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奎很急,急到嘴上起泡。算算日子應該到了,可黃鶯哪裏竟然一點動靜也沒有,依然是能吃能睡。人家都說酸兒辣女,可黃鶯竟是百無禁忌,酸辣不拒。自從黃鶯被接到應天,大奎便是天天盼夜夜想,滿天神佛求個遍,事到如今卻是風平浪靜。
為求穩妥,大奎請來了十裏八鄉五六個穩婆,輪流伺候時刻準備著。誰知事到如今,黃鶯竟然還能獨自四處溜達,聽郎中說臨盆前的女人要多走動才行。每天看著丫鬟婆子護在黃鶯左右在院子裏踱步,大奎簡直是望眼欲穿。
這裏雖是客棧,但這後院收拾得倒也算幹淨。大奎與鎮上的郎中便在院子邊上設了桌椅,品著茶慢慢敘談。大奎就黃鶯肚子裏的孩子,詳細問了些事情。
當從郎中口中得知,女人生孩子便是渡天劫,十個女人總有三兩個因為難產而成了一屍兩命。大奎心中當時便怕了,他知道郎中的話絕非戲言。更知道女人若是身材纖細羸弱,雖是好看但生孩子卻是十分凶險。
大奎連忙求計,郎中捋著須冉道:“若要生產順利,須得早開骨縫。隻有髖骨之骨縫全開,方能有驚無險。”郎中沉吟片刻又道:“女子生產常有血光之災,須得備辦良藥以備不時之需。”
大奎急問道:“是何藥物?”大奎好歹是三品朝官(實際是堂下官不用上朝的朝官),所需之物及該注意的事情早已打探準備停當,如今問及這郎中不過是怕有什麼遺漏罷了。
郎中答道:“若是單就止血而論,當是鹿銜草為最。”這郎中都是據實而言,大奎心中倒是非常感謝這郎中。可喜的是郎中所言及的事項,大奎已經早有準備。連穩婆都準備了六個,其他所需怎會遺漏。
如此又過了三日,到了傍晚黃鶯總算是走不動了,並一勁的道:肚子疼。
大奎知道時候到了,心中不禁忐忑不安。但女人生孩子,男人隻有幹著急的份。
聽到房內黃鶯撕心裂肺的叫喊著,大奎在院子裏急的直轉圈。身邊的眾人皆是百般的規勸,大奎心中煩亂卻哪裏聽得進去。這時房門一開閃身出來一個穩婆:“熱水~!”
店家小二老遠的聽到,急忙將早已備好的熱水由前堂提了過來,那穩婆提了水進房。大奎三步並作兩步奔到門前想一看究竟,‘咣當’一聲房門關閉,大奎隻得再次回到院中轉圈。那提水過來的小二見到大奎急成這樣,不禁失笑。
旁邊的吳涯喝道:“再笑,再笑把你牙掰嘍。”
笑聲立止,可這小二也很精靈,轉瞬對大奎道:“大人,小的有句話不知該不該說。”
大奎平易近人,沒有一絲一毫的架子,當即道:“說吧說吧~!”
小兒笑道:“離此桃花鎮向西五裏有座三清觀,觀裏香火極盛,據說有求必應。大人不妨去上柱香祭拜一下。”
這小二話音剛落,吳涯厲喝道:“去你奶奶的祭拜,這裏忙成這樣,我家大人哪裏有閑工夫去祭拜?你且去忙,休在這裏添亂!”小二聞言哪裏還敢多嘴,連忙去了前堂。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那小二年齡不大,怕是口無遮攔。但大奎不禁想到,自己殺孽甚重,也該去祭拜一番。當年在天台山上,自己雖是道家弟子,觀裏也供著三清老祖,可自己除了打掃的時候卻很少拜過。此刻鶯兒正臨盆,自己在這裏幹著急也幫不上忙,何不去祭拜一番也求個母子平安?
大奎想到這裏,吩咐眾人在此守候,便轉身去了前堂,問明那三清觀的去處,出了客棧一路向西疾奔而去。行了五裏有餘果然見到一座道觀,此時天色並未全黑,道觀的山門猶自大開著,大奎進了道觀早有道童迎上前來。
“施主是來上香的嗎?”這道童年紀在十一二歲,聽其聲音清脆悅耳,大奎不由想起了大師兄的徒弟,也就是自己的師侄慧清來。
“是啊,敢問小道長,這裏有香燭賣嗎?”大奎彎下腰來問道。
這小道童倒是機靈,忙迭聲道:“有有有,施主請隨我來。”說著當先領路行去。
大奎跟在道童身後向觀內的三清殿行去,既是接受民間香火的道觀,香燭之類自然是有的。大奎拿出十兩銀子作為香火錢,引得小道童一陣的驚呼。
三清者,即玉清、上清、太清。乃道教無上尊神,既是居於三清仙境的三位尊神,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即通天教主、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總稱謂是“虛無自然大羅三清三境三寶天尊”,位於玉幾下三寶景陽宮。不過這些都是神話傳說,信則有,不信則無,信或不信隻存乎一心。
到了三清殿,隻見迎麵三清尊神寶相莊嚴,腳下供桌上的香爐中香火極盛。供桌前的地上,一字排開三個蒲團,這便是供香客祭拜所用了。那小道童得了十兩銀子,歡快的跑到後殿去請了師傅來,回到前殿便乖巧的給大奎點了檀香。