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從關聯角度賞析《泰坦尼克號》的字幕翻譯(2 / 3)

老態龍鍾的羅絲講完這段感動天地的愛情故事之後,把那串價值連城的“海洋之心”沉入了海底,讓它陪著傑克和這段愛情長眠於海底。

二、關聯理論

Dan Sperber和Deirdre Wilson(1986,1995)在《關聯:交際與認知》一書中提出了一個新的關聯理論(Relevance Theory),從交際和認知的角度為認知語用學研究翻開了一個新的篇章。1991年,Wilson的學生E.A.Gutt發表了博士論文《翻譯與關聯:認知與語境》,提出了關聯翻譯理論,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對翻譯進行了研究。

Sperber和Wilson對一般的語言交際推理模式作了非常重要的修改和補充,他們認為人們在語言交際中采用的是“明示—推理模式”。“人們進行推理並不是要證明某交際活動是否具有關聯性,而是要找到這種內在的關聯性和獲得最佳的關聯效果。”[1]關聯性是個相對的概念,它是由兩個因素決定的,一是推理過程中付出的努力,二是所得到的語境效果。前者小,後者大。那麼關聯性就越強。語境效果包括推導出語境隱含意義、加強或證實已有的假設、消除矛盾的假設三種類型。關聯翻譯理論把翻譯看作是一個推理過程,涉及大腦機製。是一種言語交際的行為。從關聯翻譯理論的角度,翻譯是一個推理的過程,翻譯研究的對象是人的大腦機製,而不是語段本身或語段產生的過程。Gutt是這樣定義翻譯的:“譯文應該是同原文釋義相似(interpretively resembling) 的接受語語段。”[2]“最佳關聯性是譯者力爭達到的目標,也是翻譯研究的原則標準”,譯者的責任便是“努力做到使原文作者的意圖(intention)與譯文讀者的企盼(expectation)相吻合”。關聯原則對於譯文想傳達什麼以及如何表達都有很大的製約作用;換句話說,譯文試圖傳達的是那些與聽眾的關聯性很強,也就是能夠產生足夠語境效果的部分,而在表達方法上應做到既能產生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又不讓聽眾花費額外的精力。

用關聯理論翻譯歐美英語電影,能更好地幫助我們觀看電影,減少因文化差異而引起的理解障礙。一方麵,字幕翻譯者必須通過與作者在心理上和認知上的共識來理解原文的意圖和其他相關信息;另一方麵,字幕翻譯者還必須考慮到目標語觀眾的認知能力和期望值。這樣,通過電影字幕翻譯的跨文化交際才能取得成功。

三、從關聯角度賞析《泰坦尼克號》的字幕翻譯

例1 Liz:You actually think this is you,Nana?

麗姿:奶奶,你覺得這真是你嗎?[3]

Old Rose:It is me,dear.Wasn’t I a dish?

老年羅絲:是我,親愛的。我當時是不是很漂亮?

這是祖孫倆在看素描畫像時的一段對白,在電影中,老年羅絲正看著眼前的素描畫像,畫中躺在椅子上的女子,衣著華麗,脖子上戴著價值連城的鑽石項鏈,年輕漂亮,這正是羅絲年輕的時候。在這兩句對白中,“a dish”原本的意思是盤子或一道菜,但是在英語口語中,“a dish”的意思是外表漂亮非常有吸引力的人。[4]如果這裏翻譯成“盤子”或“一道菜”,那麼觀眾將會很難理解,就不能表達出所要表現的意思,目標語觀眾也就沒有達到最佳語境效果。[5]在這裏,字幕翻譯用了“漂亮”,就對應了中國往往用“秀色可餐”來形容一個女人非常美麗的語言習慣,這實際上和外語中“一盤菜”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本質意義上契合。同時,這種翻譯也非常好地表達了原本電影中所要表達的語義,也讓觀眾能充分理解,實現了最佳語境效果。

例2 Molly:You’re about to go into the snake pit! What do you plan to w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