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改革,現在學校選用多媒體進行理論教學,這就要求教師在製作多媒體課件的時候一定要突出重點,充分利用圖片、聲音、視頻等資源。這就要求教師在製作多媒體時首先不能照搬、照抄課本上的知識。有些教師就是直接把課本上的東西掃描下來然後複製到多媒體課件中,雖然這樣會縮短課件的製作時間,但是有照本宣科嫌疑,並且不容易吸引起學生的興趣。其次就是要求課件不能製作得過於眼花繚亂,這樣會分散學生上課的注意力,教學效果也會不理想。因此,教師在多媒體課件的製作上應把握:每張課件上文字不要太多,要精練;合理安排講授內容的次序;盡量使用圖片、聲音、視頻等資源;突出重點。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與學生的交流,要進行互動。教師不能總是自顧自地講授,而是應該在講授過程中提出問題,讓學生嚐試去解決問題,然後針對問題的解決方式再提出為什麼要這樣解決,這樣解決的優勢在哪裏,一步一步地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的本質和知識的根源。這樣不但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也掌握了知識。
通常在講授完一次課程以後,直觀上學生會以為自己已經聽懂了,但實際上由於他們的知識範圍和理解能力所限,不能完全掌握已學的知識脈絡。對於這個問題,通常的做法是:首先,通過預留作業的方式要求學生盡量在課堂以外複習鞏固已學的知識;其次,在下次課講授新內容前複習舊內容。
強化實驗與實踐環節 包裝機械課程是一門非常注重實驗和實踐的課程,它的內容都和工程實際相關。合理地安排和強化實驗和實踐的教學,不但有利於學生掌握理論基礎,而且有利於培養和增強學生參與工程實踐的能力。本門課程共安排以下幾個實驗:振動供送裝置實驗、封口包裝實驗、多功能包裝機實驗及捆紮機實驗。學生通過自己操作這些實驗,不但可以提高動手能力,還可以提高分析能力、判斷能力和推理能力。
本門課程結束以後還會安排學生去工廠參觀實踐。通過工程實際的參觀,學生可以全麵把握本門課程的應用場景及應用範圍,另外對所學習的知識可以進一步的鞏固。
3 結束語
教學中課程改革的決策是個漫長和複雜的過程。這個決策既要包含以往的教學經驗以及學生認知能力的變化,也要包括包裝機械行業的發展現狀和趨勢等因素。通過這門課的改革,不但要讓學生掌握紮實的理論基礎,同時也要在實踐中提高學生的動手和創新能力,這樣才能達到培養出社會需求的人才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徐偉民,毛中彥.包裝工程專業“三能一創”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J].包裝學報,2009(1):79-81.
[2]王柳瑩.就我國實現全麵包裝機械自動化的相關探討[J].包裝世界,2013,9(5):24-25.
[3]韓永生.《包裝材料學II》課堂教學改革初探[J].中國輕工教育,2003(2):33-34.
[4]張克宏,杜俊娟.《包裝材料學》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思考[J].包裝與食品機械,2010,28(2):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