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習及課程設計周期短 由於區域限製,學生參觀實習工廠較少,並且設備老化現象嚴重。在課程設計方麵,由於掌握的機械類知識較少,造成學生學習興趣低下,沒有積極性。同時由於時間短,也達不到目的要求。
2 包裝機械教學改革措施
精選教材和授課內容 合理地選擇教材以及參考書籍,對於剛剛接觸新知識的學生來說更加有利於知識體係以及思維方式的培養。目前,本專業所選用的教材為印刷工業出版社出版,孫智慧主編的《包裝機械概論》一書。這本教材無論在內容體係還是編寫的特點上,都比較適合教學的需要。但在教學過程中也發現這本教材與教學大綱及培養方案中的要求有不相符的地方。這就要求教師在本門課的教學過程中做到及時的查漏補缺。因此,根據教材的特點以及實際教學的需求,筆者建議按以下內容進行教學。
第一章:主要講解本門課程的緒論,包括包裝機械的概念、分類,包裝機械分類和型號編製方法,包裝機械工業概況,包裝機械的組成和特點等基礎知識。
第二章:主要講解常見的充填機的分類,以及容積式、稱重式、計數式等典型計量裝置的結構及工作原理。另外,塊狀、散體類固態物料的供送裝置作為補充知識。本章是重點講解的章節。
第三章:主要講解灌裝機的組成以及工作原理,幾種常見的灌裝機的主要部件和工作原理。另外,液態產品常用的灌裝方法作為補充知識。本章是重點講解的章節。
第四章:本章需要了解各種封口機的類型、工作原理和特點;掌握各種封口機執行機構的結構原理;了解各種封口機的適用範圍及選用原則。
第五章:本章需要了解常見裹包機械的概念及分類,進而掌握常見的裹包機械的工作原理及過程。另外,卷筒材料供送裝置、典型執行機構的工作原理及設計要點作為補充知識。
第六章:本章主要講解幾種常見的多功能包裝機的結構以及工作原理。另外,常用的製袋成型器的設計與計算、橫封器以及縱封器的設計與計算作為補充知識。本章是重點講解的章節。
第七章:本章主要講解貼標機的分類以及貼標方法,幾種常見貼標機的工作原理與執行機構。
第八章:本章主要講解清洗、殺菌機械。另外,幹燥機械作為補充知識。
第九章:本章主要講解捆紮、集裝機械。
第十章:本章主要講解多功能包裝機。
選擇合理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 通過參考本門課的教學大綱和培養方案,製訂適用於本門課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在教學的過程中理論與實踐分開教學,但不能隻講理論而忽略實踐,這樣會使學生缺乏動手能力;也不能隻講實踐忽略理論,這樣容易使學生理論基礎薄弱,也就偏離了本門課程的基本培養目標。因此,就要求教師在講授包裝機械課程的時候要全麵把握,讓教學過程生動、有趣、富有吸引力。同時,教師要整體把握課程中章節與章節之間的聯係,從而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把握知識體係。在實驗和實踐環節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利用理論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學會利用實驗中觀察的東西來夯實理論知識,以此激發學生學好這門課程的興趣以及信心,從而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注重創新意識的培養,充分發掘學生積極探索與研究的潛力[4]。
本門課程以往的教學方式是以板書的形式進行的。這樣的話,教師和學生之間缺乏交流。並且本門課程中包含大量的機械和機構圖,隻能對照課本來講解,缺乏生動性和趣味性,學生隻能被動地接受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