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生的交流中,有不少學生借鑒了上題的思考策略,先考慮5顆算珠都在百位的情況,可以寫出一個數500;再考慮4顆算珠在百位,另一顆在其他數位上,可以寫出兩個數401、410;再考慮3顆算珠在百位上,其餘2顆算珠在其他數位上,可以寫出三個數320、302、311;再考慮2顆算珠在百位上,其餘3顆算珠在其他數位上,可以寫出四個數230、203、212、221;最後考慮1顆算珠在百位上,其餘4顆算珠在其他數位上,可以寫出五個數140、104、131、113、122。
通過上述的方法的引導與教學,孩子在以後的練習中如果再碰到類似的題型,我想他們會有意識的進行按序思考,不至於亂寫一氣了。
3.適時適度滲透數量關係式。因為長期處於低年級的教學,對高年級的解決問題的策略有段時間一度認識比較淺薄,甚至認為“策略教學”與“數量關係”之間是矛盾的。後來在一些學術文章中理解到,其實“策略教學”與“分析數量關係”兩者之間非但不矛盾,而且還相輔相成。分析數量關係的方法對提高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都是很有用的,它們和策略一樣,具有廣泛的遷移性,也是解決問題必備的基礎。因此,我們強調策略教學的重要意義,並不能拋棄傳統應用題教學中分析數量關係的基本方法。
在低年級階段,孩子的理解能力還沒有達到一定的水平,表達能力也因人而異。這就要求我們老師引導孩子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簡單的數量關係,而不去強調用怎樣規範的結構式的數量關係式來表示。教學時,需要引導學生嚐試各種方法理解題意及數量關係,或從條件到問題、從問題到條件等不同思路分析問題,使隱蔽關係明朗化,幫助學生根據數量關係找中間問題,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思路交流中感悟解題策略。
解決問題策略的學習核心是問題,重點是過程,難點是指導,關鍵是誘發學生對解決問題策略學習的心理需求。誘發了這個心理需求,就找到了撬動學生思維的支點!
參考文獻:
[1]降偉岩.小學數學解決問題教學的現狀及策略[J].東北師範大學.2011(02).
(作者單位:常州市新北區龍虎塘實驗小學)
編輯/張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