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戰略篇(七)(1 / 3)

心理戰略篇(七)

怎樣度過高考前最後一天

曹紅靜:清華大學數學係

高考成功與否,一半靠實力,一半靠心態。有實力的並不一定就是最後的贏家,實力略遜者也並非一定就是輸家,可見心理因素在高考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對大量的高考成績優秀者的調查研究表明,會調節心態在應試心理作用中居第一位,而其關鍵就是以平常心對待高考。

考前最後一天,應和平時一樣,萬萬不能搞出什麼新花樣,比如大玩、大睡、大喜、大悲什麼的。另外,為了防止意外情況的發生,考試前一天不要參加動作較為劇烈、體能消耗比較大的體育活動,同時不要去離家太遠的地方,還要進行適當的放鬆和休息。

考前最後一天的平穩過渡是保證水平發揮的重要條件。

(1)適當複習,重在把握知識體係

考前最後一天,仍舊在做大量的題或是索性什麼也不做都是不合理的。過多做題不僅會使人更加疲倦,而且若遇到難題還會降低自信心,增加緊張和焦慮。在這一天裏,複習一些基礎的知識要點,把知識體係再次梳理一遍:看看以前做過的模擬試卷,檢查到底在什麼地方容易出錯;把出錯的題揀幾道做一做;想一想簡單的問題,使大腦處於一種較活躍、清醒的狀態,但量不宜大,時間不宜長。一般的,上午、或下午有兩個小時的複習便足夠了。也可以讀一些報紙雜誌、看看電視,在放鬆情緒的同時豐富知識,也許還能為第二天的作文開闊思路。

(2)對自己要有恰如其的評估

要恰如其分地作出自我估計:一般來說,信心是建立在平時的學習基礎上的。但這不等於學習好的考生就一定信心百倍,學習差的學生就一定沒有信心。在一定條件下,積極狀態和消極狀態會相互轉化。這裏有個正確估價自己的問題。往往有這種情形,一些考生平時學習較好,但是,他們卻低估了自己,考前總想著試題會如何難,結果陷人了過度興奮狀態;還有的考生,盲目樂觀,看起來他們的心理狀態是積極的,然而,一遇挫折,情緒就一落千丈,從積極變為消極。

因此正確估價自己是很重要的。考生應該做到有自知之明,對自我評價恰到好處使自己經常處於自信而不自滿、自尊而不自負、自善而不自棄的良好心理狀態。這樣你就能從容應對考試中可能出現的各種複雜情況。此外,每個考生都要根據自己的學業水平選報誌願,誌願填報合適與否、對自己能否樹立信心,關係很大。

(3)消除私心雜念,輕裝上陣

常聽到有的同學說考試怯場,一進考場就緊張,害怕,心裏沒有底。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應該本著一分為二的觀點辨證地對待,考試也是如此。上級挑選人才的考試,對我們來說是自我推銷人才。參加考試恰恰是展示自己的才華、參與市場競爭的大好時機。這樣的機會難得,必須充分利用,不能前怕狼後怕虎,要滿懷信心地參加考試。如果你能在這樣的思想指導下參加考試,緊張、害怕的心情也就自然消除了。

(4)避免過量的體育活動

考前的一天不要參加動作較為激烈、體能消耗比較大的體育活動。雖然散步、體育比賽可以減輕緊張感,但是同時也會消耗大量的體力,這就會導致大腦的疲勞和遲鈍,也是不利的。適當的放鬆和休息應是考前最後一天的主要任務。

(5)準備好考試用具

充分做好考前的各項物質準備工作,可以避免與考試無關的刺激引起的情緒波動,保證考試過程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