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課與陌生人之間的生存智慧(1 / 3)

第十三課與陌生人之間的生存智慧

西點有這樣一句話:“失敗者與成功者最大的差別如何對待陌生人。”失敗者認為陌生人是危險、是麻煩,他們對待陌生人敬而遠之,保持警戒之心。而成功者則把陌生人看成是資源、是機遇,他們努力去結交陌生人,增加他們的人脈資源,從而增加了自己成功的砝碼。

如何在不喜歡的環境中生存

在社會交往中,我們要麵對各種各樣的環境,而這些環境並不都是我們所喜歡的。人在社會中出現的種種不適應感和煩惱。也大多源於這些環境。怎樣在不同的環境中獲得人脈,是每個人都需要應對的問題之一。當一個人對環境產生厭煩的情緒時,無非是兩種原因:一個是自己的主觀原因,一個是環境的客觀原因。我們無法改變客觀原因,但是隻要能改變我們自己,就能對環境產生更好的適應性。

小丁在剛剛走上工作崗住時很難適應,因為她有一個嚴厲的女上司,不管她的工作做得多麼出色,都被上司挑出很多的錯誤,並加以嚴厲的嗬斥。周圍的同事也難以相處,大家有了難做的工作就相互推諉,有了肥差卻爭得不亦樂乎。公司的分工製度也不是那麼明朗,經常是一個問題出現了,卻找不到負責人,於是新來的員工便成了替罪羊。小丁對這樣的環境感到非常不滿。

剛開始小丁的工作還能進行,時間久了自信心就受到了打擊,工作起來越來越容易出錯,上司的臉色也越來越難看。後來小丁實在是受不了了,感覺上班就像是上刑場一樣難熬,於是她去求助於心理醫生。心理醫生發現她之所以工作越來越差是因為潛意識裏的反叛情緒所致。小丁一直在潛意識裏覺得上司在有意刁難她,非常不公平,因此她就以這樣的方式來對抗上司的做法,於是局麵越來越糟。心理醫生建議小丁在工作中不要過於關注上司與她交流時的態度,而要關注上司所表達的思想內容。因為不管上司的態度是多麼惡劣,她的要求與批評總是有她合理的一麵。隻要努力按照上司的標準去做,就一定可以做出成績來。

於是小丁重新整理了工作的思路,開始用新的麵貌投入到工作中來。漸漸地,她發現原來上司提出的要求都是非常寶貴的經驗之談,以前她隻關注到上司嚴厲的一麵,卻忽略了工作的內容。從此,小丁的蓮作有了很大的進步,到了年底在升職人員名單中,小丁有了一席之位,這都是拜她嚴厲的女上司所賜。可見,在不喜歡的工作環境中隻要轉變一下自身的態度,就能收到不同的結果。

當人走向社會時,麵對自己所不喜歡的環境是十分自然的。我們不要把這個環境當做是一個不可逾越的障礙,而是要當成我們磨煉的機會。其實每個人的身上都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要想改掉這些缺點,借助環境很必要。在一個嚴格的環境中,我們的心智能夠受到鍛煉,我們能夠做到更堅強、更自信、更有耐力。一個人如果始終待在溫室裏是成不了大氣候的,隻有到艱苦的地方去磨煉,人才能夠走向成熟。

派克是個成功的企業經理人,他的兒子安德魯讓他非常頭疼。安德魯從小生活在經濟富足的環境中,缺乏足夠的上進心。雖然他非常聰明,但成績隻停留在中等水平,他自己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對。此外安德魯還非常自大,對身邊的朋友常常使用諷刺挖苦的口氣說話,他的朋友也都因此而疏遠他。派克為此感到焦慮,因為兒子如果按照現在的方式走下去,一定會遇到非常大的失敗打擊。

派克有一個做飲料生意的朋友叫羅伯特,當他知道了派克的情況後對他說:“把你的兒子叫到我這裏來吧,我會讓他在一個暑假裏轉變的。”派克聽後非常高興,就把兒子帶到了朋友的公司。

羅伯特給安德魯安排了一個推銷員的工作,因為他的公司剛好有一個新的飲料品種要上市,需要大量的促銷工作,於是安德魯就加入了這個促銷大軍。他對這行沒有經驗,他的一個同事就幫他在路邊支起一個小攤,把飲料擺到桌子上,對來往的人群大聲吆喝。安德魯看著同事吆喝得很起勁,可是他卻張不開那個口,隻是坐著等是否有人來主動上前詢問,但這樣的人他並沒有碰到一個。所以,接連幾天安德魯一瓶飲料也沒有賣出去。

羅伯特找到安德魯,詢問他的業務情況,安德魯如實回答,並告訴他說這個工作環境完全不適合他,他應該到一個策劃或是管理的部門去發揮一下才能。羅伯特馬上就否決了他的提議,說:“如果你連一個推銷員的工作都做不好的話,在任何一家企業都不會找到飯碗的。現在馬上回到你的崗位上去,做好你的工作。”

安德魯悶悶不樂地回到工作中去,依然沒有什幺進展。一天,爸爸來看望他,見他在街邊的推銷桌後愁眉不展,於是跟他談了一會兒。後來爸爸說他先離開一小會兒,安德魯以為爸爸是跟羅伯特說要他回家的事,沒想到一會兒爸爸回來了,給他買了一個微型小麥克,並說:“有了這個,你吆喝起來更引人注意,好好幹吧。”爸爸鼓勵地拍了拍他的肩頭後就走了。

安德魯感到很沮喪,看來連回家的後路也沒有了,隻好在這裏硬著頭皮幹下去。慢慢地他開始學會了吆喝,他有時能夠吸引一兩個顧客買他的飲料,後來他就放開了膽量,就算遇到熟人也不感到難為情了。和他一起做推銷的同事也對他豎起了大拇指。

暑假結束後,安德魯回家了。他帶回了3000美元的可觀收入,更重要的是,他變成了一個熱情而謙虛的小夥子。在推銷員這個艱苦的崗位上,安德魯學會了克製驕傲,學會了堅持和忍耐。派克終於對兒子露出了滿意的微笑。

當我們還未走上社會時,我們都像安德魯一樣以為社會上一定會有一個讓自己大展才華的場地。然而,一旦走向社會我們卻找不到這樣的地方。社會有它的規律和法則,我們隻能學會去適應社會從而才能獲得更多的人脈。

“脈”力西點

在社會存活,首先要學會的就是適應環境,隻有適應環境,你才能從中獲得更多的人脈。

第一印象決定你的人脈

英國有句諺語:善始者方有善終。第一印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你與人打招呼的方式、介紹別人或自我介紹的方式很可能決定著以後整個交往的順利與坎坷。倘若你留給人的第一印象不佳,那麼你可能需要花費很大的力氣才能彌補缺陷,重新塑造你的形象。有人做過統計人與人之間關係的好壞80%取決於第一印象。因此,給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對構建人脈網是必不可少的。

人們日常交際中的第一印象主要來自對方的外貌、動作、語言、神態等。因此,我們在初次與人見麵時一定要注意這些方麵的表現。

一個人的外貌是由先天因素和後天因素共同決定的。有人說,30歲以後人要對自己的外貌負責。在30歲以前,我們的外貌受之於父母,一個人內在的性情也很少會反映到外貌上去。而到30歲之後,人的麵貌就很容易看出性格的差異。有的人慈眉善目,有的人麵貌凶惡,人心裏的所思所想都會反映到外貌上去。所以要讓我們的外貌被人接受,首先要改變我們的心靈,隻有美善的心靈才能為我們帶來美善的外貌。

另外,不管你長得是醜是俊,在初次與他人見麵時一定要有一個整潔的外表。因為外表整潔意味著這個人有良好的自製力和上進心。如果一個人連自己的外表都邋裏邋遢的,更不要指望他辦好什麼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