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米-17直升機
米-17原稱米-8MT,1981年參加巴黎國際航展時才叫響新名。米-8MT采用TB3-117MT發動機,1977年開始批量生產。在阿富汗戰爭中,米-8MT平均出勤率達90%,執行任務的可靠性概率達975%。在多山的阿富汗,米-8MT載著機降分隊機動靈活地避開許多山間火力點選定一個相對安全的機降處。
它常常是隻讓前輪或主輪著地,然後放下繩梯實施機降。這已經成了世界直升機戰史的一個經典畫麵。米-8MT積累了在惡劣條件下提升作戰效能和生存力的經驗。它是世界公認的耐用性高、可靠性高和通用性高的中型多用途直升機。米-17就是在這樣高起點的基礎上不斷改進,持續獲得新的發展。
米-17最突出的發展特點是適應性強、用途性廣。在米-17軍用、民用基本型的基礎上,根據用戶不同的功能環境要求發展出繁多的改進型別。無論在-45℃的冰川雪野,還是在55℃的酷熱沙漠,也不管是海拔4000米的高原,還是在鬥風蹈海的艦船,人們都能看到米-17的身影。
從結構設計上看,它以米-17運輸型為基本型,通過加裝不同的任務模塊改裝成不同型別的米-17,諸如戰術運輸型、空中突擊型、醫療救護型、電子戰型、警用型、通信型和指揮型等近百種。米-17是世界改裝型號最多的中型直升機。
不斷采用成熟的新技術也是米-17改進型發展的重要特點。米-17B裝置了TB3-117BM高空
發動機,這使它能在海拔3000~4000米的高原上起降,能在6000米高空實施平飛。它裝備了新型氣象雷達和遠距離導航電台,主要防護部位加裝防彈鋼板,油箱內增設泡沫聚氨脂塑料填料保護層,機上增加了武器座架和外掛架。
米-17B爬升率、航程等飛行技術性能和作戰能力都有了顯著提高。米-17B發展出兩個著名的改進型係列,即米-171和米-172。
米-17在遂行戰術運輸和空中突擊作戰任務時,具有多種武器掛裝方案。它的機座兩側掛架上可掛8具
火箭發射器,每具發射器內可裝16枚57毫米火箭彈,共128枚。機身兩側共有6個軍械掛架,總共可掛192枚火箭和4枚“斯瓦特”紅外製導反坦克導彈、6枚“薩格爾”反坦克導彈。
新型米-17將掛載射程更遠些的9M120(AT-9)反坦克導彈和9M39空空導彈。此外,機上還裝置有一挺127毫米機槍和一門23毫米航炮。米-17的武器威力是世界其他同類無人機無法比擬的。
2001年,米-17新的改進型飛出了俄羅斯喀山直升機廠。它采用當今世界先進的渦軸發動機——VK-2500發動機,額定功率比基本型增加了177兆瓦,燃料損耗降低,發動機壽命增加到6000小時。這種高原戰術型多用途米-17能在世界高海拔的地區遂行軍事任務。
它的高溫、高原性能超過了美國UH-60“黑鷹”直升機。空降突擊型米-17左艙門由基本型寬830毫米擴大到125米,另增一個寬830毫米右艙門,並安裝液壓驅動的上下機斜板,使士兵在直升機著陸前即可離機,離機速度由改進前的4分10秒提高到僅15秒,比美國“支奴幹”直升機快1分15秒。
最新型米-17的最大起飛重量較米-8提高了3噸,最大巡航速度提高了35公裏/小時,無地效懸停升限提高了4150米,航程提高了380公裏,這樣高的機動性能已經優於上世紀90年代出世的世界先進的歐洲NH90通用直升機。
近年,在俄羅斯車臣地區,人們看到一種能在夜間巡飛的米-17新改進型。它裝置了夜視儀和前視紅外係統與激光測距儀,可在可視度很差的外部條件下在距地麵40~50米高的超低空飛行。它加裝了ASO-2V曳光彈發射器、L116V主動紅外幹擾器和發動機排氣散熱係統,電子對抗能力和生存力都有明顯增強。
·最大起飛重量13000千克
·空機重量7100千克
·正常起飛重薰11000千克
·最大巡航速度2400千米川、時
·實用升限500米
·無地效懸停高度1760米
·航程(機內油箱、無餘油)495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