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戰略篇(五)(3 / 3)

健康的心理素質包括:①胸懷要開闊,心胸要開朗,要有容物容事容人之氣量,凡事要著眼於前方,著眼於大事,不要被小事所糾纏;②處事要心氣平和;③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要做到心情平靜,在成績麵前不自驕,在困難、挫折麵前不氣餒,在激烈的競爭麵前不喪誌,要有一顆平常的心。

六月之旅,學海無涯,經曆的不僅是考場上的驚濤駭浪,更多的是心理上的狂風暴雨。過於單一、明確的目標,好像一隻無形的手扼住咽喉,不能自由呼吸,不能自由感受輕風細雨、藍天白雲。它會變成心靈天秤一端越加越多越重的砝碼,而這架傾斜的天秤隻有靠一次次考試中的阿拉伯數字才能平衡。這種平衡是多麼脆弱,維係它又是多麼艱難!曾經,我就是這樣戰戰兢兢:一次模擬練習中小小的失誤,一聲家長憂慮的歎息,一個老師失望的眼神,在這些麵前,我心理的平衡是如此不堪二擊;我也曾不知所措,甚至悲觀失落。伴我走過這一段艱難心理曆程,並使我最終取勝的是一顆對待高考的平常心。

所謂“平常心”,範仲淹早有言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高考征程漫漫,失敗挫折在所難免,關鍵在於正確對待。隻有輕鬆豁達地接受一時成敗,才能拋下包袱,輕裝前進,迎接最後勝利。如果在高考之前,就已被家長、老師的壓力或是對以前的失利壓得喘不過氣來,又如何能衝過六月的硝煙呢?更何況,人生不是一條單行路,高考隻是其中的一個驛站,小試身手而已,隻要盡吾力,無論結果如何,你都可以答日:可以無悔矣。

要做到以平常心看六月,含笑對高考,關鍵還要有自信心。隻有相信自己的實力與能力,在挫折與失敗來臨時,才不會驚惶失措,最終找到自已.繼續努力的方向。

期望值壓力的動力功能

沒有期望就沒有目標,一分期望一分壓力,百倍的期望則產生幹百倍的動力。

對高三生,沒有明確的期望值,肯定不能取勝於高考;有了明確的期望值,也不一定都能高考成功。其原因很多,比如說學業基礎不紮實,缺乏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心理素質太差,心理承受能力太脆弱等。但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以一種不自信、懷疑或消極的態度來對待期望值,使自己的期望值變成阻礙自己奮鬥、發揮的障礙。

整個高三階段,對於高考,我關心的不是名次的高低,而是我能不能真正考上清華大學,現在當然可以說是做到了。可那時我的確十分害怕考不上清華。我們那裏高考複習十分可怕,上不完的課,做不完的習題與作業。每當我想玩的時候,我就告訴自己,你若不好好複習,考不上清華,明年你還得在這裏再受一年罪,那該多悲慘,對未來不幸的恐懼又能把我的心收回來,安安心心地學習。

競爭壓力的動力疏導

一個人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質就應該做到兩點:在萎靡不振時給自己以壓力,所承受壓力過大時能自我緩解。

高三生的艱苦與磨難,莫過於所有的壓力都鋪天蓋地蜂擁而來。來自社會、學校、家庭、老師、父母、親友各個方麵善意的、愛的壓力,都集中聚焦在六月的高考上,而這些壓力又漫無邊際地竄動於整個高三階段,並實實在在地體現為同學之間的競爭壓力:競爭越大,壓力越大;競爭越激烈,壓力越強勁。

許多高三生,本來是可以衝刺上去的,由於競爭的壓力,結果垮下去了;還有些高三生,本來有很強的學業能力和紮實的基礎,本可以考出好成績,考個好學校,因為怯於競爭,結果敗北了。

時間壓力的動力變換

珍惜時間,必須學會開發時間,創造時間。人生最大的創造就是對時間的創造。而時間壓力,則是創造時間的最好動力。

創造時間的基本方法,一是重視今天,努力於當前,不要把今天的生活內容寄托於明天,而應寄希望於當前的分分秒秒。二是要善於擠,因為時間就像海綿裏的水,隻要肯擠,總是會有的。要在善擠中爭取到“一個月有45天”。三是全麵提高單位時間裏的學習效率。效率刨造的最大財富是時間財富。四是要勞逸結合,請注意:不會休息的人,就不會學習和工作。因為,拚時間的疲勞戰術,隻能是勞其神、耗其形,而無單位時間裏的最佳學習效果。

以上是孫建同學在麵對高考時的感悟和心得,同學們可以有選擇性的借鑒。同學們要時刻提醒自己,麵對高考的壓力,我們不能放棄,不能被壓力壓垮,我們必須麵對它,戰勝它,並轉化為我們努力學習、順利通過高考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