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內容詮釋性的文化意象呈現
把中國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俗語、俚語翻譯成英文,應該注重“側麵突出”的效果,從文化角度分析這個詞語的意思,表現出它的正確含義,才能讓外國觀眾更好領悟到說話人深刻的文化意象。比如在翻譯“雞毛蒜皮”這個詞的時候,將其翻譯成“make small talk”,既沒有違背作者想要表達的意圖,又能夠將標準的話外之音表現出來,給觀眾以深刻的啟示,知道中國的“話癆”“說話不注意重點”的人物表現,才能更好地體悟電影中各色人物的真正形象。同時也有下麵一個包含深意的詮釋性翻譯手法,同樣也起到了“劍走偏鋒,深刻剖析”的效果。
原句:其實就是日本人的鷹犬。
翻譯:But of course he is a watchdog for the Japanese.
中國人一貫將漢奸、走狗看做是“眼中釘,肉中刺”,對“日本人的鷹犬”這一語句的表達時,更要加強語氣,表現出愛國誌士的憤怒之情,這裏的“watchdog”有“看門狗”“走狗”的意思,翻譯者用“dog”深刻地解釋了“鷹犬”這一形象,從西方人的角度說明了出賣祖國、投靠敵國的人物形象,“鷹犬”與“watchdog”兩者相得益彰,且兩者都暗含深意,“watchdog”一詞又從中國文化中那種批判、諷刺式的辛辣語言轉換成有同等效果的英文語言,可以讓西方觀眾明白無誤地體會到中國人對漢奸的憎惡之情,將這種深刻的文化意象通過簡單的詞彙表達出來,確實達到了作者的原始意圖。
四、結 語
從《色·戒》中找到全新的文化元素,將這種深層的文化意象通過較強的翻譯手段呈現給廣大的外國觀眾,讓他們在觀看的同時能夠發現電影中主人公的心靈世界,抓住每個鮮活的人物形象,從台詞內容上下大工夫,將中文的意思進行靈活轉變,同時又不失“中國味”的文化標準,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以《色·戒》中的主人公對話帶出的“話外之音”為剖析的對象,係統地解析了幾個重點的台詞“背後的故事”,並將語句的英文解釋一並進行對照分析,用歸化、詮釋化等手段突出講解,說明了翻譯者的精進手法,他們用高超的翻譯手段給西方觀眾帶來了一部偉大的電影作品,同時也讓西方人充分了解到中國人語言中深刻的文化意象,使其能夠更好地體味這部電影的真正內涵。
[參考文獻]
[1] 徐卓.帕爾默文化語言學視角下字幕翻譯的文化意象再現——以《功夫熊貓》中文化意象為例[J].科技信息,2009(30).
[2] 汪臻,陳科芳.功能對等理論視角下電影翻譯中文化意象的處理[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0(01).
[3] 吳鬆林,孫詠梅.電影配音與字幕翻譯的語域[J].大慶師範學院學報,2006(01).
[4] 張燕清,席東,李秀芳.影視字幕翻譯中文化信息的轉換策略[J].電影文學,2009(23).
[5] 王焰,鄭賢貴.電影字幕翻譯的微技巧探析[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5(10).
[6] 劉暢.從會話分析的視角解讀人物關係與性格——電影劇本《色·戒》開場片段解析[J].沙洲職業工學院學報,2013(01).
[作者簡介] 石晶(1976— ),女,山東臨清人,碩士,聊城大學大學外語教育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外國語言學、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