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語言“繪”課堂色彩
經驗交流
作者:金玲
【摘要】教學語言是教師開啟孩子心靈的鑰匙,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恰當有效地運用語言是一種能力,也是一門藝術。好的教學語言可以做到生動、形象、幽默機智,它能使幼兒如見其形,如臨其境、如聞其聲,對達到一個教學活動的教學目標至關重要。教師隻有適時、靈活和有針對性地運用精湛的教學語言,才能營造一個優化的教學氛圍,開啟幼兒的心智,讓每一位幼兒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享受到學習的樂趣。
【關鍵詞】語言課堂教學特色興趣
俄羅斯有句民諺:“語言不是蜜,卻可以粘住一切東西。”我們幼兒老師就應該用自己美的語言粘住更多的幼兒,讓我們的課堂熠熠生輝,多彩多姿。但是我們常見這樣的教師,他們的專業知識造詣很深,但因不善於口頭表達,使得幼兒失去興趣,最後直接導致課堂目標難以完成。又或者,我們的老師總是習慣於一味地為幼兒簡單叫好,一堂課下來,“你真棒”、“真不錯”、“好的”……不絕於耳。幼兒固然需要鼓勵,但是很多時候,這種缺乏針對性與目的性的表揚,非但不能真正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增強學習的動力,反而會把他們引向思維的歧途,甚至步入思維的誤區。那麼,如何讓教師的教學語言點亮我們的課堂呢?
一、用語言“繪”幼兒的閃光點
莎士比亞說過:“讚賞是照在人心靈上的陽光。”每個孩子的內心都渴望得到陽光。因此教師在評價時,不管是語氣、語調、眼神、微笑,還是每一個肢體語言,都真切而熱情地向幼兒傳達著這樣一個信息:孩子,你是最棒的。這種情感性評價,營造了一個寬鬆而又自信的學習氛圍。教師要竭力睜大眼睛尋找幼兒的閃光點,哪怕幼兒的發言中隻有一個用得好的詞,隻有一句說得好的話,也要立即給予熱情的鼓勵。即使他們的發言實在沒有值得誇獎的詞句,也可以誇誇他們“聲音響亮!”“真大方!”“你敢於發表自己意見,進步真大!”這樣可以讓每一個幼兒意識到教師在時時關注著自己的細微進步,共同分享這種進步帶來的快樂。
二、用語言肯定孩子
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幼兒學習過程中的引路人。教師對幼兒的評價語言一定要準確而又得體,做到因人而異,具有針對性。既肯定幼兒表現的出色之處,又有針對性地進行提醒或糾正。教師的聽辨能力要非常強,能根據幼兒的回答及時反饋信息,這些貼切而有效的評價語言客觀地指出了幼兒的長處及存在的缺點,讓幼兒明白在傾聽、發音和音量等方麵的基本要求,使他們的回答或朗讀一次比一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