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隱性詞彙教學
教育家第斯多得曾說:“不好的教師是傳授真理,好的教師是叫學生去發現真理。”Nagy(2002)支持隱性詞彙教學,認為詞彙教學應該依靠語境。教師引導學習者通過廣泛閱讀並在理解文章大意的前提下讓他們猜測詞彙。
本節課中在閱讀過程中,有2個單詞和1個詞組是需要通過隱性教學來實現。例如:All in all,it was an exciting day.賈老師引導學生通過觀察Helen日記中大多數為褒義形容詞以及這句話在文章中的位置(日記的最後一句話),學生很容易判斷這個短語是用於總結,猜出是“總之”意思。再如The rooms were really dark and it was difficult to take photos. 教師引導學生注意:difficult to take photos,然後提供中文A.黑暗B.深色的。學生很容易就選出了答案。這種練習不僅鍛煉了學生根據上下文猜測詞義的能力,也進一步發展了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反思和探索】
這是一堂紮實的真實的有效率的詞彙教學課。賈老師在處理閱讀中的詞彙教學時,把本節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reading for vocabulary,旨在欣賞不同色彩描述性形容詞的在使用上的不同效果,而且所有詞彙學習和操練始終圍繞“school trip”這個核心話題展開。課堂因真實而鮮活,也讓我明白在語境中學習詞彙的重要性。通過加強語境特別是在語篇中進行詞彙教學既可以有助於詞彙的記憶和運用提升學生的積極詞彙量,這樣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的課堂,適合學生的課堂才是有效的課堂。
另外,詞彙教學過程中無論詞彙呈現是采用顯性還是隱性教學,都應該是要有利於學生對文本的理解,要利用學生已有的認識圖式結合情境學習新的目標詞彙,並在文本分析中尋找學習語言的最佳契機,借有梯度性的任務實現詞彙學習的循環,這樣學生才能更準確有效地把握目標詞彙。比如賈老師通過讓學生短文填詞,對描述性形容詞的褒義和貶義進行分類,最後鼓勵學生用目標詞彙複述Jim或Helen的旅行。目標詞彙在一定的語境中循環複現,為學生成功記憶目標詞彙創造更多機會。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讓學生在課堂上做到動手,動腦,動眼,動耳,動口,動心,這樣的課堂才是真正生動、和諧高效的課堂。
(作者單位:溫州市甌海區瞿溪華僑中學)
編輯/張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