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平衡二元體係實現“新社會主義”(1 / 3)

平衡二元體係實現“新社會主義”

理論探索

作者:熊蒼瑋

【摘要】 加爾布雷思認為現代工業社會中存在兩個經濟體係,一個是由一千家左右有組織的大公司組成的“計劃體係”,另一個是由一千二百萬家分散的小企業、個體生產者、農場等組成的“市場體係”。“計劃體係”占統治地位,對“市場體係”有支配的權利,“計劃體係”和“市場體係”的這種不平等性導致經濟發展不穩定,通過製度改革,平衡二元體係,實現計劃體係和市場體係權力和收入的均等化,就能實現“新社會主義”。

【關鍵詞】 新社會主義 二元體係 加爾布雷思

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一直是人們議論的熱點政治問題。資本主義國家認為社會主義是行不通的,而社會主義國家認為資本主義必然要滅亡,要被社會主義所代替。然而現在的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之間相似和相通之處大大增加,因此在西方國家中引發了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趨同論”。“趨同論”是指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兩種製度可以互相融合,趨同為一種既非資本主義又非社會主義的新製度。我們可以借鑒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主義實踐經驗,找到適應中國曆史和中國現實的社會主義。1973年加爾布雷思出版了他最著名的理論代表作《經濟學與公共目標》,書本中提出的“二元體係論”、“結構改革論”和“新社會主義理論”可以使我們更好地認識和分析資本主義國家的各種危機現象的起源,大型壟斷企業對個體生產者和小企業的剝削的本質等問題,在西方經濟學界曾經掀起一股強烈的熱潮。這對我們新一代中國人探索新社會主義也具有極其重要的參考價值。

一、二元體係的含義

加爾布雷思作為美國新製度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認為把經濟學分為宏觀和微觀是一種不幸,把資源配置與利用作為研究對象是一種錯誤。他堅持以“公共目標”作為衡量一切的標準,以製度作為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從製度經濟學的角度來分析現代資本主義社會,並且以此提出了二元體係理論。加爾布雷思認為現代資本主義經濟不是單一的模式,而是包括兩個既有聯係又有區別的“二元體係”模式。一個稱之為“計劃體係”,它是由一千家左右大公司組成的有組織的經濟,實行計劃生產和計劃銷售。在計劃體係範圍內,權力掌握在技術和管理人員手中,公司追求的主要目標不是利潤最大化,而是公司的穩定發展,大企業控製著市場和價格。另一個稱之為“市場體係”,它由一千二百萬家分散的小企業、農場、個體生產者組成,完全聽任於市場。在市場體係範圍內,所有者仍然掌握著權力,追求最大限度利潤仍然是企業的主要目標,占主要地位的仍然是消費者主權。因此,加爾布雷思認為計劃體係和市場體係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經濟模式,現代經濟中包含了這兩種模式,他把這兩種模式稱為“二元體係”。

二、二元體係的關係

當前美國經濟社會中的基本衝突是組成計劃體係的一千家大公司和組成市場體係的一千二百萬家小企業、農場和個體生產者之間的對立。簡而言之,就是計劃體係和市場體係之間的對立。計劃體係和市場體係在經濟社會活動中相互聯係、相互依賴,並且他們之間不斷發生著交換關係。市場體係所使用的機器設備、燃料、通訊設備、交通運輸等都是由計劃體係提供的,市場體係所需要的消費品和勞務中的一大部分也是由計劃體係提供的。同時,市場體係也提供給計劃體係所需要的農產品等。但是在這種交換關係中,二元體係所擁有的權力和地位是不平等的,市場體係在向計劃體係購買產品時不得不按照計劃體係所規定的價格,而在向計劃體係出賣自己的產品時,也要按照計劃體係所給出的價格。兩個體係在交換過程中的權力和地位不平等,必然造成收入不平等。計劃體係的參與者得到大部分收入,而市場體係的參與者隻能得到微乎其微的收入。計劃體係中的壟斷大企業正在對市場體係中的中小企業進行剝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