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課你要的是一座礦山(2 / 3)

有一句婦孺皆知的話:“你有一個蘋果,我也有一個蘋果,如果彼此交換,還是各有個蘋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種思想,我有另一種思想,而彼此交流這些思想,那麼,我們就各有兩種思想。”同理,如果你有一個非常好的人脈圈,我有一個非常好的人脈圈,如果互相交換,那麼,你就可以獲得兩個人脈圈,我也可以獲得兩個人脈圈。這樣就可以很容易實現1+1大於2的目的了。

要得到這樣的結果首先得有一個前提,那就是我們彼此都要有一個好的人脈圈,隻有人脈網夠寬,人際關係夠好的人脈圈才值得我們去交換,相反一個沒有人脈圈的人,我們和他做朋友、拉關係,得到的也隻不過是他一個人而已,所以說在人際交往中,我們要學會1+1大於2。

每一個人在社會生活中都有自己的定位,同理,每個人的交際網也都或多或少地會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多認識一些人脈廣的朋友,你就可以通過個朋友認識更多各行各業的朋友。這樣你的人際網就會超越平時以相加的速度變寬的模式,而是以一種相乘的方式來擴展。

所以我們說,人脈廣的朋友和人脈窄朋友的附加值是不一樣的。比如你要在自己花園裏開一個派對,帶朋友來的人和不帶朋友來的人,對你的人脈關係網的拓展作用是截然不同的。

一個帶一批朋友來的人對你拓展人脈關係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經過你朋友的介紹你就能夠認識更多的朋友,而且這種經過朋友介紹的朋友一般都有一定的保證,要知道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如果你的朋友是一個社會地位高的人,那麼他介紹的朋友一般都不會社會地位太低。

此外,別人通過朋友介紹認識你,也會對你比較信任,因為朋友介紹就好比是信用擔保。這個道理就如同做業務一樣,一般一個老客戶幫你介紹的新客戶都會比較容易抓住,因為他們信任自己的朋友,所以她們同樣也會信任你。

當然,在通過結交朋友認識更多的朋友的同時,我們也不能忘記拿出自己的人脈圈和他們交換,因為隻有雙方都有對方想要得到的東西,交換才能實現,否則你隻想得到別人的人脈資源,而不願拿出自己的人脈資源與人共享,那麼時間長了別人就會不願再和你做類似的交換了。

所以在人際交往中我們就應該首先拿出自己的誠意,貢獻出自己的人脈關係圈。隻有相互交換人脈資源的過程成功實現,我們才能從這個結果中得到相應的收獲。’

在英國有一對母子,兒子是汽車推銷員,母親是保險推銷員。

有一次,兒子向一位商界名人成功推銷了一輛汽車。回家之後他就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他母親,還把這位名人的聯係方式給了母親。一個星期以後,這位名人突然接到一個陌生電話:“XX先生您好,我是××的母親,感謝您在一個星期前向我兒子購買了一輛汽車,我今天打電話是想通知您,請您明天抽時間把車開過來再進行一次全麵檢查。”這位母親知道,名人一般都很忙,不可能輕易接受她的邀請,於是,她就想借這個機會請那位名人吃頓便飯。

第二天,這位名人如約而至,車況檢查完以後,這位母親對他說“XX先生,午餐時間已到,為感謝您的配合,我想請您吃個飯,順便聊聊怎麼更好地維護和保養您的愛車。我想您不會拒絕一個母親的請求吧!”商界名人不便拒絕,隻好答應。

不用說,最後的結果肯定是這位母親成功地向這位名人又推銷了一份保單。原因很簡單,因為他已經和這位母親的兒子接觸過了,如果這位母親不值得信賴,那麼她怎能培養出一個值得信賴的兒子呢'

“脈”力西點

通過交換人脈,我們不僅能夠認識到更多的朋友,還可以通過朋友的介紹傳達給更多的人,從而為我們認識更多的人奠定基礎。

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裏

在人際交往中,我們往往會犯“愛屋及烏”的毛病,因為和一個人比較投緣,於是就相應地對與這個朋友投緣的其他同行業內的朋友也比較投緣,甚至有些時候我們還會不遺餘力地去討好他們,卻不知這樣的交友方式中隱藏著多大的危害。

老張是一個品牌產品的大區經理,他主要負責甲、乙、丙三個地區的業務管理。為此,老張需要配備三個得力的區域經理,可是現在到位的隻有一個小王。經過實地考察老張發現,小王確實是一個不錯的管理人,於是就對小王非常信任,而小王也是一個很知趣的人,在得知老張還缺少地區管理人時,主動向他推薦了自己的兩個讀研時的同學。

後來經過考核老張發現這兩個人確實也不是平庸之輩,於是欣然接受了他們,分別把他們派到乙區和丙區擔任區域經理。

在三個人的努力下,老張負責的三個區的業績在總公司的考核中拿到了第一,為此老張感到非常高興,以為自己挖到了寶,於是就對小王三人更加信任了。

可是工作總有失誤的時候,小王在甲區談一個大客戶的時候無意中犯了對方的忌諱,業務沒談成致使公司失去了一個很重要的客戶,為此老張感到非常失望,於是把小王狠狠地批評了一頓,小王氣不過,便想到了辭職。

一個月後,老張收到的不是一個人的辭職信,而是三個人的辭職信,為此老張真是痛心疾首,後悔當初自己沒有想到,小王他們三個人會共同進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