坐的椅上坐了,笑道:“起來吧,在這兒就不要多禮啦”,楊一清匆匆起身,開口便道:“皇上怎麼到這兒來了?”
張永也臉色白。顫聲道:“是呀皇上,你可嚇死奴才了,剛剛的外邊還有千軍萬馬,虧得韃子不比當年的元軍,手中沒有重炮可用,要不然萬一萬一”,他到這兒不禁機靈靈打了一個冷戰。
正德曬笑道:“又來了,朕知道,朕一身係於下。當為下愛惜己身,可萬事過猶不及,韃子的大汗可以親自上馬征戰沙場,朕連城頭觀敵瞭陣的膽量都沒有麼?你想讓朕做個怎樣的皇帝?”
這話雖是玩笑,可是話中責怪之意甚重,張永聽了頓時不敢再言。楊淩見狀又要進言,正德見了已一躍而起,大步鍍到中廳,看著那幅有山川河流、草原沙漠的大沙盤欣賞起來。
楊淩無奈,隻好向這邊跟來,楊一清匆匆走在他旁邊,急促地低聲道:“我的爺,皇上怎麼跟來了?皇上來大同做什麼?我的楊大人拜托你趕快把皇上請回京師吧,剛剛一看到皇上,嚇得我手腳冰涼,幾乎暈了過去,皇上在這兒,我可是連仗都不會打了。”
楊淩苦笑,一時卻不知該從何起。正德負手站在沙盤前,仔細觀察片刻,欣然讚道:詳細的地形、地勢、地貌!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起大明的城鎮關隘,人人如數家珍。
但是對於韃靼這個宿敵,我們隻知他們劃分成六盟以及大概地形,一具體了,不外乎大片的戈壁和草原,這幅沙盤連河流都標示出來,若與韃靼在草原交鋒,僅這幅地圖就值得十萬大軍,楊卿以為如何?”
正德衝動好玩的個性迷惑了許多人,以致許多宿儒暗暗痛心子不學無術,卻忽略了這位年僅十六歲的皇帝在佛學、音樂和兵法上的造詣,雖對於兵法他仍處於紙上談兵階段,但是不代表他沒有相應的見識,衣服詳細的作戰地圖,尤其是如此詳盡地標明陌生地域山川河流草原沼澤的地圖,其作用何止於十萬大軍。
楊淩無暇回答楊一清,忙點頭笑道:“皇上所言甚是,總是被動地侯著韃靼人侵上門來,再堅固的關隘、再雄險的長城總有被攻破的一,長城自秦時築起,雖並非沒有作用,畢竟曆朝曆代,蠻族侵犯中土地事仍是層出不窮。摸清他們的底細,有朝一日以攻代守,徹底消滅臥榻旁這頭猛虎才是正理。”
正德擊掌道:“正合朕意。楊總製,這是你的斥侯所繪麼?該予以重賞!”
楊一清看了楊淩一眼,道:“回皇上,這是內廠秘諜以皮貨、茶馬生意為餌,行遍大漠,繪製地圖藏於鞍下帶回來的,楊廠督將地圖轉呈兵部,劉尚書付邊關所製。”
德有些意外。他欣然對楊淩道:“看不出,看不出,朕還以為內廠隻會給朕賺銀子呢的好,比錦衣衛秘諜要強上百倍。”
楊淩隱約記起此事。當時吳傑將地圖轉呈給他時確也高興了一陣,但是當時內廠研製火槍剛剛有了成效,自己注意力全放在那上麵,一時大明也不可能去攻打韃靼,便吩咐吳傑存檔一份,轉抄並不一份,想不到劉大夏已經付邊關了。
他定睛看那地圖,明軍的沿線關隘都標示了出來,但是整幅沙盤四分之三的畫麵是大漠草原。如此明軍是守,韃靼是攻,大軍行止不過在百裏之間,將這麼一副詳細的韃靼地圖沙盤放在楊一清日常研究戰事的房間做什麼?
楊淩想到這裏,心中不由一動,隱隱有個念頭冒了出來。楊一清這時答完了正德的問話,又苦勸道:“皇上,下大事都需要您來決定。沒有您坐鎮京師,消息一旦傳出,必定民心不安,臣以為,皇上還是早日回京為是。”
正德擺手道:“不忙不忙。朕來這裏也是有件大事要做地,此事若成,抵得上五十萬兵,嗬嗬,回頭叫楊卿給你聽好了。對了,你方才苗逵做什麼去了?”
一提起此事,楊一清臉色凝重起來,上前道:“皇上,因為要搶在伯顏猛可退兵之前。時間緊急,奏報送上京城,再經各部大臣議畢,一來一回總得半月有餘,時機稍縱即逝,是以臣以命大軍出征。
皇上既暗暗來了大同,想必臣的奏折還沒有收到,臣再向皇上稟奏一番。”他舔了舔嘴唇,指著沙盤道:“韃靼今年遭遇暴雪,再加上伯顏猛可有心為其子複仇,故此挾各盟各部進犯中原,七萬鐵騎已是草原上的所有精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