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電影《天機?富春山居圖》片尾曲的天命畫卷※
藝術學苑
作者:劉暢
[摘 要] 電影《天機·富春山居圖》自上映以來,由於各種原因遭到不同程度的詬病,然而無可否認其中的亮點。片尾曲《天命》就是一首詞曲珠聯璧合之作,由香港著名作詞人林夕和內地知名作曲家三寶聯手譜寫,歌詞雋永,曲意幽然,以影片敘事為依托,用音樂獨有的語言方式,從情感角度切入,對主人公內心世界描摹探尋,對影片內容、意涵予以提煉和深化,形成和該片並行的音樂敘事線條,既與影片相契相融,又以較為完整和獨立的創造自成體係。
[關鍵詞] 《天機·富春山居圖》;片尾曲;《天命》;音樂敘事;情感視角
※基金項目:本文係2014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高等教育中的音樂人文研究”成果之一(項目編號:2014XMS23)。一、話題的提出
片尾曲作為主題歌的一種,在影片結束之時出現,對電影的主題、內容、精神、內涵等起到重要的概括、凝練、凸顯、深化等作用。它往往濃縮了全劇的精髓,渲染延續著影片的情節,共鳴引導著觀眾的情感,並常以新的高度與深度,在突出強調影片主旨的同時,使自身得到精彩而獨立的呈現。出色的片尾曲不僅對電影有錦上添花或畫龍點睛的作用,也因其獨特的電影敘事背景和深層思考而使歌曲涵蓋了不同於一般作品的信息容量、人文色彩、想象空間、情感依托,具有獨特的魅力。電影《天機·富春山居圖》的片尾曲《天命》就是這樣的作品。
2013年6月9日上映的國產影片《天機·富春山居圖》以元代畫家黃公望著名的《富春山居圖》為藍本,借用分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和浙江省博物館的兩半圖(《無用師卷》和《剩山圖》)的曆史性合璧事件,展開中國式諜戰傳奇探索。雖然影片播出後由於各種原因遭到不同程度的詬病,但無可否認其中的亮點。不用說主創人員的積極願望值得肯定(欲打造中國版007),有認真的邀約:誠請劉德華(為他推遲開拍四個月)、林誌玲、佟大為、張靜初等;也不用說主要人物有比較到位的演繹:劇中男主角香港特工肖錦漢(劉德華飾)是核心人物,圍繞他,妻子林雨嫣(張靜初飾)和假戲真愛的敵方臥底麗薩(林誌玲飾),包括林誌玲的上線、日本走私集團頭目山本(佟大為飾)的性格塑造還是頗為立體的;再就是片尾曲《天命》也體現出誠心與功力。
由香港著名作詞人林夕和內地知名作曲家三寶聯手創作的這首片尾曲,秉承了林夕一貫既傳統又現代、意蘊幽曲、委婉動人、琅琅韻致的辭風以及三寶濃鬱深沉、心動別樣的情懷,將影片的內容,尤其主人公的情感糾葛巧妙融合,細膩訴說。任何電影,無論描述什麼事,最終都是描述人,刻畫與尋找人的心靈。《天命》以音樂梳理故事,探尋靈魂,是該片值得一提的亮點。
二、音樂的敘事畫卷
《天命》的音樂敘事以影片敘事為藍本,從中采擷選擇自己的著眼點與落腳點,以音樂獨特的語言方式和表現手法,予以情節與情感的概括性、寓意性描述與傾訴,形成和該片如影隨形的補充線條,既與影片相契相融、相輔相成,又以較為完整和獨立的創造自成體係。
(一)影片的人文底色與音樂的情感視角
黃公望以浙江富春山為背景創作的該幅名作,曾被明末收藏家吳洪裕作為殉葬品燒成一大一小的兩半,較大的被稱為《無用師卷》,後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較小的《剩山圖》保存於浙江省博物館,經海峽兩岸多年磋商後麵臨合璧的曆史時刻。2011年6月,《富春山居圖》合璧大展終於在台北順利舉行。這個具有重要曆史意義和文化源淵的事件成為影片的基礎,內地與港台等地的著名演員合作演繹了一場在此之上構思的破獲合璧展前台北《無用師卷》失竊、防止杭州《剩山圖》成為國際文物走私集團下個獵物的諜戰片,圍繞著偵查和反偵查、繼續偷竊和奪回文物、國家利益和私人命運、個人情感和文化歸屬……展開故事情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