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開展綜合性學習
經驗交流
作者:劉素珍
【摘要】綜合性學習日益重要,它具有綜合性、實踐性、互動性等特點,可是很多教師在教授綜合性學習時出現誤區:1.教師在整個活動中缺少必要的指導。2.忽視綜合性學習活動過程中學生的參與度。3.重課堂“效果”輕課前準備。為了更好地促進綜合性學習,要注意:1.提供導詳細有序的指導。綜合性學習重在語文學習方法應用、重在對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2.給學生足夠的自主空間。3.大膽嚐綜合試各種語文實踐方式。4.做好綜合性學習的評價。
【關鍵詞】綜合性學習指導實踐評價
由於各省中考的頻繁考查和新課標對它的越來越明確的要求,語文綜合性學習已經引起廣大教師的足夠重視,然而麵對全新的課程,新型的學習形式,空間廣闊的學習內容,不少老師都有一種無從下手的茫然,如何有效地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成為擺在廣大教師麵前的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綜合性學習的特點
1.綜合性。主要表現在:內容的綜合性和學習方法的綜合性,對於此類教學內容,我們提倡跨領域學習、多種方式學習;主張綜合運用語文知識解決跨領域習過程中的某些具體問題;融聽說讀寫活動於一體。
2.實踐性。《語文課標》要求語文綜合性學習要“加強語文課程與其他課程以及生活的聯係”,“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學校,家庭和社區等教育資源,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強學業生語文實踐能力,”要求“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緊密結合”。從語文實踐論的觀點來看,語文素養的形成需要實踐活動。
3.互動性。這其中包括個體主動性、整體互動性。語文綜合性學習要求學生在跨領域學習、書本學習與實踐活動緊密結合的過程中,主動探究,團結協作,積極參與,既有學生個體的獨立鑽研,也有學生群體的思想碰撞。在互動中促進學生身心發展,形成語文能力。
二、綜合性學習的誤區
1.教師在整個活動中缺少必要的指導。每次語文綜合性活動雖說有了活動的主題、大方案,但大多沒有細致的操作性強的過程計劃。我們在組織時,活動的主題一般容易確定。(例如,人教版根據《語文課程標準》編的一套教材中,每冊都有六次的綜合性活動的主題編排)。問題是,有了主題後,學生的綜合性活動需要老師的指導。我們知道,中學生尤其初中生正處於心智成長、求知的階段,知識結構並不完善,還不完全具備獨立思考判斷能力,在大量的信息中,很難篩選出有價值的材料,由此得出自己的結論。如果此時老師隻做一個旁觀者,單純地追求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培育學生探索精神,這種先進的教學方法也隻能流於一種形式。在操作上教師更要適當、適時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