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國人的女性觀(外兩篇)(1 / 2)

中國人的女性觀(外兩篇)

散文空間

作者:周玉寧

中國人的女性觀是個大題目,這裏想說的其實是曆史上中國人對於女性的看法。一般印象中,中國傳統上對於女性的要求是三從四德、德容工止、笑不露齒、足不出戶。中國曆史上,女性有很長一段時間是纏足的,被剝奪了到戶外從事工作勞動的權力,普通勞動婦女多數的勞作也是在家裏織布、燒飯、帶孩子,外麵的世界與大多數的女性無關,所以很多男性歧視女性的用語就是:頭發長見識短。傳統上女性無才便是德便是大多數中國人包括女性在內的女性觀。

隻是事情也有例外,中國人對於女性中的豪傑還是欣賞並讚頌的,比如替父從軍的花木蘭,比如擂鼓退金兵的梁紅玉,比如掛帥出征的穆桂英,比如反清誌士秋瑾,中國人一概欽佩讚頌。就是在愛情關係上,中國人對於大膽追求愛情的白娘子、崔鶯鶯也是充滿了同情的;即使是淪為下賤的妓女,中國人對於那些俠肝義膽的風塵女子趙盼兒、有節操的李香君、柳如是們也不無欣賞與同情,而到了那些才情美女謝道韞、班昭、李清照那裏更是美譽不斷,比如對謝道韞就以詠絮才比喻,不吝美言佳句。所以,中國人對於女性的看法,並不是陷在聞女人裹腳布的猥瑣中,曆來不乏健康、陽光、積極的女性觀。所以,中國古典小說戲曲中的奇女子很多,比如,俠女十三妹;比如,樊梨花,等等。這是說,中國人對於有能力、聰明有才華的女子自古以來就是認可的,並不因為女性整體上較之男性處於弱勢而否認女中英雄。

所以,對於女性來說,要贏得人們的尊重其實還在於自己的作為。如果你是一個沒有什麼特長、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的女性,想要有自己的存在價值,就要有一顆女性的慈悲、關愛之心,可以將女性特有的善良與犧牲施放於別人,這樣既溫暖了別人也照亮了自己,人生的價值也就體現了出來;如果你是一個特別有才華、才能極高的女性,那你一定不要辜負了上天的賜予,不要將自己的聰明才智浪費在無聊的事情上,而是盡可能的發揮自己的才能,為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如果因此而成為傑出女性,那麼,上天所賜予你的才能也算沒有浪費。現實社會中的確有不公、有權色交易,但大多數正直的中國人是承認女性才能的,隻要自己努力,我們心中的陽光雨露就會滋潤我們的人生。女性最令人痛心的,其實是不上進與自甘墮落,隻要女性不為貪慕虛榮而去當二奶、當小三,不為因為境遇的苦厄而淪入風塵,自尊自重,以自己的誠實勞動、善良正直謀取自己的生存權,大多數的國人還是會尊重的。

員工滿地爬

前不久在網上看到一幅照片,畫麵上是某個商貿公司的一群員工跪在地上爬著轉圈,據說,這是公司訓練員工的新方法。這幅照片,看了實在令人心酸,為了一個飯碗,員工就要跪在地上滿地爬,這實在有些法西斯的味道,也不知道這些老板出於什麼心理要如此折磨自己的員工,僅僅因為有點錢有點權就可以罔顧他人的尊嚴?如果是為了打擊員工的自尊以達到令其聽話、好指揮的目的,這一方法是否很過分?

當下的中國,經濟確實在高速發展,但整個社會結構也在發生著劇烈的變化,貧富差距已在社會各階層中形成了巨大的鴻溝,普通的民眾要扛著高房價、高醫療費用、教育資源的極端不均衡、通脹等等壓力,大學畢業等於失業,謀一個飯碗極其的不易,老百姓的痛苦指數其實還是很高。而稍微有一些資源、稍微有一些權力、稍微有一些錢勢的人,往往感覺良好、頤指氣使,很多社會矛盾由此產生。而平民子弟的上升途徑越來越窄,好的職位、好的上升路徑都被有權有勢的官二代、富二代占領,社會財富與權力正在向權勢階層積聚,普通百姓向往美好的夢想都被現實的殘酷擊碎。普通人好不容易有了一份工作,薪金的上漲卻趕不上物價、房價、教育、醫療費用的上漲,改革是創造了巨大的財富,可是普通百姓分享到的卻是那麼微薄。報紙上已經不止一次報道了這樣的事件,開發商為了土地強拆民宅不惜將攔阻的戶主當場碾死,而我們的煤礦事故總是接二連三,高速發展的代價是GDP帶血,百姓痛苦指數上升。

當下的中國,從自然生態到社會生態都已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我們生活的環境已不複“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的清雅,也不複“醉裏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的和諧了。人與人的關係已經到了無緣無故就被打擊報複的程度,網曝一位大爺因為走路像領導,就無端被鄰居暴打一頓,很多衝突僅僅因為誰看誰不順眼,就造成血案,包括公職人員在內的打架互傷已經造成了很多的悲劇,人心的暴戾與脆弱,在當下比任何時候都集中。不順心了可以火燒,造成無數無辜生命的被剝奪活著的權力;不順心了可以槍擊,不少身家過億的老板也逃不脫悲劇;領導不順心了更可怕,那就是部下的末路。生態環境被破壞了,也許能通過環境治理恢複,而人的心態環境被破壞了,恢複起來就不是一帶兩代的事了。可悲的社會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