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傑克船長人物主題音樂貫穿於整部係列電影的始終
在第一部《加勒比海盜:黑珍珠號的詛咒》中,克勞斯·巴代特帶領好萊塢電影廠管線樂團傾情打造了傑克船長主題音樂,這個主題主要描述的是傑克船長的出場場麵,該主題始終貫穿於整部影片的始終,將傑克船長出場時的左顧右盼的狡猾眉眼渲染得淋漓盡致。傑克船長主題音樂最早出現在影片開始,隨著小軍鼓鏗鏘有力的古典,傳奇的傑克船長攜著個性鮮明而富有號召力的主旋律隆重登場,整部旋律雄壯威武,簡單直白的和聲和氣勢磅礴的人聲合唱兼容在打擊樂器活潑動感的敲擊中,中間段的小號色彩靈動頗具俠氣,音樂將要結束時的弦樂抑揚頓挫起到了精妙的點綴作用,隨著這段主題音樂,那個鼎鼎大名的狡黠不羈又自命不凡的傳奇船長傑克活脫脫地躍然銀幕,這段貼切的主題樂巧妙地抓住了傑克船長的性格特點,用華美的樂章向觀眾講述了一個豐滿真實的人物形象。
在影片的發展中,幾乎每次傑克船長的出場都會響起他所特有的這段音樂旋律,以至於當這些音符一響觀眾們就知道那個傳奇傑克即將登場。隨著劇情的發展,該段主題旋律不僅僅是原版照抄,而是隨著故事情節的需要和場景的需要進行著巧妙的變奏,由此段旋律變奏出了一些帶有西方鄉村舞曲風味的幽默動感的旋律,這種幽默搞笑的氣氛往往是由小提琴的低音區演奏出來,帶著一種獨特的韻律感和俏皮勁兒。最值得一提的是,根據傑克的主題旋律,配樂大師們還創造性地變奏出一段纏綿悱惻的愛情主題音樂,這讓我們不得不佩服大師們的深厚的音樂功底和對電影劇情的精準把握。
在第二部和第三部裏,漢斯·季默延續了第一部中傑克船長主題配樂的風格,並加入了更多的幽默搞笑的元素,將傑克船長這個人物形象塑造得更加豐滿和立體。第二部的配樂加倍突出了幽默詼諧的特征,傑克主題被擴充得更加具有層次感,節奏的變化更加明顯,樂器的運用更加考究,將一個陰柔狡詐又古怪瘋癲的另類海盜船長形象表現得更加活靈活現。而同樣的曲子在第三部傑克遊說海盜王的段落中得以充分呈現,在食人島上,船員被抓進大籠子裏不得不搖晃籠子逃生時,隨著電影畫麵從原始部落切換到逃亡的鏡頭,音樂曲風頓時轉變成了代表著勝利凱旋的圓舞曲,這個音樂風格與整個係列的配樂風格大相徑庭,但是卻在突兀中透露出和整部影片的渾然天成,搞笑的場麵和幽默的音樂使觀眾們不禁捧腹大笑。而第四部中,漢斯·季默在塑造傑克船長的時候又天才地加入了RYG速彈吉他二人組彈奏的具有金屬質感的動感吉他旋律,用以配合整部影片的濃鬱的拉丁風格。
(二)大量場景主題音樂的使用打造了影片的層次感
主題音樂的使用可以使電影特殊場景的表現更加豐富多彩,例如在第三部中,海盜們為了生存控製權和東印度公司分庭抗爭的時候以及在沉船灣第四屆海盜公會上、海盜聯軍與英軍大戰時,這些場景的音樂有一個共同的主題那就是“海盜的起義”。該主題旋律出現在第三部影片的開始,從絞刑架下的那個孩子緩緩吟唱開始,隨著鍾聲和軍鼓的旋律推進,最後演變成了在刑場上的大合唱,這也預示著本部影片的海盜的抗爭。在海盜公會上,海盜起義的時候,海盜唱出的起義之歌和之前的場景遙相呼應,揭示了普通民眾和政府對抗的心聲。隨著影片故事情節的繼續推進,在超級海戰的前夕伊麗莎白發表演講的場景中,當她喊出台詞“What shall we die for?”,眾人答道“Hoist The Colours”時,“Hoist The Colours”這首禁歌已經蛻變成一首人民群眾的戰歌,隨著小調漸漸轉向大調,樂曲堅定地烘托出海盜聯盟的為自由而戰的決心,整個場麵伴隨著主題曲的渲染顯得雄壯豪邁相當有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