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戰略篇(六)(2 / 3)

那時我上小學四年級,參加區裏的田徑賽。我是100米參賽選手中最矮的一個,而且站在我旁邊的是上屆區第一。我的腿開始發軟,越發覺得對手的強大和自己的弱小。結果可想而知——我不僅沒有跑過那個第一,而且連平時速度不如我的同學也沒跑過。所以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老師的話似強心劑注入我的內心,也許是我把失敗看大了,把對手看得太強了,而貶低了自己的能力。回家的路上,我不停地反思,突然間對麵騎車人胸前的一行字映入眼簾:“JustDoIt!”我如獲至寶,似乎抓住了數十天來陷入泥潭的救命稻草。飛車回家,我立刻把這條標語加上幾個卡通形像貼在牆上。清晨一覺醒來,它告訴我忘掉昨天的陰雲,抖擻精神迎接今天的太陽;寫字台前困頓時,它激勵我盡快消除疲勞,投入新的戰鬥;失敗時,它告訴我不要被眼前的迷霧嚇倒,要勇於衝出困境尋找柳暗花明之境;成功時,它告誡我不要留戀眼前的榮譽,要永遠向前!向前!

(二)堅定信心

信心是作任何事所必須具備的,對於高考這樣激烈而又嚴酷的競爭來說,沒有信心就意味著戰鬥還未開始,便先犧牲了。

那麼信心從何而來呢?根據我的經驗,首先是給自己準確定位,分析自身實力,認定自己究竟屬於哪一檔學生,是剛剛能上線的,還是可以上重點大學的,是能夠讀一流大學,如清華、北大一類學校,還是讀一般重點大學?這個過程很重要,需要你認真思考和分析,因為高考在即,你屬於哪一檔就基本上不會再變動了。我當時給自己定位也是頗費了一番心思的。按照高一高二的成績,我一直在年級前五十名內,按這個水平考一般重點大學應該沒有問題,但我覺得自己的名次是每學期都在上升,尤其是高三上學期的考試,我進入了年級前十名,於是我認為再經過一段時間的複習,應該能夠保持這個水平並有所提高的,因此,我把目標定在了清華、北大這一水平的學校上。那麼準確定位之後,就一定要相信自己,堅持不懈地朝自己的目標努力,不要受外界於找,不要因為偶然一次小考試沒考好或考得太好就懷疑自己的定位是否準確,波動是一定會有的,但大體來說不會超過你那一檔的範圍。

高考前複習一般是七八個月的時間,在這七八個月裏你會經曆很多事情:兩到三次大的模擬考試,保送、推薦、填誌願,中間還有無數次小型測驗,這些事情一定會對你的信心產生或好或壞的影響。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一定要相信自己,始終持有堅定的信心,才能穩紮穩打,一步一個腳印地前進。

(三)應試心理很重要

信心方麵準備充分了,我們就得談談應試心理了。可以說,在這方麵我體會太深了。高考前,我們學校共進行了四次模擬考試,我的平均成績接近660分,而在高考中我僅考了640分,除了題的難度有所加大外,心理因素起了很大作用。

參加高考時,我每一場開始後十分鍾內都很緊張,而後就平靜下來了。當然,每個參加高考的同學幾乎都會緊張,尤其我報考的是清華大學,一旦失誤,後果將不堪設想,所以我的心理壓力比較大,緊張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心理緊張會給考試帶來不良影響,會讓你思路混亂、計算出錯、塗錯答案,甚至會引起頭腦中的暫時空白,而在嚴酷的高考競爭麵前,這些失誤都可能給考生造成考試失常而導致“名落孫山”或者第一誌願未能實現,留下深深的遺憾。

從我們班的實際情況來看,男生的應試心理普遍好於女生,一些女生盡管成績一直很好,還是緊張,生怕考不好,以致影響了考前休息和考場發揮。從成績來看,男生大部分有提高,而女生大部分下降。

所以,我們的經驗教訓告訴高中朋友們,尤其是高三同學,一定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學習上要做好充分準備,上考場才不慌。在考試臨近的時候更要平心靜氣,樹立自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發揮最高水平,並且要經常走出教室散步、搞些活動放鬆神經,減輕心理壓力。高考前和高考三天,晚上、中午一定要休息,不要再想考試的事,否則會增加緊張情緒,影響發揮,考試中不論遇到什麼不如意的情況,如題不會做,桌子不好等等,都要放平心緒,不要焦躁,想辦法解決。題做不出來跳過去,桌子不好找監考老師幫忙。總之,整個考試過程中要保持平常心,不要被客觀環境影響,爭取發揮正常水平。

(四)給自己的心靈找個平衡的支點

許多人在高三的殘酷競爭中變得冷淡、孤僻,因此高三蒙上了一層陰影。在我印象中高三卻是最充實最快樂的時光。充實是因為我不僅收獲了知識,而且收獲了成熟,懂得了為未來奮鬥的意義,明白了親情、友情在一個人成長路上的作用。

我記得清晨母親為我準備的豐盛、別致的早餐,記得父親每天準時為我錄下的高考複習節目,記得老師在我本子上寫上“我相信你行”的話語,記得一次次的失敗後同桌輕輕地說:“別泄氣!”每當此時我心中總會湧起一股暖流,這種暖流會化成一種力量,激勵我不斷地向夢想飛翔。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我從不吝惜把自習時間用在為老師在黑板上抄題,也樂意犧牲休息時間為同學講題。我會在他們聽懂題後露出的笑容中尋找快樂,同時我也不斷地被他們的精神感動著,並且在與他們溝通中發現自己的不足,以求進步。

一位教育家說過:“(信心+快樂的生活習慣+正常的思維方式)×愉快的學習或工作×合群=成功。”不要孤軍奮戰了吧,把自己融入到集體中去,你會發現高三——其實很美麗!

別讓父母過高的期望成為你高考的負擔

陳元蒙:清華大學化學係

陳元蒙認為,許多父母對自己的孩子期望值都很高,希望他們能考上名牌大學。麵對這樣的期望我們怎樣辦。

對家長來說,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升人高等學校。父母經常過問孩子的學習情況,對孩子的生活無微不至地關照。而且大多數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未能實現的理想、願望能夠在兒女身上實現。作為考生來說,不應該計較父母的語言、態度、方式及方法,更不應該延伸到“如果考不上將會怎麼辦”這樣的問題上。應該理解父母對自己的期望。反之,如果在高考緊張複習階段,做父母的對考生漠不關心、不聞不問,考生的心情恐怕也不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