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日,王景仁分兵於野河之上位於晉、鎮、定大營側麵搭建浮橋,欲迂回夾擊聯軍。晉軍俘獲梁兵詰之,知梁果然多造浮橋,晉王謂對德威曰:“果如公言。”是日,拔營,退保高邑。
柏鄉城裏不儲草料,戰馬無以為食,病餓交加,梁兵出城割芻(草),周德威以遊軍抄之。梁軍不出,胡騎環梁營馳射而詬(辱罵)之。梁帥王景仁乃淮將新入,未為梁建功立業,未樹軍威,隻屬下將士見他一昧按兵不動,很是不解。
梁乾化元年(公元911年)正月初二,周德威與別將史建瑭、李嗣源將精騎三千壓梁壘門高聲詬罵,梁將士難忍晉人汙言穢語挑釁,見主帥不為所動,皆焦躁不已,一時軍情洶湧,韓勍、李思安亦按耐不住,王景仁無法節製,遂披甲上陣,與韓勍悉眾而出。周德威見成功引出梁軍,且戰且退,將兵轉戰至離柏鄉三十餘裏的高邑南,李存璋以步兵陳於野河之上。梁軍橫亙數裏,竟前奪橋,鎮、定步兵禦之,勢不能支。晉王謂匡衛都指揮使李建及曰:“如賊過橋,則勢不可遏,卿計若何?”李建及選健卒二百人,援槍大噪,力戰而卻之。
李建及、許州人,少事李罕之,從為義子,有膽氣,慷慨不群,臨陣鞠旅,意氣橫壯。
晉王登高丘以望,謂左右曰:“梁軍爭進而囂,我兵整而靜,我必勝!”戰鬥從早至午,未分勝負。晉王謂對德威曰:“賊與我膠著,勢不可離,我之興亡,在此一舉,我為公先登(我為你先衝),公可繼之(你隨後)。”周德威叩馬(拉住馬韁繩)而諫曰:“觀梁兵之勢,可以勞逸製之(可以以逸待勞製服他們),未易以力勝也。彼去營三十餘裏,雖挾糗糧(幹糧),亦不暇食,日之後(日落之後),饑渴內迫,矢刃外交,士卒勞困,必有退誌,當是時,我以精騎乘之,必大捷。於今未可也(現在還不是時候)。”晉王乃止。
時梁的魏博、滑州之兵陳於東,宋、汴之兵陳於西。至晡(傍晚),梁軍未食,饑渴難耐,士無鬥誌,王景仁引兵稍卻,周德威見動疾呼:“梁兵走矣!”晉兵大噪爭進。魏、滑之兵聞訊先退,李嗣源率眾噪於西陳之前曰:“東陳已走,爾何久留!”宋、汴之兵互相驚怖,大潰。李存璋引兵乘之呼曰:“梁人亦吾人,父兄子弟餉軍者勿殺(父兄子弟運軍糧的人不殺)。”於是梁軍戰士悉解甲投兵而棄之,囂聲轟天動地。趙人正以深、冀二州被梁侵占而深恨,見梁兵繳械,不顧剽掠(搶奪東西),但奮刃追殺,梁之龍驤、神捷精兵幾乎全軍覆滅,野河至柏鄉,僵屍蔽地,王景仁、韓勍、李思安僅以數十騎逃得生命,河朔大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