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米-8直升機(1 / 1)

蘇聯米-8直升機

米-8多用途直升機(北約代號“河馬”)由米裏莫斯科直升機製造聯合股份公司研製,由喀山飛機製作廠生產,可勝任多種軍事或者民用任務。算上其高級改進型米-14和米-17,米-8係列是世界直升機中生產量最大的家族。

米-8是一種雙發、五葉單旋翼的大型直升機。1964年米-8軍用型及民用型同時開始投產。米-8的軍用型包括米-8T,用於運輸、要人接送、電子戰和偵察;米-8TV武裝型;米-8MPS搜索救援型。

主要型號:

米-8T的動力裝置為兩台克裏莫夫TV2-117渦軸發動機,安裝在機艙頂部。進氣口有防塵裝置,以便在野戰機場起落。機上還有輔助動力裝置,可在主發動機不運轉的情況下向機上設備提供動力。

米-8TV武裝直升機是T型的改型,在機艙內加裝了762毫米機槍,在兩個主起落架上方各加裝了三個武器外掛點,能掛裝S-557毫米火箭發射器。另外還可外掛9M-17P反坦克導彈(北約代號AT-2“耐火箱”)。

米-8MPS是搜索救援改型。在救援中,機組人員可以空投無線電信標標定出救援區域,以便救援人員進行搜索。機上可運載10人,並可以吊掛一個PSN-10救生筏。為勝任海上任務,該機還可在海麵上做30分鍾的漂浮。

米-8AMTSh是武裝型改型。機上安裝了機炮、火箭發射器,以及8枚ATAKA反坦克導彈。

米-8P是客運型號,將軍用型上的圓形舷窗改為方形。機身部分噴塗黑色,以防發動機排氣染汙。該機能運載28名乘客。

米-14是米-8的海軍改型,具有船底型的機身結構,可漂浮在水麵上。米-14包括以下改型:

米-17是米-8的深入改進型號,為提高高海拔高溫性能,采用了更加強大的發動機,於1975年開始服役。北約稱米-17為“河馬”H。蘇聯軍方稱之為米-8MT,米-17是出口型的名稱。

米-17於1981年亮相與巴黎航展,83年出口古巴。實際上蘇軍眾多的米-8MT並非全新生產,而是改裝舊的米-8而來的。如米-8電子戰型改裝後就成為米-17P。

九十年代,喀山工廠開始轉產米裏設計局更先進的機型,如米-38等,米-17的主要生產任務由遠東地區的烏蘭-烏德廠承擔,同時米裏設計局對米-17的發動機、電子設備、可靠性進行了改進,稱為米-171,從1991年開始量產。一些米-171也被稱為米-8AMT。

性能參數:

最大速度:260千米/小時(1000米高度)

機長:1831米

旋翼直徑:2129米

旋翼旋轉麵積:356平方米

起飛重量:11100千克

裝載能力:4000千克(機艙內)3000千克(外掛)

最大速度:250千米/小時(海平麵)220千米/小時(500米高度)

機高:56米

機艙長度:52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