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鑫說得非常有道理,考試最忌急躁。考生拿到試卷以後,若發現試卷有重印、漏印或字跡不清現象,應立即向監考老師報告,及時調換清晰完整的試卷。如不小心損壞了試卷或答題卡,也應立即向監考老師報告,調換備用試卷或答題長。調換後,不要急於答題,首先應按最初的要求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寫上(填上)姓名、考號,最後再認真核對一遍,以防漏填、錯填或錯寫、漏寫。
然後,應在答題之前先看試卷前麵的說明和要求,並把試卷從頭到尾瀏覽一遍,了解試卷結構、題量、題型、難度、分值等等,做到心中有數,沉著應戰。
審題錯誤曆來是考生丟分的一個重要原因。如何避免審錯題呢?有8個字可供參考,即“慢看輕讀,客觀思維”——隻看容易出錯,讀出來就不容易出錯了,當然,最好是不出聲的默讀;遇到自己做過或似曾相識的題,切莫麻痹大意,不能草草地看完題目之後就想當然地“依葫蘆畫瓢”,而應“咬文嚼字”,推敲題意,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在這裏,需要向廣大考生重申的是:考場之戰,是知識技巧之戰,更是心態之戰。心態就是前提,就是分數。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投入到備考狀態,就成為了決定考試成績的重要因素。
怎樣應對高考怯場
一位考生在高考考數學的時候,碰到一道平時經常見的題卻突然做不出來了,他的思路好像突然中斷了,心裏非常著急,滿臉漲得通紅。而且越是著急,他就越是什麼也想不起來,後來隻覺得頭部像炸裂了一樣,心跳呼吸加快,有一種窒息的感覺,沒有考完就被送到醫務室。
上麵這位考生的這種情況,屬於嚴重怯場的一個典型例子。那麼,什麼叫怯場呢?心理學上把因臨場情緒激動而造成回憶、思考發生障礙的心理現象稱為怯場。
一般的怯場表現為臨場情緒緊張、麵紅耳赤、心慌、出汗以及回憶和思考出現不同程度的困難。嚴重的怯場也叫暈場,會大大影響考試,甚至中斷考試。
考試時怯場與暈場其實都是考試焦慮症的一種表現。考生因考試環境的影響(包括試題的題量與難度、考場的氣氛、監考人員的態度)可能產生種種心理不適,如果是輕、中度怯場的症狀,隻要做到心平氣和、冷靜麵對,一般不會造成嚴重後果,大部分考生都會順利通過高考。但每年高考,都會有一些考生因考試時出現意外情況而名落孫山。所以,考生妥善調整考場心態,直接關係考試能否順利進行,並影響考試結果。
分析怯場的原因
首先,怯場往往與學習基礎較差、學習信心不足有關。由於對考試的成功期望過高,或者極怕出現由於失敗而產生的不良後果,心理上承受著巨大的壓力,神經係統對刺激的耐受力差,尤其是那些嬌生慣養、順利慣了的學生,那些在考前開夜車、過度勞累的學生,往往神經係統更加脆弱,經受不起強烈的刺激。
其次,考場上出現了意外情況,而對這些意外毫無思想準備。例如,突然發現看錯了題,少做了題;檢查時發現了不少差錯;身體出現了點毛病;因遲到耽誤了考試時間等,這些意外都會成為惡性刺激。
最後,這些刺激都通過對考試成敗的誇大認識而起著惡性循環的作用,使緊張情緒愈演愈烈,直到出現怯場現象。
根據怯場原因找措施
就上述原因看,應該采取一些積極的措施,調整心態,預防怯場,此外,學生考試時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要正確認識考試的意義,尤其是在考場上不要去想考試成敗會帶來什麼結果,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解題的積極行動上。
2.拿到卷子後,把答題前應做的事做好。把要求的格式看清楚。大致分配一下時間,要有做大題和寫作文的工夫,最好富餘一點。
3.答題最好先易後難,會做的先做出來,這樣可以增加喜悅和信心。書寫要工整,不能龍飛鳳舞。改卷老師不認識你的字,答得再好也白費,到頭來吃虧的是學生自己。
4.注意審題。問什麼,答什麼;要求什麼,寫什麼。有的學生都做一大半了,才發現文不對題,這個時間是賠不起的,後麵的題做不完幹著急。
5.防止慌亂。心浮起來,這道題寫兩筆,那道題做兩步,都沒做出答案來。考前要估計自己的水平,如果平時成績較差,就以做基礎題為主,成績中等的以基礎題和中等或中等偏上一點的題為主,成績好的要計算好時間,把題答完、答好,萬不可前鬆後緊,貽誤時機。
6.遇到意外情況要積極補救。遇到難題不要急躁,而要冷靜、沉著地對待。有的學生遇到難題做不出來,心裏就想:“我做不出來,別人大概也做不出來。”“這道題做不出來,努力把別的題做出來。”“這門沒考好,爭取把下幾門考好。”“這次考試,就作為一次考試的練習吧!”這樣一想,就會冷靜得多,題目反倒做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