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戰略篇(十)(3 / 3)

“樂觀牌”線帽

高四的冬天,到處都充斥著枯燥、煩鬱、挫折以及無奈等悲觀情緒。悲觀隻能迷亂我們的步伐,樂觀才能產生無窮的戰鬥力。因此,每個高四生都應該有一頂“樂觀線帽”,樂觀、從容地麵對高四之冬發生的一切。

“堅韌牌”圍巾

在大家的印象裏,圍巾屬於裝飾性大於實用性的可有可無的飾品,但小編今天推薦的“堅韌牌圍巾”卻是名副其實高四過冬的必備品。堅韌對於高四人來說,就是“紮緊風口”的那一係,就是對信念的一種堅持。有了堅韌,再微小的理想也有成功的理由;有了堅韌,再淒寒的冬天也有溫暖的火光。用“堅韌牌”圍巾,溫暖高四的冬天!

“夢想牌”外套

在這個夢想被過度解讀的時代,夢想一詞已被太多人提及,甚至是很多人都不屑再問的陳詞濫調。但今天,我們還要誠懇地推薦這款由夢想織成的外套。因為在高四之冬,會有太多的不如意,隻有夢想,才可以讓我們堅持到底;隻有夢想,才可以讓我們心甘情願忍受那麼多風霜雪雨的侵襲。夢想不是一個虛詞,而是一種信念,穿上由夢想織成的外衣,我們便有了一雙隱形的翅膀,飛過高四之冬,飛過冰冷絕望,飛抵夢想開花的天堂!

自我定位盡量準

自我定位是指根據自身條件與競爭力,進行綜合估測,判斷自己所在的大概位置。

有的考生,隻根據自己的平時成績和在本校的大致排名,在填報誌願時或妄自菲薄或妄自尊大,這與填報誌願的基本方法——“綜合估測”法是不相符合的。因為高校招生是以省級單位來劃定的,所以你需要考慮你在全省(自治區、直轄市)全體考生中的大體位置;你還要全麵分析各高校在本省的招生總數、曆屆招生狀況、個人的誌向和特長、基礎學科和相關科目成績、身體素質、錄取幾率等。在選擇學校和專業誌願時,一定要綜合考慮各方麵因素,揚長避短,實事求是地選定自己的爭取點、立足點和確保點。

由於高校招生原則之一是以文化考核為主,錄取辦法是從高分到低分依次錄取,所以在“綜合估測”中,對高考成績及你在全省(自治區、市)所處位置的估測始終處於關鍵和核心地位。部分同學隻著眼於平時考試成績的原始分,並由此估測高考成績的原始分,還簡單地把它和上年高校的錄取分數相對照。此種“估分填誌願”是片麵的、不利的。你要明白,曆年高考試題的難易程度是不一樣的,加上臨場發揮,使高考成績與平時成績有較大區別;曆屆高考成績之間的原始分並不等值,不具可比性。

因此,被高校錄取的有效條件就是你的個人成績、你在全省報考同一高校同一專業的考生群體中的排名。前麵已經提到過成績排位的簡易推算方法,對考前填報誌願的考生不妨參考使用。而在高考後成績公布前填報誌願,考生可以根據標準答案估算出成績。在成績公布之後填報誌願,若是使用標準分,考生擁有標準分的知識,就可以準確地知道自己的相對位置;若是使用原始分,考生擁有分段統計表,也可以清楚大概的位次。

這裏有一個簡易的自我評估方法,就是把臨高考前的三次模擬考試成績看作考生的基本實力,並以此判斷自己在學校的排列名次,首先可了解本校近三年的錄取率,考慮本屆考生與往屆水平有無明顯變化,如果:考上本一的占10%;考上本二的為25%,考上專科的占30%。又假定某學生近三次模擬考中成績在全校200名中占20名,則其排名百分比為15%,可見該生上一本的可能性不大,上二本的競爭力很強。

根據經驗,“綜合估測”法可采取如下措施:第一,綜合分析曆次重要考試的成績,尤其是模擬考試成績,比較平時試題與高考試題的差距,估測自己高考的大致成績(各科分數和總分)。第二,綜合分析你在本班、本校、本縣(市、區)及全省考生中所處的位置及發展變化情況,比較本屆考生和上幾屆考生的成績狀況,確立一個參照點,就可大致測算出自己在考生總數中的位置。第三,綜合分析你的IQ和EQ,預測你在高考中獲得的最佳狀態分數和最差狀態分數。第四,綜合分析你心目中理想的高校最近兩年在本省的錄取分數、錄取人數、投檔線,估測你在本屆考生中的實力、機遇。實踐證明,“綜合估測”法是目前最佳的誌願填報法。

自我認知測試

每個人的興趣、愛好、價值觀、個性等方麵的差異很大,喜歡或適合從事的職業各不相同,在高考選擇專業時也同樣如此,所以,我們需要理性地進行選擇,了解自我,了解外界,也就是,在“知己知彼”的情況下,報考適合自己的專業。

從了解自我的角度來說,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需要考慮自身哪些方麵的因素呢?

首先,要了解自己的興趣。興趣是指一個人力求認識、掌握某種事物並經常參與該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具有關專家研究表明,如果一個人對某種工作有興趣,他能發揮其全部才能的80%~90%,並且能長時間保持高效率而不知疲憊。相反,如果他對某種工作沒有興趣,則隻能發揮全部才能的20%~30%,還容易精疲力竭。而具體在進行專業選擇時,對於自己興趣的考查,主要看當前潛在的職業興趣和對各門學科的學科興趣。

其次,要認識自己的性格,澄清自己的職業價值觀。

性格對專業選擇的影響,相對來說不起主要作用,但是,在選擇專業之前對自己的性格有所了解,對今後選擇和專業有關的職業是很有必要的。很多職業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征。例如有的經常變化、要求創新(如記者、演員、作家),有的嚴謹、穩定、反複重複(如會計、編輯、化驗);有的要求獨立(如醫生、教師、外交家、管理人員)等等,考生和家長在報考誌願時一定要考慮這些因素。

職業價值觀在選擇專業時是個較為複雜的因素,它既受社會文化環境、性別和年齡等方麵的影響,又受個人的個性、興趣等內在的影響。一般說來,職業價值觀與理想基本是一致的,但無論是以什麼專業作為理想專業的人,職業價值體係中均應以充分體現自己的興趣,發揮個人能力及個性為第一位,然後,再考慮一些外在因素,如這個專業將來對應職業的工資、社會地位、穩定性等。在進行專業選擇時,考生家庭中的成員最好就這個方麵的問題進行認真的討論,澄清個人和家庭的核心職業價值觀是什麼,再作出專業和將來的職業選擇。

還有一點就是能力的問題,很多考生很關心自己的能力水平能否達到專業學習的要求。那麼,我們先來了解了解能力。能力可以分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注意力、思維力、想像力等,它是人們從事一切需要一定智力水平活動的必要條件。特殊能力是在特殊活動中發生作用的能力,如繪畫、作曲等。可見,個人能力與專業的關係是相當密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