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如何有效開展綜合性學習(2 / 2)

2.忽視綜合性學習活動過程中學生的參與度。綜合性活動由於它本身活動的特性,是一個靈活、開放的活動。許多同學在缺少老師的督促下,常會出現敷衍了事的現象,或者幹脆直接越過活動的準備探究階段,難以保證開展活動的質量。我們在綜合性活動中一般應采取的是小組合作的形式,事先綜合考慮學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3.重課堂“效果”輕課前準備。很多時候,教師對綜合性活動的關注度主要集中在課堂,而對活動前的準備、資料收集與探究階段重視得不夠。每次定了一個主題,師生表麵上忙忙碌碌,轟轟烈烈地去圖書館、閱覽室找資料,回來把這些資料一剪一貼(如牆報展出)就算了事。有些幹脆從網上下載,剪貼一下就算是自己的活動成績。

三、綜合性學習應注意的問題

1.提供導詳細有序的指導。綜合性學習重在語文學習方法應用、重在對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學生在方法和實踐能力都欠缺的情況下,一定做好引導者的工作。比如對資料的收集方法、小組的分工、實踐的對象和環境,老師都要心中有數。

2.給學生足夠的自主空間。綜合性學習的教學更強調人本化,具有更高的自由度。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語文實踐能力,所以一定要讓學生動起來在活動前、活動中、活動後都應該有學生的參與。比如在課前分組這一問題上,可以采取多種分組方式。既有各個層次的分組,也有臨時的愛好分組。

3.大膽嚐綜合試各種語文實踐方式。我們要樹立大語文觀念,找準學科契合點,大膽嚐試,探索綜合性學習更廣泛的實踐方式。盡管現行教材每冊都安排了六次左右的主題性綜合學習活動,但我們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不應該局限於教材提供的幾次。

4.做好綜合性學習的評價。綜合性學習評價的方式可以是多角度的。可以是學生的自評、學生的互評也可以是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評價是多樣性的,甚至有可能是以偏概全的,但也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環,他更能從學生自身角度看活動的成敗,也更能讓學生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學生首先自我評價,把自己的特色展示出來,做了什麼事情,如何做的,結果怎樣,稱心與否。把自己的收獲羅列出來,更能看到存在的不足。總之,作為新一輪課程改革的重要內容、新課程語文教學改革的一個亮點、一種全新的課型,語文綜合性學習還充分體現了語文學習內容的豐富性、學習途徑的多樣性、學習過程的實踐性等特點。與此相適應,我們進行綜合性學習活動的方式也應該不斷探索,大膽創新,嚐試多種開展活動的途徑,有不少問題需要我們改變觀念,不斷探索,才能真正發揮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應有的功能。

(作者單位:河南省台前縣教研室)

編輯/張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