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戰略篇(九)(1 / 3)

心理戰略篇(九)

初入考場需冷靜

考試必須不打無準備之“仗”。隻有考前準備充分,才能滿懷信心地走向考場,去贏得競爭的勝利。

在應試環境裏,僅有平時的優良學習是不夠的,還要能夠適應大大小小的一關又一關的考試。就是說不但要會學習,而且要會考試。作為學生的你不僅要做一名學習的強者,而且還要做一名考試競技場上的贏家。

狀元經驗:考成狀態直接影響著你的成績

陳鑫:2001年北京市高考理科狀元

終於等到高考了。這時,你不僅要控製好自己的情緒,迅速冷靜下來,同時還要充分地利用進入考場後正式答題前這段寶貴時間。

有人說,高考考場是“七分實力,三分狀態”,有一定道理,相同水平的學生,由於狀態的好壞考出的成績有時會有天地之別。一般來說,考生在考場上的情緒有三種:一種是過分緊張,一種是滿不在乎,還有一種是保持著適當的緊張度。前兩者都不足取,不但不能考出好成績,相反會由於情緒問題,連原來的正常水平都發揮不出來。隻有第三種考場情緒才是正常的,這樣的考生信心十足,平心靜氣,精力集中,思維敏銳,答題準確。

在考場上,要想達到陳鑫所說的這種情緒狀態,必須要認真做好以下幾點。

1.穩定好情緒,避免惡性刺激。考前當夜充足保持睡眠是十分重要的。許多考生想抓住這“黃金時間”多複習一會,殊不知,考試前夜用犧牲睡眠時間去複習是得不償失的。如果精神不振,心裏就會覺得不踏實,到時想控製都很難。隻有讓腦細胞有機會補充能量,才能在考場上馳騁無阻。

2.到考場時間不宜過早或過晚。一般在考前15~20分鍾為宜。太早了,與各種幹擾因素接觸極易破壞良好的心理感覺;太晚了,來不及將行走後的運動感消除,拿到考卷後往往會出現急促或慌張的感覺,開場不利會影響整場考試的局麵。

3.緩行忌談。在去考場的路上,行走速度要慢,快了會導致慌亂的感覺,從而使情緒緊張。進考場前,不要與同學談論題目,因為,在討論交談中往往會發現自己尚有某些沒弄懂的地方,其結果是立即緊張起來,原來胸有成竹的感覺一掃而光。以一題之小得換心理情緒之大失,是不值得的。

總之,在進考場之前,隻要你做到穩定情緒,從容麵對,起碼能保證在考試時正常發揮出應有水平。

在進入考場到老師發卷之前的這段時間,可能是考生感覺最漫長難熬的,這段時間應該做些什麼呢?

做好考前“心靈操”

在提前15分鍾進入考場後,要先看一看教室四周,熟悉一下陌生的環境。坐在座位上,盡快進入角色;不要再考慮成敗得失;調整一下迎戰姿態:文具擺好,眼鏡摘下擦一擦。把這些動作權當考前穩定情緒的“心靈體操”。提醒自己做到“四心”:一是保持“靜心”,二是增強“信心”,三是做題“專心”,四是考試“細心”。

在進入考場後等待發卷的這段時間裏,考生如果心理高度緊張,不妨做做考場鎮靜操。

1.間斷性地閉上眼睛;然後舒適地做做深呼吸。讓氣流慢慢地呼出,呼氣時,要對自己說“放……鬆”,而且要感到那種緊張感正隨著呼氣從身體中流出。

2.做深呼吸時,要讓雙臂和雙手在身體兩側擺動。要感到流人手掌的血的溫暖,想象到那種緊張感正順著你的手指尖流出。;

3.活動一下手指肌肉,促使血液循環。

4.輕輕地變換身體位置,以便讓血液流向腋部和後背。注意,要慢慢輕輕地挪動位置,免得影響別人。

5.伸展雙臂、雙腿和腰、背。

6.整個呼吸、搖擺、活動、變換位置、伸展,再次呼吸等這些過程,可以在j十秒或更短一些的時問裏完成。從階段性的放鬆休息中所獲得的效益,可以使時間的投入更有價值。

可見,考場上等待發卷的這段時間雖短,但如果利用好了,對你後麵的考試將會有很大的幫助。

慢看輕讀,客觀思維

試卷發下來之後,有些考生為了節省時間,就急著做題,其實,這犯了考場大忌。

試卷發下來時,不要急著做題,首先檢查頁數是否齊全,有問題要立刻向監考老師反映。

高考出題水平高,但也不乏一些文字遊戲。做題時不要急躁,審題是關鍵。一定要認真讀題目的每一個字,弄清出題人的真正意向何在,千萬不要想當然,沒讀完就開始做。每題最好認真看清已知條件,即使時間再緊張,看清題目也是至關重要的,否則必會造成不應有的失誤。例如“不”字的存在與否有可能會使答案完全相反。有多少做題高手就是在審題這一步上跌得頭破血流,甚至遺恨終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