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戰略篇(八)(1 / 2)

心理戰略篇(八)

淡化目標,輕鬆上陣

目標是希望,目標是前進的方向,從小目標到大目標,從近期目標到遠期目標,目標意識已經伴隨學生和家長十二年了。到了高考前夕,這個目標意識必須淡化。如果過分強調,則會加重學生的心理負擔,結果可能適得其反。因此,高考前夕,家長和學生應盡量少提及目標,不要規定自己必須考多少分,必須考上什麼大學。淡化目標意識,減輕思想壓力,放下包袱,輕鬆上陣,將有利於考試時的正常發揮。

進入適度緊張狀態

緊張未必就是壞事,適度的緊張、焦慮,可使大腦警醒水平提高、興奮性增強,意識的清晰度、注意力的集中性等均有提高。在考試之前,適度緊張將有利於提高學習效率,增強記憶力,能提高個人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如運動員比賽之前,心理適度緊張,心跳加快,血管收縮,調動身體的潛能,有利於發揮出好的成績。適度緊張還能使自己身體處於戒備狀態,使疾病難以發生和擴展。我們常常發現在緊張工作、學習時不生病,任務完成鬆弛下來之後卻容易生病,就是這個道理。

作為考生,一方麵要樹立信心,力爭使自己在考前複習充分,在考場上發揮出最高水平,另一方麵要心情愉悅、情緒穩定,輕鬆走進考場。這裏,向大家介紹幾種減輕考前過度緊張的方法。

1、谘詢法。對學習中的難點要及時找人求教,千萬不要自己苦鑽牛角尖。心理上有了障礙也要及時通過心理谘詢加以排除,理順心氣,或把緊張的感受告訴親密的人,在交談中緩解緊張情緒。

2、放鬆法。出現緊張情緒時可以通過聽輕鬆的音樂或專門的放鬆療法磁帶,調節一下情緒後再繼續複習。緊張時多做深呼吸,或用右手大拇指按摩左手腕內關穴,也可消除緊張。洗澡時可自我暗示:緊張已被水衝洗掉了。

3、運動法。暫時放下沉重的學習負擔,適當運動,忘記一切不快,呼吸新鮮空氣,欣賞室外風景,和家人溝通思想,這樣可以充分調節自己長期緊張而疲勞的身心,對於學習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輪換法。根據自己的個性特征製定複習計劃,在時間長短、學科輪換等方麵合理安排,使自己保持在興奮狀態下有效地進行複習。

5、遺忘法。對與應考無關而又難以忘記的事情,可向朋友或麵對鏡子宣泄一番,然後遺忘掉,留下積極的應考情緒專心複習。

高考一年一度,這是每個高中畢業生的一次難得的人生經曆。現在的高考其實已經不是以前意義上的擠獨木橋了,而是條條大路通羅馬。高考之後,每個人還有很長的人生之路要走,隻要學生們卸下沉重的包袱,保持良好的心態,邁開輕鬆的步履,充滿自信地走向考場,這條人生之路一定能走穩、走好。

不要草率對待考前焦慮

在現今的學校中,考試頻繁,小考、大考不斷,應該說,每一個學生都是久經考場的老將。盡管如此,仍會有不少學生一到考試前就焦慮不安,從而影響了考試成績。

下麵我們來看下考試焦慮有哪些表現:

考試焦慮的表現各種各樣,因人而異。有的學生表現為考試前不想吃東西,食欲不好,胃不舒服;有的學生表現為考試前頭痛,頭腦暈暈乎乎;有的學生表現為考試前睡不好覺;有的學生表現為答題時手在哆嗦,雙腿打戰;有的學生表現為考試時渾身大汗;有的學生表現為考試前或考試中心跳加快;有的學生表現為考試前坐立不安;有的學生表現為考試前提不起精神來;有的學生表現為考試前總想考不好怎麼辦;有的學生表現為一聽說考試就想起過去考試失敗的情景;有的學生表現為考試前記憶力下降,思維遲鈍。

考試特別是期中考試、期末考試、中考、高考,是學習生活中的大事,在某種程度上關係著學生的前途。學生對考試產生的一些緊張反應是不可避免的。

據心理學家的研究,學生對考試產生中等強度的焦慮是有益處的。它能調動學生的注意力、記憶力、思維能力;能充分調動與發揮學生的智力效應;能鍛煉學生克服困難的精神。

而高度考試焦慮對身心健康、對智力效應、對考試成績卻是有負麵影響的。

曹棟:2002年甘肅省天水市高考總分狀元

曹棟認為,高考期間難免會有緊張這種感覺,這並不奇怪,因為每個人在考試時均會有緊張感,緊張感過重,會影響水平的正常發揮,這是考試中忌諱的。但是如何才能擺脫這種緊張感,發揮出自己的真實水平呢?我個人認為有三點可以幫助我們成功。

第一點從試卷的角度出發,我們應當明確,試題並非以答案為目的,答案僅說明你的整個計算沒有太多的錯誤,但是答案不對也不是說明你一分不得,因為高考中的題目(大題)是按步驟給分,實在做不出來,你可以往上麵寫一些公式,做最壞的打算,但是也不會得零分,能寫多少寫多少。說不定僅會扣它個答案分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