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越獄》為例探討外國影視語言翻譯
影視翻譯
作者:馮德平
[摘 要]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國際地位的提高,國家的開放程度日益提高,中外文化的交流也日益頻繁。影視翻譯是外國電影走入中國市場的必要環節,而由於中外文化的差異以及思維方式的不同,影視作品要想獲得較好的市場關注就必須做好翻譯工作。影視翻譯也是翻譯大家庭的重要一員,作為文化傳播以及國際交流的手段,影視翻譯的語言也具有其自身獨特的特點。本文主要以美國影視劇《越獄》為例,介紹了影視翻譯的特點以及翻譯技巧,以期為外國影視傳入中國提供些許建議。
[關鍵詞] 外國影視;語言翻譯;《越獄》
當前,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國際地位的提高,國家的開放程度日益提高,中外文化的交流也日益頻繁。外國影視作品作為文化傳播的重要手段,也越來越多走進中國的影視市場,增加了國民對外國文化的了解。但由於絕大多數中國人並不精通英語,觀看外國電影必須配有中文字幕,因此,采用何種方式讓中國觀眾明白電影的內容就顯得異常重要了。一般采用中文字幕的方式能夠有效滿足觀眾對影視作品的需求。因此,翻譯工作就顯得異常重要,影視翻譯是外國電影走入中國市場的必要環節。但是由於中外文化的差異以及思維方式的不同,影視作品要想獲得較好的市場關注就必須做好影視翻譯工作。
一、影視翻譯的釋意理論
早在19世紀的法國,翻譯的釋意理論就開始出現,它主要包括口譯的原則和非文學文本的筆譯及翻譯培訓,該理論已被廣泛應用於各種翻譯的實際工作中來。可以說,翻譯就是對一個陌生的語言進行單向的解碼操作,通過這樣一個動態的過程使得陌生的語言變成我們熟悉的語言。翻譯釋意理論主要是通過理解、釋意和表達三個環節進行的。
(一)理解
理解是翻譯的前提和基礎,在翻譯之前對影視的內容進行精確的理解是做好影視翻譯的關鍵。要想做到準確全麵的翻譯就必須理解影視所要表達的內容,要通曉西方的語言文化知識、學科知識以及社會百科知識。而且,翻譯者還要注意理解的對象應該是交際的意義而不是語言,要時刻謹記翻譯的目的是為了讓觀眾更好了解影視作品,理解是一個持續性的、動態的過程,要做到循序漸進地讓觀眾理解作品的內容。
(二)釋意
所謂釋意就是對影視中的對話等內容進行解釋,譯出演員所要表達的內容。釋意的過程也是譯者思想生成的過程,通過翻譯者自己的專業知識對外國影視劇進行解讀,以讓觀眾更易於理解、更符合自己思維習慣的方式去理解是考驗翻譯者水平的標準。
(三)表達
翻譯最終的環節就是為了表達,通過表達才能為觀眾所了解。譯者的任務是表達作者或說話者的思想或意圖,傳達出影視作品所要表達出的意義,這是翻譯工作最重要、最關鍵的環節,是觀眾了解外國影視作品的窗口。
二、外國影視語言翻譯的特征
(一)翻譯語言的通俗性
影視作品不同於小說、散文、詩歌等文學作品,創作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更是為了創造票房收入,這些特點使得影視作品的受眾注定隻能是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因此,影視作品的劇情應該較容易為觀眾理解、影視語言也較為簡潔明了。這也為影視作品的翻譯工作提出了同樣的要求。如果翻譯的語言晦澀難懂、矯揉造作,難以讓觀眾第一時間理解,將會嚴重影響觀眾的興趣,失去電影市場。影視中演員的語言總是一閃而過,觀眾必須理解劇中人物的對白才能明白劇情發展的走向,因此翻譯的語言隻有簡潔明了、婦孺能解才能更好地抓住觀眾的內心,增強其對電影的認同感。
(二)翻譯語言的瞬時性
影視劇本身的特點決定了影視翻譯語言的瞬時性。影視劇中的畫麵、演員對白都必須根據劇情快速地進行轉換,不像小說等文學作品可以長篇大論、仔細斟酌。現場觀看影視作品的觀眾無法像看小說一樣回頭翻看書本,如果他們不能及時跟上演員的對白,隻能選擇放棄這一段而轉入下一段的欣賞中。就像我們的英語聽力測試一樣,這一題沒聽明白隻能就此放棄及時聽下一題。影視劇這種瞬時性的特點也要求翻譯要做到簡潔明了,不能拖泥帶水,盡量采用口語化的語言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