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羅會議(上、下集)
電影劇本
作者:予凡
上 集
1.北京宛平城門前 淩晨
字幕:1937年7月8日淩晨4時。
盧溝橋上的獅子依稀可見。突然,幾聲槍響劃破了沉寂而平靜的夜幕。
一個聲音憤怒地喊道:“媽的,小鬼子又要來此撒野了,給我狠狠地打!”
一片槍炮聲中推出字幕:七七盧溝橋事變爆發。
2.廬山牯嶺別墅客廳 淩晨
蔣介石身穿睡袍在傾聽著侍衛組長陳希曾的報告。
陳希曾:“北平市長秦德純電告,日本人在盧溝橋以尋找失蹤士兵為由,向我守軍第29軍士兵開槍。”
蔣介石聽後氣憤不已:“命令第29軍宋哲元軍長,宛平應固守勿退,並須全體動員,以備事態擴大。”
3.牯嶺別墅書房 日
蔣介石身著潘興式軍裝聽取陳希曾來報:“中共毛澤東、朱德、周恩來等9人聯名來電。”
毛澤東畫外音及字幕:“廬山委員長鈞鑒,日寇進攻盧溝橋,實行其武裝奪取華北之已定步驟,平津為華北重地,萬不容再有喪失,敬懇嚴令29軍奮力抵抗。我紅軍將士願在委員長領導下為國家效命,與敵周旋,以達保地衛國之目的。剴切陳詞,不勝惶恐待命。”
蔣介石:“電令何應欽立即馳赴南京,著手編組部隊,準備全麵抗戰。”
4.牯嶺別墅客廳 日
第26路軍總指揮孫連仲將軍由侍衛引入後,剛欲坐向沙發,隻見陳希曾引蔣介石疾步而來,其急忙立正敬禮道:“第26路軍孫連仲奉命報到……”
蔣介石:“不必拘禮。請你火速下山,北上保定、石家莊地區,作好一切對日作戰之準備。”
“是!請委員長放心!”孫連仲說完便走出客廳。
蔣介石望著孫連仲走出的背影,轉身對陳希曾:“再次電告宋哲元軍長,命其守士應具必死決戰之決心。至於談判,務請其尤須提防倭寇奸詐之慣技,以不喪失絲毫主權為原則。”
5.牯嶺別墅書房 日
蔣介石對陳希曾道:“電告南京軍政部,立即實施以下緊急措施,一、編組戰鬥部隊,第一線為100個師,預備軍為80個師,在7月底以前秘密組建好大本營和集團軍及軍團司令部;二、將現有的6個月用量之彈藥屯置於長江以北為三分之二,長江以南為三分之一,如果兵工廠萬一被敵機炸毀,可向法國、比利時購買軍火,並確保經由香港、越南路線運回國內;三、準備兵員100萬,軍馬50萬匹和6個月的糧秣。立即發出!”
“是!”陳希曾說完剛欲走出客廳。
蔣介石又叫住他:“另,電告王寵惠外長,立即通知日本駐華使館,任何諒解和協議,未經中央核準者,無效。”
6.牯嶺別墅會議室 日
國共雙方代表分坐於長會議桌的兩側,上手為身著戎裝的蔣介石、張衝和邵力子,另一側為周恩來和秦邦憲與林伯渠。
周恩來起身將文件呈給蔣介石:“這是我黨為公布國共合作之《宣言》,請委員長接受。”
蔣介石接過《宣言》:“不必拘禮,請坐下說。”
周恩來坐下:“該宣言除了已向委員長提出的三項主張和五項要求之外,還特向委員長作出了四點保證,以表我黨對國共合作之誠意與共赴國難之決心。”
蔣介石:“很好。請慢慢說。”
周恩來:“這四點保證是,一、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為中國今後之必需,我黨願為其徹底實現而奮鬥;二、取消一切推翻國民黨政權的暴動及赤化運動,停止暴力沒收地主土地的政策;三、取消現在的蘇維埃政府,改稱其為中華民國特區政府,實行民主政治,以期全國政權之統一;四、取消紅軍名義和番號,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直接受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統轄,並待命出發,擔任抗戰前線之職責。”
蔣介石微笑道:“我原則同意。不日,我將回南京,有什麼事我們南京再商議。”
隨著打字鍵盤的擊打聲推出字幕:“1937年8月22日,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發布命令,將中共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9月11日,改稱為第十八集團軍),任命朱德為總指揮,彭德懷為副總指揮。8月25日,中共中央軍委發布改編命令。隨後即開赴山西抗日前線。”
7.南京 日
蔣介石在發表廣播講話。(定格)
蔣介石畫外音:“此次共產黨發表宣言,即為民族意識勝過一切之例證。餘以為吾人革命,所爭者不在個人之意氣與私見,而為三民主義之實現。任何黨派,隻要誠意救國,願在國民革命抗敵禦侮旗幟之下,共同奮鬥者,政府自無不開誠接納,在本黨領導之下,一致努力,以完成革命之使命。”
8.珍珠港 日
字幕:1941年12月7日淩晨,美國珍珠港海軍基地。
火光衝天,爆炸聲此起彼伏,日本飛機襲擊一艘艘停泊在海麵上的大型軍艦。
旁白:“隨著太平洋戰爭的全麵爆發,中國的抗日戰爭也成為全世界反法西斯鬥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國家首腦所發起的14次“國際高峰會議”之一的開羅會議,不僅確立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四大國地位,更將中國對東北四省、台灣、澎湖等失地之收回,明示於國際宣言之中。”
推出片名:開羅會議。
9.重慶郊外黃山官邸 淩晨
蔣介石身穿睡袍佇立在臥室外的客廳中央,臉色凝重。過了好一會兒,他才激動地自語道:“簡直是飲鴆止渴!”
宋美齡聞聲進來,不解地問:“誰在飲鴆止渴啊?”
蔣介石:“沒有什麼。你即刻幫我把口信翻譯成英文,發給羅斯福總統。”
宋美齡:“這麼急嗎?不能白天再說啊?”
蔣介石:“天一亮,我即要回重慶。”
宋美齡去準備紙筆了,蔣介石則坐在沙發思考著什麼。
片刻,宋美齡拿著紙筆進來道:“說吧。”
蔣介石:“羅斯福總統閣下,驚聞,貴國珍珠港基地今遭日本偷襲,義憤至極。現在貴我兩國已對共同之公敵而作共同之奮鬥,中國自當貢獻其所能及其所有,期與友邦美國以及各參與國團結一致,奮鬥到底,必使太平洋以及全世界人類正義在野蠻暴力與無窮詭詐之空前劫運下獲得解放而後已。”
宋美齡記譯完,詫異地問道:“日本偷襲美國海軍基地了?”
蔣介石:“是的。所以我說日本人是飲鴆止渴啊!”
10.重慶國民政府會議室 日
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議正在這裏召開著。
蔣介石麵對各位委員說:“羅斯福以前一直猶豫不決,總想用凍結資財和禁運石油來促使日本停止侵略之步伐。不料,日本幹脆來個飲鴆止渴,這樣,美國痛了,日本卻在自取滅亡。總之,現在羅斯福是該下決心了。”他見各位委員交頭接耳,竊竊私語,便說,“我以為,為促使德、意、日侵略軸心國家之早日崩潰,應當立即建議中、美、英、蘇等國組成反侵略之同盟。為此,請大家務必暢所欲言。”
馮玉祥激動地說:“我認為,政府應該首先要向日本宣戰,不能總停留在中日衝突的範圍上,其實這事,政府早就該做了。同時,也該向德、意宣戰。”
何應欽不熱不冷地說:“宣戰容易,但我國國力貧瘠,遠弱於日本啊。”
陳立夫:“但人窮則誌不可短。若以親日者之言,中國就該任人宰割?這與漢奸之流有何區別呢?”
蔣介石即刻製止道:“親日派不等於投降派。勿必惡言相向。敬之,你繼續說。”
陳誠:“我雖國力貧瘠,但也無需妄自菲薄。因為我國國土遼闊,具有戰略縱深之優勢,可誘敵延長補給線,以促敵我實現相持,進而可收以空間換時間之成效,直至反攻之勝利。”
蔣介石頻頻點頭道:“辭修所言極是。美英對日宣戰,已成必然,蘇俄也隻是一個時間問題。故中國對日宣戰,是勢在必行。”
11.重慶國民政府會場 日
主席台的背景牆上書寫著“中外記者談話會”。
許多中外記者們聚集在這裏,大家議論著彼此的預測。
國民黨中央宣傳部副部長董顯光走上主席台:“請諸位記者入座,委員長一會兒即到……”
話未說完,隻聽得掌聲驟起,蔣介石身著戎裝和夫人已走上了主席台,就坐。
董顯光宣布道:“記者談話會現在開始。為了使今天談話會的內容兼顧到中外記者的理解,故委員長特請其夫人為大家做英語翻譯,大家歡迎!”
掌聲四起。
蔣介石笑容可掬地說:“諸位記者先生、女士,下午好!”
宋美齡作著翻譯。
蔣介石:“就在剛才,我分別會見了美國大使高斯、英國大使卡爾及蘇聯大使潘友新先生,我告知他們,中國絕不避任何犧牲,誓與友邦共同作戰,以促侵略軸心國家之完全崩潰。並將我們的“建議書”,請大使們轉交於他們的元首。”
宋美齡為其翻譯。
蔣介石:“該建議書的主要內容是,一、日本於美日談判期間偷襲珍珠港,可見其侵略計劃果經預定。二、中國決定不避任何犧牲,竭其全力與美、英、蘇及其他友邦共同作戰,以促成日本及其軸心國家之完全崩潰。三、中國政府決定向日本宣戰,並對其軸心國家之德、意同時宣戰。四、中國政府以為,反侵略陣線各個國家必須對於各侵略軸心國家視為共同之公敵。為此,中國政府建議,美國對於德意兩國與蘇聯對於日本皆請同時宣戰。五、為謀軍事勝利起見,中國政府建議,各友邦應建立軍事同盟,並推舉美國為領導,指揮共同作戰之軍隊,實為必要。六、中國建議加入軍事同盟之美、中、英、蘇、澳、荷、加、新等國應訂立不單獨媾和之條約。”
董顯光:“還有一點時間,請大家就此次談話會作簡單提問。”
宋美齡為其翻譯。
一女記者提問,宋美齡翻譯道:“我是《美國郵報》記者,請問委員長,你以為,中日戰爭需要經過多長時間才能結束?”
蔣介石:“中國抵抗日本之侵略,並無時限。中國已不能允許日本軍隊之以壓力加諸中國,故戰爭期間之久暫,全視日本及列強之態度。在此,我想告知諸位的是,不論此次戰爭延長至何日,中國必有無限製抵抗之能力!”
又一女記者問,宋美齡譯道:“我是蘇聯《真理報》記者,請問委員長閣下,你剛才的回答,是不是可以理解為,您現在已經完全放棄了‘攘外必先安內’的國策了呢?”
蔣介石聽後臉色陰沉,竊語道:“豈有此理。”但片刻,他還是大度自若地回答說,“一國之策理當因勢而動,不可固守陳舊。為人處世,更應如此。”
12.蔣介石書房 傍晚
宋美齡推門進來招呼道:“羅斯福來電。”
正在看材料的蔣介石急切地:“快念給我聽聽。”
宋美齡念電文:“委員長閣下,對您所提出的建議,我甚讚許,並感榮幸!故我提議,由美、中、英、蘇、荷等5國在亞洲采取聯合軍事行動,意下可否?請複。”
蔣介石高興地:“隻要有了美國的支持,中國的抗戰,勝利就不必太久。”
宋美齡:“那幹嗎還要把蘇俄拉進來呢?”
蔣介石:“你這是婦人之見。拉蘇聯加入同盟很重要,因為現在世界都恨法西斯,而蘇聯又是受其侵略之國家,頗得同情。這就是政治。再說……”
侍衛敲門,進來報告:“報告委員長,戴笠局長求見。”
蔣介石:“雨農來了,讓他進來。”
戴笠進來:“報告校長,據上海情報站得知,謝晉元於24日被日偽軍收買的郝鼎誠等漢奸刺殺身亡。避住在上海租界內的百位524團官兵,也被衝入租界的日軍抓俘。”
蔣介石悲切不已,自語道:“漢奸該死!帝國主義者,毫無信義!”隨即嚴令道,“雨農,命你務必嚴懲凶手!並必須盡最大努力營救那些被俘的官兵。你盡可不惜一切代價!”
“是,校長!”戴笠說完即出了書房。
此時的蔣介石傷心而泣。
宋美齡過來安慰道:“人死不能複生……”
蔣介石:“夫人,你不明白,524團的全體官兵對今天抗日的大好局麵有功啊!”
宋不解地:“有這麼大嗎?”
蔣生氣地說:“哼!你哪裏明白,沒有他們對四行倉庫浴血堅守,怎麼有那麼多的國際友人同情我們抗日之艱苦和辛酸?”稍一會兒,他又說,“對不起,我又發火了。你先去,讓我獨自靜一會兒。”
宋美齡走了。
蔣介石拿起日記走到沙發坐下後,翻到了1937年8月13日那一天……
13.上海閘北四行倉庫 日(回憶)
這是一座位於蘇州河西岸的六層鋼筋水泥建築物,師長孫元良將軍正全神貫注地查看置於長桌的作戰地圖。
謝晉元急步進來道:“報告!委員長、顧長官到!”
孫元良急忙整理一下自己的軍帽與軍容,顧祝同陪同蔣介石已經來到了他的麵前。
孫元良上前立正敬禮道:“報告委員長、顧長官,我師陣地完整無缺!”將桌上的望遠鏡遞給蔣介石,“請委員長、顧長官巡查!”
蔣介石接過望遠鏡仍放回桌上說:“不必拘禮,一切我已明白。今日來此,主要是來看看大家,你們辛苦了。”
“謝委員長關心!”孫元良立正敬禮道。
顧祝同:“他們88師已在此堅守了40多天了,傷亡很大,關鍵是現在補充來的,都是些未經訓練的新兵,所以一個老兵常常要帶好幾個新兵,戰鬥格外辛苦。”
蔣介石聽後激動地:“我明白,明白。”他控製住自己的情緒,“我聽墨三介紹,您手下有位奇襲日軍旗艦‘出雲’號巡洋艦的參謀主任,是誰啊?”
孫元良指著一旁的謝晉元說:“就是他。中民,委員長要見你,快過來!”
謝晉元急步上前敬禮道:“委員長好!第72軍88師524團中校副團長謝晉元向委員長報到!”
蔣介石和藹地舉臂拿下他敬禮的手說:“不必拘禮,放下來。”便轉身問顧祝同,“墨三,你不說他是師部的參謀主任嗎,怎麼……”
孫元良忙解釋說:“顧長官介紹得沒錯,他原來是作戰參謀,因524團副團長黃永準於昨天陣亡了,可韓團長又急著請要副手,所以我就隻有讓他去補這個缺了。”
“哦,原來如此。”蔣介石聽後說,詢問謝晉元,“你今年幾歲啦?是哪裏人?”
“報告委員長,今年32歲,廣東蕉嶺客家人。”謝晉元又是一個立正敬禮。
蔣介石連忙說:“隨意一點,你的軍姿使我想起了黃埔的日子……”
孫元良急忙說:“校長啊,中民可也是你正宗的學生啊,是黃埔四期生哎。”
蔣介石驚喜道:“果真如此?那你該是與林彪一期的吧?真是慚愧,慚愧。希望你不枉臨危受命之重任。待此次會戰結束,我一定為你慶功。”
謝晉元高興地:“謝委員長關心!”
蔣介石玩笑道:“以後你也與他們一樣,稱我為校長,免得我再把你給忘了,還要再慚愧一下。”
“哈哈……”大家都被蔣介石的這句話真給說笑了。
顧祝同對謝晉元說:“委員長是從不說笑話的,今天你是太大麵子啦。”
蔣介石轉身對孫元良說:“孫師長,那就有勞你陪我與墨三一起去看望一下陣地上的同誌。”
孫元良:“是!委員長、顧長官請!”
14.南京通往上海的公路上 日
有兩輛黑色轎車正疾速行駛。
在前麵的一輛車裏,宋美齡與端納坐在後座上交談著。
端納:“夫人,我聽說您的大姐多次勸您,隨她們遷往武漢,是嗎?”
宋美齡:“是啊,怎麼啦?”
端納:“我認為,您應當隨您大姐去後方。”
“噢,為什麼啊?”宋美齡不解地問道。
端納:“我總感覺,女人應該遠離戰爭,這樣比較安全些啊。”
宋美齡:“委員長也是對我這麼說的,可我不這麼以為。因為我的身份告訴自己,我必須要有超過一般女人的勇敢和承受能力,我們才能去安定那些支持和擁戴我們的將士與國民之心。如果我連這點都做不到的話,那我覺得,自己還真沒資格做一個普通職業軍人的妻子。您說呢?”
端納豎起拇指說:“這也許就是你們中國人所說的夫隨……”
宋美齡極富表情地接道:“夫唱婦隨。”
此刻,隨著司機一聲“糟了!”的叫聲,他們的轎車便翻進了路邊的凹溝裏,宋美齡與端納也拋出了車外。當端納轉過神來時,已發現宋美齡躺在了泥潭裏,一動不動,臉色蒼白。他急切地叫喊著:“夫人,夫人,你快醒醒,睜眼看看!”隨後,端納費勁地把昏迷中的宋美齡拖出泥潭,便不停地叫喊著,“夫人!夫人!”
過了好一會兒,端納才發現宋美齡微微動了一下,並發出了呻吟聲。他扶起她大聲鼓勵道:“好啦,您終於沒事……你能走,走,我們去找個地方,把您這身髒衣服給換了。”說完,便不由分說地攙起她就要走。
宋美齡在一陣劇痛後喃喃地說:“我恐怕走不了。”
端納就像沒聽見似地執意攙著她向就近的一家農舍走去,便示意司機去車裏將宋美齡的包裹拿來。
15.上海近郊農舍門口 日
宋美齡換完衣服吃力並踉踉蹌蹌地走出來,倚靠在農舍門框上。
端納扶她坐下:“您說是回去,還是去上海前線?”
宋美齡:“我好像不能呼吸,一呼吸就痛啊。”
“那我們就回南京。”端納肯定地建議道。
宋美齡想了想:“去上海!”
端納將宋美齡扶進車裏,並囑咐司機:“一定要慢點!”
坐在車裏的宋美齡對端納說:“我可能是肋骨斷了。”
端納仍像沒聽見似的,對司機說:“開車吧。”
16.上海戰地醫院 夜
宋美齡忍著肋骨骨折的劇痛走進戰地醫院,就像什麼也沒發生似的,麵帶笑容地問候每一位傷病戰士,她走到一位正在為傷員清洗傷口的護士身邊,便囑咐道:“輕點,千萬要輕點。”
許多傷員都激動不已,眼含感動的淚水。
17.上海四行倉庫 晨
孫元良正對著電話的另一頭說:“顧長官,我孫元良絕非怕死,而是覺得這麼好的戰士,要留在這裏作‘自殺式留守’實在是不值當啊!”
電話裏顧祝同嚴詞道:“你給我聽著,這是委座的命令,你必須執行。不然,你就等著去軍事法庭說吧!”
孫師長遲疑一下,懇求道:“好,那請你同意我們88師留一個團在此堅守,以掩護大部隊西撤。這個要求不高吧?”
“可以,你要告訴他們,他們的堅守,是中國軍人的榮譽!”隨著對方發出了擱下電話的聲音,孫元良也放下了電話。
不一會兒,謝晉元帶著楊瑞符、陶杏春、鄧英、唐棣、上官誌標等來到了師部,向孫元良報告道:“報告!謝晉元率524團一營全體官兵向師座報到!”
孫元良看著這些從陣地上連夜趕來的部下,感動得哽咽道:“好,我孫元良謝謝你們!大家請坐下說。”
所有人圍桌坐下。
孫元良:“大家可能已經知道了。現在委座已命令所有參加淞滬會戰的部隊撤出上海。現經顧長官同意,我師留一個團在閘北留守作戰,以掩護大部隊西撤。可我不能把一個團的戰士送去屠宰場。為此,我決定你們一營以524團的名義留守閘北。由中民擔任524團的團長,上官誌標作為團副輔助中民指揮。”
大家起立道:“是!請師座放心,我們一定堅守閘北!”
孫元良:“委座說了,你們隻要留在閘北一天,就說明上海沒有全部淪陷。所以你們務必要像釘子一樣釘在閘北。因為你們就是守衛上海的所有中國軍人的象征和榮譽!明白了嗎?”
“明白!”大家齊聲答道。
18.上海四行倉庫 晨
孫元良與謝晉元在作分手話別。
孫元良邊走邊對謝晉元說:“中民老弟,日後我就不能再助你們了。我把四行倉庫就交給你了。我建議你啊,最好把團指揮部和主力部隊就布置於此,因為這樓很堅固,易守難攻,這是其一。其二,這裏彈糧儲存充裕,即使斷水,也有飲水存儲,可以作為較好的根據地。對了,一定要囑咐每個人戴上德製的鋼盔,因為我們的新兵太多了。”
謝晉元:“請師座放心,中民一定不負師座囑托!”
孫元良緊緊握住謝晉元的手哽噎道:“好好打,拜托啦!”
19.上海四行倉庫門前 晨
全營官兵列隊。
營長楊瑞符站在隊列前,高喊口令:“立正——報數!”然後,楊瑞符小步跑到謝晉元前報告道,“報告團長,524團一營全體452人,全部到達,請團長下達命令!”
謝晉元走到隊列前:“大家好!此前我們均未見過麵,我就是你們的團長謝晉元。”
“團長好!”隊列發出了整齊的問候。
謝晉元:“孫師長在臨別時說了,我們雖隻有一個加強營的人員,但為了迷惑敵人,我們對外則須稱800人。現在整個上海僅有我們留守於此,隻要我們像釘子一樣釘在這裏一天,中國就可以向世界人民證明,上海沒有全部淪陷!我們是中國人,一定要有中國人的誌氣。這倉庫就是我們的根據地,也可能是我們的墳墓。但是,隻要我們還有一個人,那也要與小日本拚到底!明白了嗎?”
“明白了!”隊列爆發出整齊的吼聲。
謝晉元命令道:“我命令,一連連長陶杏春。”
“到!”陶杏春出列應聲道。
謝晉元:“命令你連沿西藏路部署在四行倉庫右翼,阻擊敵人。”
“是!”陶杏春接受命令道。
謝晉元:“三連連長唐棣。”
“到!”唐棣出列。
謝晉元:“命你連部署在四行倉庫左翼,阻擊一切敵人。”
“是!”唐棣受命道。
謝晉元:“二連連長鄧英。”
“到!”鄧英出列道。
謝晉元:“命你負責在四行倉庫的中央外圍守備對敵。”
“是!”鄧英道。
謝晉元:“機槍連連長雷雄。”
“到!”雷雄出列道。
謝晉元:“命你在四行倉庫頂上部署三挺機槍擔任防空警戒,其他機槍隨人編入一、三連,組成對敵火力網。”
雷雄:“是!保證完成任務。”
謝晉元:“其餘成員由楊營長編成敢死隊和機動火力。”
“是!”楊瑞符受命道。
20.蘇州河邊 晨
對麵的四行倉庫正在激戰。
英美租界的外國軍事觀察員們紛紛來到河邊,隔河觀看著戰鬥的場麵。
英軍駐滬司令史摩萊將軍望著對岸的場麵驚呼道:“天哪!中國軍人是不可征服的。”
此刻,一位身穿童子軍製服的14歲少女擠在沿岸為守軍助威的上海市民之中,她就是少女英雄楊惠敏。
一位英國士兵在垃圾橋上沿著橋欄彳亍向前,當他接近四行倉庫時,蹲下,將手裏的香煙拋向中國守軍,並將手舉過橋欄向守軍搖晃著“OK!”的手勢。
楊惠敏和蘇州河邊的市民都被這一幕感動得流淚了。
遙看河對岸的四行倉庫,除了激烈的戰火之外,就見到日軍的“太陽”旗和“旭日”旗已將四行倉庫團團圍住,卻見不到一麵中國的國旗。
楊惠敏默默注視著對岸。
21.四行倉庫 日
日軍的飛機在四行倉庫的上空呼嘯盤旋,但最終還是什麼也沒丟下而飛走了。
站在窗前的敢死隊員陳樹生納悶地問身邊觀察窗外敵情的謝晉元道:“哎,團長,鬼子的飛機光飛來飛去,怎麼就不丟炸彈呢?是不是想嚇唬我們啊?”
謝晉元看了看河對岸說:“對麵就是外國租界,這裏的周圍又有許多外國公司和銀行,估計小鬼子是怕炸到了外國人吧?”
陳樹生:“噢,原來他小鬼子也有怕的啊?”
這時,楊營長跑來:“團長,全營已經全部撤進四行倉庫內了。”
謝晉元看了看表說:“好。通知大家抓緊時間休息。我們就在這裏與小鬼子死拚了!”
22.蘇州河畔 夜
一個黑影沿著垃圾橋墩在向四行倉庫遊動,然後此黑影匍匐爬上岸。
“誰?”警戒的士兵端搶指著黑影喝道。
“我,童子軍。”黑影發出了短促而有力的輕聲。
戰士:“你來幹嗎呀?快進倉庫!”
23.四行倉庫 夜
倉庫內光線昏暗,士兵將黑影領到謝晉元麵前,隻見黑影氣喘籲籲地從童子軍製服裏掏出一塊布說:“我是來給你們送國旗的。”
謝晉元接過國旗,撚亮了桌上的煤油燈,一麵碩大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幟展現在大家的麵前。此刻,轉身的謝晉元才發現冒險渡河送旗的童子軍,竟然是一名少女。他激動地問道:“女童子軍,你叫什麼名字,今年幾歲啦?”
楊惠敏嬉笑道:“我叫楊惠敏,今年14歲。以後你們有什麼需要的,我去幫你們聯係,沒關係的。”
謝晉元與所有的戰士都被她的勇敢精神和愛國熱情感動得流下了眼淚。
謝晉元向楊惠敏哽咽道:“敬禮!”
所有的戰士都向她致敬。
24.四行倉庫 晨
四行倉庫頂上用竹竿撐起一麵碩大的中國國旗,它傲然挺立,迎風飄揚。
戰鬥又開始了,激烈異常。
蘇州河畔的市民指著四行倉庫頂上的中國國旗,奔走相告:“大家看,倉庫頂上是我們中國的國旗!”
作曲家夏之秋哼唱起為524團壯士趕寫的《八百壯士之歌》:
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
你看民族英雄謝團長。
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
你看那八百壯士孤軍奮鬥守戰場。
四方都是炮火,四方都是豺狼,
寧戰死不退讓,寧戰死不投降,
我們的國旗在重圍中飄蕩,飄蕩飄蕩飄蕩飄蕩!
八百壯士一條心,十萬強敵不能擋。
我們的行動偉烈,我們的氣節豪壯。
同胞們起來,同胞們起來,
快快趕上戰場,拿八百壯士做榜樣。
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
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
不會亡,不會亡,不會亡。
隨著夏之秋的哼唱,周圍許多市民也紛紛學唱,整齊的歌聲響徹於蘇州河沿岸,乃至整個上海和中國。
雄壯歌聲中,疊顯以下場景:
敢死隊員陳樹生身綁手榴彈,拉燃導火索,從六樓窗口躍入湧向倉庫的日軍。
外國士兵用機槍壓製日軍火力,掩護市民抬著守軍的傷員從垃圾橋上撤往外國租界。
上海市民自發的勞軍團體,經過垃圾橋向守軍輸送物資。
25.南京蔣介石官邸 日
英軍駐滬司令史摩萊將軍對蔣介石和宋美齡說:“委員長閣下,作為一名參加過歐戰的軍人,我看到了中國軍人的英勇和戰鬥意誌。但我要向閣下說的是,如果您再不向您的士兵下令撤出的話,那麼,中日衝突的戰火很有可能將延伸至我們的租界,因為我的士兵已開始自發地在幫助這支孤軍了。”
蔣介石聽後,想了一會兒說:“史將軍,隻要日軍同意閘北守軍撤至公共租界稍作調整後,保證讓其全部安全地歸建,我可以考慮向524團下達撤出之命令。”然後對宋美齡說,“你可以照實翻譯給將軍。“”
宋美齡對史摩萊翻譯此話。
26.南京蔣介石官邸 日
蔣介石手持電話道:“墨三,現經英國史摩萊將軍斡旋,日軍已同意讓524團安全地撤至公共租界,稍作調整,便可即時歸建第88師孫元良部。請告知524團謝晉元團長,可於11月1日淩晨光榮地撤出閘北四行倉庫。”
27.南京蔣介石辦公室 日
蔣介石在聽電話。
顧祝同在電話裏報告說:“報告委座!524團在撤入公共租界後,英國人就繳了他們的所有武器,並將他們全部扣下了。”
蔣介石聽後氣憤地:“簡直是豈有此理!帝國主義都是一丘之貉!墨三,我命你務必全力交涉,救出524團的全部官兵。”(回憶完)
28.重慶蔣介石書房 傍晚
書房內一片漆黑。
宋美齡進屋開燈,見蔣介石獨自在沙發上微眠而坐,麵流眼淚,問道:“達令,你又怎麼啦?”
蔣介石睜眼道:“沒有什麼,沒有什麼。”他說著便掏出手帕擦拭眼淚,說,“租界問題,一定要在此次戰後得到徹底解決。不然,我死不瞑目。”
宋美齡:“那也總該要吃飽再做這些事吧?你看看現在都幾點啦?”
蔣介石:“我曉得,你先去,我馬上就來。”
宋美齡點點頭,走了出去。
蔣介石走至書桌前拿起電話說:“墨三,追認524團謝晉元團長為少將銜,請務必認真安置其家人。”
“是。請委座放心。”電話裏傳來了顧祝同的回答。
29.字幕
隨著打字鍵盤的擊打聲,推出字幕及畫外音:“1941年12月8日,美國、英國及其英屬國家分別對日宣戰。9日,中國對日本以及德、意等軸心國宣戰。11日,美國對德國和意大利宣戰。至此,世界反法西斯同盟陣線,在中國國民政府的提議下日趨雛形。”
30.重慶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會議室 日
沙發圍廳而放,其後安放的是椅子,沙發前置有茶幾。
軍政部長兼總參謀長何應欽、軍令部長徐永昌和次長劉斐、軍委外事局長商震、航空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周至柔、空軍總指揮毛邦初、美國首席軍事代表、美國空軍總司令勃蘭德將軍、美國駐華軍事代表團團長馬格魯德將軍、英國駐印軍總司令魏菲爾將軍、英國駐華軍事代表團團長丹尼斯、澳大利亞駐華公使艾格斯頓等在座。
“委員長和夫人到!”
隨著侍衛的報告,身著戎裝的蔣介石與身著旗袍、外披黑色空軍中將軍銜披風的宋美齡步入會議室。蔣介石隨商震的介紹,與各國代表一一握手後,便招呼道:“大家勿必客氣,請坐!”
宋美齡脫去披風後,則與蔣介石並側而坐,各國代表也依圍坐下。
商震詢問道:“委座,那就開始吧?”
蔣介石點頭示意,然後說:“此次會議,係美國總統羅斯福先生來電建議,並由英國丘吉爾首相複電讚同而召開的。此實為太平洋各國軍事代表之第一次軍事聯合正式會議。”
一旁的宋美齡在作著翻譯。
蔣介石:“此次集會之主題,是為研究在東亞最有效之陸海軍事行動,以擊敗日本及其侵略軸心之國家。此也為羅斯福總統來電之最後一句。故本次會議的主要任務為,按照羅斯福總統之建議,擬定整個計劃及組織永久機構。”
宋美齡剛譯完,魏菲爾便急忙發言:“在此前的預備會議上,我已與何總長說過,在緬甸應加強空軍力量,請將已運到緬甸援助中國武器中的一部分撥供給保衛緬甸之用,也就是我們的軍隊,並由中國軍隊協助保衛緬甸。”
蔣介石聽後,自語道:“帝國主義,自私至極!”
宋美齡身近蔣介石問:“你說什麼?”
蔣介石低聲說:“不必翻譯。”乃顧全大局地說,“魏菲爾將軍報告之三點,皆屬專門技術問題,我原則同意。我主張集中器材與人力為致勝之必要條件。英、美之戰爭,即為中國之戰爭,反之亦然。”對宋美齡說,“現在你可翻譯了。”
宋美齡翻譯。
商震與蔣私語幾句後,蔣介石便說:“大家辛苦了,先休息一下吧。”
31.國民政府會議休息室 日
蔣介石對魏菲爾說:“魏菲爾將軍,我曾對你說過,中英兩國,不可有一國失敗。因此貴國需要,我國可以派遣8萬人入緬作戰。”
聽了宋美齡的翻譯後,魏菲爾卻大言不慚地說:“如由貴國軍隊解放緬甸,實在是英國軍人的恥辱。我們隻要請貴國能惠允撥給美援物資就可以了。”
蔣介石聽了翻譯後大怒道:“你和你們的人根本不曉得如何跟日本人打仗。對抗日本不是殖民地戰爭,不是在平息殖民地叛亂分子!日本是要認真對待的強國。我們中國人跟日本人交手,打了這麼多年,我們曉得怎麼樣對付他們。你們英國人應該向中國人學習如何跟日本人打仗。”
魏菲爾站在一旁,就像學生接受老師的訓斥一樣,滿臉茫然。
宋美齡見此,問蔣介石:“要譯嗎?”
蔣介石不客氣地說:“帝國主義,狂妄透頂!照直譯給他聽!”
宋美齡為魏菲爾翻譯著。
旁白:“此次會議從當天下午的四點,一直延續至翌日淩晨的三點。經過激烈的討論與爭論,達成了如下協議:一、決定在重慶設立永久性分區軍事委員會,中、美、英三國分別指派何應欽、馬格魯德、丹尼斯為其駐會代表,由馬格魯德擔任其秘書長;二、通過了由勃蘭德將軍擬具的向羅斯福總統報告會議結果的電文稿 《遠東聯合軍事行動初步計劃》。此外,依據此前所簽訂的《中英共同防禦滇緬公路協定》之規定,為中國派遣遠征軍入緬作戰確立了條約義務。”
32.重慶蔣介石辦公室 日
蔣介石伏案在查看文件,他手持材料,按鈴招呼來人。
侍衛進來。
蔣介石:“你去把商震叫來。”
“是。”侍衛答後出了辦公室。
片刻,商震敲門進來。
蔣介石:“東亞英屬殖民地的情況很不樂觀。你擬稿給羅斯福總統,大意為,總統閣下,據我方得報,被英殖民統治之緬甸人並不像中國人團結抗日,甚至有與日本人合作之可能,此絕非危言。且有向其他東亞英屬國家蔓延之征兆,如印度即為一例。據此以為,請閣下力勸英國須應改變態度,給予戰後殖民地皆可享有自決權,進而達到共同對抗公敵之目的。若能得丘吉爾首相同意,我願為此幫助協調。擬好後,可交何應欽先閱。”
“好的。”商震走出辦公室。
33.重慶蔣介石官邸書房 日
蔣介石坐在書桌前剛放下手中的電話,宋美齡即敲門,手持電報進來說:“羅斯福總統來電了。”
蔣介石:“電文怎麼講?”
宋美齡念電文:“委員長閣下,根據美、英、蘇、中等26國於1942年1月1日在華盛頓簽署的《聯合國家共同宣言》,以及此前我與丘吉爾首相之商定,建議盟國將單獨辟出中國戰區,其包括緬、越、泰區域,成立中國戰區統帥部,並由閣下出任該戰區最高統帥。盼複!”
蔣介石聽後滿心歡喜:“請夫人將我的複電譯成英文,交商震發出。”蔣介石起身指著自己剛讓出的椅子,“達令,來,您坐到這裏來,方便一點。”待宋美齡坐下伏案後,他便口述道,“羅斯福總統閣下,來電收悉,不勝榮幸!中國能夠與閣下及您所領導的貴國合作,我為我的國家感到驕傲。據此,我誠請閣下委派一名能幹的高階將官擔任中國戰區的參謀長。此人選可以不必是亞洲專家或中國專家,隻要有工作熱忱,性格良善和能力,即可。蔣中正。”
旁白:“至此,世界反法西斯軍事同盟正式形成。中國的建議也被全部寫入由26國代表簽署的《聯合國家共同宣言》。”
34.重慶蔣介石辦公室 日
蔣介石正在審閱文件,有人敲門,蔣介石道:“進來。”
陳希曾進來報告:“委員長,中共代表周恩來到了。”
蔣介石:“我曉得了。請他到會客廳稍坐。”
陳希曾答道:“是。”走出辦公室。
35.國民政府會客廳 日
陳希曾將周恩來引入會客廳:“請周將軍在此稍坐,委員長一會兒就到。”
身著中將製服的周恩來很顯精神,英俊瀟灑:“好的。”走向沙發,坐下。
陳希曾端茶放在周恩來麵前的茶幾上:“周將軍請喝茶!”
“謝謝!”周恩來客氣道。
待陳希曾剛步出客廳,即聽到報告聲:“委員長到!”
周恩來起身,陳希曾推門把蔣介石引入會客廳。
“委員長好!”周恩來向蔣介石敬禮道。
蔣介石連忙伸手與周恩來握手說:“勿必拘禮。請坐!”
蔣介石與周恩來分別坐下後,陳希曾將一杯白開水置於蔣介石的麵前,便轉身出了客廳。
周恩來:“委員長今日招見,不知有何要事啊?”
蔣介石笑顏道:“勿急勿急。近來,你和他們都還好吧?”
周恩來半開玩笑地說:“辦事處的同誌都還好。隻是監視我們的人不見減少啊。”
蔣介石:“不必多慮。貴我兩黨積怨多年,互有覬覦,在所難免。事後,我去告誡他們,予以收斂就是了。”
周恩來笑言道:“那就多謝委員長關心啦!”
蔣介石有點套近乎地說:“我記得,你在黃埔時期,我是你當時國民黨黨籍的入黨介紹人吧?”
周恩來笑了笑說:“是啊。那時國共合作,雙方一致協議,在黃埔軍校的中國共產黨人必須同時具有國民黨籍,所以我就作為跨黨人士以個人名義加入了貴黨嘛。不過,‘中山艦事件’後,也是您這位入黨介紹人免除了我的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的副黨代表和軍校政治部主任之職務啊。記得我當時離開黃埔的時候,很多同學都怕你而不敢送我,隻有胡宗南同學一人送我啊。”
蔣介石不好意思地窘笑道:“我曉得此事,不過,那都是過去的事了。恩來啊,今日請你來,一是,鑒於你能顧全大局,幫助政府以緩解“皖南”之善後壓力,重建貴我兩黨的一致團結與信任,對此,我深表感謝!二則是,我想,為增強敵後遊擊之抗日能力,允準你們第十八集團軍擴大至3個軍7個師,你意下如何?”
周恩來:“感謝委員長對我黨堅持敵後抗日苦衷之體恤啊!我黨為極力協助委員長之抗日正麵戰場,浴血奮戰。此等善舉,委員長理應明鑒。”
蔣介石點頭:“我曉得。”
周恩來:“我以為,第十八集團軍和新四軍均屬國家抗日武裝之係列,故其擴編之事,萬不可視作私家護院兵丁之增加,其乃實為國家抗日壓力所必需。為此,誠請委員長允準我第十八集團軍朱總指揮在此前提出的,擴至4個軍12個師,新四軍則可以按需要作相應補充。”
蔣介石:“新四軍的事可以後說。”
周恩來:“委員長,恕我直言。第三次長沙會戰之後,中日雙方很可能會處於一段時間的相持時期,於此,在可預見的將來,日軍將必向我邊區投入大量兵力予以封鎖,以達離間貴我兩黨團結之目的。故我第十八集團軍與新四軍擴編戰力之事,已勢在必須,箭在弦上。懇望委員長明鑒。”
蔣介石:“恩來所言,中肯有理,應予理解。關於擴編數量之事,可會同最高國防會議再議。但僅限於第十八集團軍之範圍。”
周恩來正欲辯說。
蔣介石搶言道:“第三次長沙會戰已近尾聲,待會戰結束後,我將率團前往巡察,我準備請你與葉劍英參謀長隨去,不知你們樂意否?”
周恩來笑了笑問:“委員長是想對外展示國共團結之決心嗎?”
蔣介石微笑道:“彼此彼此,以消大家之誤會罷。”
“哈哈……”周恩來與蔣介石都彼此會意地笑了起來。
36.長沙戰區 日
在長沙會戰總指揮薛嶽將軍的陪同下,蔣介石率團巡察長沙會戰後的主要戰場和長沙市區。隨行的成員有:商震、楊宣誠、徐永昌和侍衛組長陳希曾,中共成員有:周恩來中將和葉劍英中將,美方有馬格魯德將軍和高斯大使,英國有丹尼斯將軍與蘇聯的潘友新大使。以及隨團而行的許多中外記者。
蔣介石率團在觀看部隊裝備,一位士兵將一份電報交給了薛嶽,他一看即交給商震,商震看過電文,走到蔣介石旁耳語幾句。
蔣介石即對薛嶽說:“伯陵,你向大家先介紹介紹,我去去就來。”說完,蔣介石便隨商震來到一邊。
“委員長,中國入緬遠征軍在邊境上被魏菲爾攔住,不讓入緬。怎麼辦?”商震將電文遞給蔣介石。
蔣介石看後憤恨地:“魏菲爾,豈有此理!”他想了想說,“命令羅卓英在雲南邊界處設建前進指揮部,原地待命!擬好後,讓伯陵幫你發出。”
商震:“好的。”
蔣介石回到薛嶽前,低語了幾句,便繼續率領大家進行視察。
37.長沙大操場 日
操場上整齊地站立著參加第三次長沙會戰的各部隊將士,他們正接受著主席台上蔣介石的檢閱,站在蔣介石身後是隨團組成人員。
蔣介石對著麥克風大聲說道:“第九戰區的國軍將士們,你們辛苦啦!”
台下的將士們齊聲說道:“守土保國,職責所在!”
蔣介石:“你們說得很好!你和你們的戰區長官薛嶽將軍,都是中華民族抵禦倭寇、守土保國、職責所在之典範。此次長沙會戰,意義重大。日寇此次不僅欲占領長沙,且希望進一步侵占衡陽,以打通粵漢之補給線。如果這一企圖被敵人實現,敵人就可以打通從朝鮮的釜山由火車直達至廣州、香港,乃至東南亞日軍的物資補給線。現在,敵人對於香港、越南、泰國等地之軍隊補給,勢必要靠海上運輸,而此將來必遭美英各友邦空軍之打擊。故此次會戰,賴薛長官以下各軍師長及一般官兵抱定必死之決心,以使敵人始終不能竄進長沙一步。實為繼台兒莊、萬家嶺昆侖關、上高會戰及平型關捷報之後,更具意義之大捷!當此,反侵略各國戰事初期失利之時,我們在長沙能取得如此空前之勝利,不僅可以告慰全國民眾,且可告慰世界友邦。”
全會場發出了雷鳴般的掌聲。
38.重慶蔣介石辦公室 日
商震敲門進來:“委員長,羅斯福總統來電。”
蔣介石:“念!”
商震念電文:“委員長閣下,欣聞貴國長沙會戰之勝利,特此祝賀。在此遠東陰雲密布之際,惟有長沙會戰之大捷,光彩奪目。盟軍之勝利,全賴華軍長沙大捷之鼓舞。此外,我以我夫人的名義,邀請您的夫人蔣宋美齡擇機訪美,以讓美國民眾更多了解中國抗日之經驗。”
蔣介石聽後非常開心,對商震說:“擬電回複,盛謝總統閣下熱情洋溢之賀讚。有關夫人訪美之邀,待我詢問之後,再作答複。請您轉達我與夫人對您和您夫人的問好!另,誠請總統閣下,早日議決貸款之事。萬分感謝!”
39.重慶蔣介石官邸客廳 日
剛從美國回來的外交部長宋子文在與蔣介石談論著有關見聞。
宋子文:“在《聯合國家共同宣言》開列簽字國順序時,羅斯福最初是把中國列在了美國之後第二位,可英國首相丘吉爾則堅持反對,蘇聯大使也持異議,才把中國列在了美、英、蘇之後的第四位,再後的22個簽字國則依字母順序排列簽字。”
蔣介石生氣地:“帝國主義,沒有好東西!”
宋子文“不過,不管怎樣,中國也進入了國際文件的領銜簽字大國之行列了呀。”
蔣介石感歎道:“貧瘠之國,走至今日,實屬不易也。”
宋子文:“羅斯福已經批準再次向中國增加5億美元的貸款。”
蔣介石高興地:“好啊,還是美國人比較靠得住的。”
40.重慶蔣介石辦公室 日
商震急匆匆推門進來報告:“委員長,魏菲爾急電。”
蔣介石:“堂堂一個將軍遇事如此慌張,成何體統!說,發生什麼事了?”
商震:“魏菲爾前線告急,請求中國立即派大部隊入緬助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