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圖示法在幼兒音樂教學中的妙用(1 / 2)

圖示法在幼兒音樂教學中的妙用

經驗交流

作者:陳麗

【摘要】在平時音樂教學研究實踐中探索和積累的有關幼兒園音樂活動中圖示的有效運用問題,從幼兒音樂教學中圖示的有效性、圖示在幼兒音樂教學不同領域的妙用和教學中圖示的不同介入方式三方麵進行了表述,旨在與幼教同行交流,以共同取得更理想的幼兒音樂教育效果。

【關鍵詞】幼兒音樂教學圖示設計圖示介入方式

音樂是一種情感藝術,音樂的魅力在於能給人一個馳騁想象的空間。一首好的音樂作品或是蘊含著一種美好的寓意,或是抒發著一片溫馨的心曲,或是襯托出一個美麗的夢幻,或是展現著一場灼熱的情懷……要把音樂所表達的種種美好情感通過淺顯易懂的方式傳達給孩子,圖示是一種很好的表達方式。

一、幼兒園音樂教學中圖示的有效性

我認為,在幼兒園音樂教學中,有效的圖示首先是科學的,設計必須符合音樂材料的結構、內容和情緒,並具有一定意義的。比如:在學唱歌曲《柳樹姑娘》的時候,采用邊唱邊畫出一棵柳樹的圖譜形式,旋律優美的時候畫成柳枝,低聲部的“啦啦啦”應該唱得比較活潑點,就畫成柳枝上的嫩芽;到“洗洗幹淨,多麼漂亮”的時候,畫上河裏的水。當歌曲唱完的時候,一副河邊垂柳的畫帶著音樂的旋律,深深的融在了孩子們的心中,再唱這首歌曲的時候,柔柔的感覺無須多說就已經在孩子們的歌聲中了。

有效的圖示必須是具體形象的,符合幼兒直覺行動的思維特點,能為幼兒理解。例如:音樂欣賞《獅王進行曲》,在音樂的開始部分,如果用語言符號法來說,可以說是小動物歡迎獅王的一段音樂,教材中將這段音樂用粗細不同的豎線來表示,而且幾聲就用幾條豎線,重音用粗線條,弱音用細線條表示,這樣幼兒既不理解它表示什麼意思,在速度很快的情況下幼兒也不易看清楚有幾條線,更談不上說是幾個樂句或者幾小節了。在我們教研活動中,我們發現幼兒聽到音樂感覺像是鋼琴聲、喇叭聲,這與音樂表現的情景也很接近,因此,我們就把圖示改成了鋼琴琴鍵,大喇叭和小喇叭,這樣幼兒很快就理解了樂曲表現的故事情節,從聽覺和視覺上讓幼兒感受到了樂曲的統一性。

二、圖示在幼兒音樂教學不同領域的妙用

1.在幼兒歌唱活動中,比較適合采用圖片和象征性的符號。如在大班歌唱活動《國旗紅紅的哩》中,歌詞內容為:“國旗國旗,紅紅的哩;五顆金星,黃黃的哩;掛在天空,高高的哩;我們心中,甜甜的哩;哩哩哩啦,啦啦啦哩;我們心中,甜甜的哩。”在組織幼兒欣賞完第一遍歌曲之後,我先按歌曲的樂句畫出相對應的節奏譜,然後和孩子們一起配上能表現歌詞的圖畫,具有很好的教學效果。

2.在幼兒音樂欣賞活動中,圖示的設計應該能表現出一定的情節,采取恰當的形象性符號。如在欣賞《鍾表店》時,先用四種不同的鍾聲表示引子、間奏、尾聲的音樂從樂曲中抽取出來,製成小鬧鍾、布穀鳥鍾、複古搖擺鍾和星星座鍾四幅小圖片,結合小圖片讓幼兒欣賞四種不同的鍾聲。在引導幼兒將小圖片填人大圖示中,在幼兒反複傾聽、充分感知音樂的基礎上,很快就找到了小圖片在大圖示中的位置。從而加深了幼兒對樂曲中引子、間奏、尾聲音樂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